01
打算下一篇文章開始,嘗試投稿《萌芽》,決定再次參加二十屆新概念。新概念C組的年齡要求是三十歲以下,每年一次,意味著我還能參加4次。
因為投稿和參賽都需要原創,沒公開過的;所以,可能很長一段時間不在朋友圈里發表文章了。
也許,對有的人來說,終于不用擔心被我刷屏了;不過呢,還是會盡量在簡書上不定期發表1000字左右的短篇。
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會有那么精力,不過既然決定把24小時過成48小時,還是會竭盡全力“刷屏”的。
好長一段時間的自我掙扎,差點放棄自己了,可是骨子里的那股勁流淌在血液里,這輩子都無法割舍了。
我慶幸,自己選擇了文字,而且它是自我救贖的唯一方式。
最開始,我用文字來記下自己的心情。有想法的時候,會在精心挑選的筆記本里,寫下每一次感受和心得。
后來,發現可以用文字來表達自我,而且比說話更容易。于是,選擇用文字來吐露自己的心聲;我是一個不太會表達自我的人,文字讓我更自如地展現最真實的自己。
真正下定決心選擇文字這條路,確切地說是在大四。那時候的文字,還像流水賬一樣,零零散散的,不成章句;大三開始看很多的書,大多是從讀書館里借來的。
回想起來,四年前的自己挺貧乏的,沒能像許多人那樣經濟獨立,一直靠父母接濟著。
從小自己就是一個“懂事”的孩子,很聽話,也很勤快。在學校的時候,除了吃飯,其他的花費都是省吃儉用的;放假的時候,每天都跟在母親身后下地干活;雖然出身農村,成績卻不賴,一直是“別人家的孩子”,整個村子的大人們,見了都忍不住夸一句的。
上了大學,還是和往常一樣,從不敢隨意花錢。因為知道,這是血汗錢,來之不易;于是,和閨蜜每餐只要一份菜,兩份飯,而且自己每餐都是三兩。兩人菜都吃得少,分量又大,一份有時候都吃不完;我沒想過,自己竟然就這樣和閨蜜解決了四年大部分的吃飯問題。
四年,雖然沒省下多少錢,卻覺得挺自豪的。慶幸自己沒因為虛榮什么的,變成了另外一個人,慶幸自己還是原來的自己。
那時候,每次從東北回家,或是從家回東北,買的一直是半價的硬座火車票。從百色到廣州,十二個小時;從廣州到長春,三十六個小時,每次都坐到屁股痛,雙腳浮腫,也不舍得買一次七折的臥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