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老是看到某些文章標榜的如何在多少歲之前買房。這其中引起了我的反思。
按照現在的工資標準,例如一個月五千,一年六萬,一年用掉三萬,還結余三萬。那么買一套一百二十平方米左右的房子在二三線城市大概要二百萬左右,我是按照我們這的標準計算的。首付算百分之三十那么就是六十萬,六十萬你不吃不喝要十年,不吃不喝也不現實,要吃要喝那就要二十年。光光付首付就要耗費一個打工仔二十年的時光。還不能有疾病、災害、大支出。
如果算上還貸的話,除去首付六十萬,還款本金還需要一百四十萬。那就是你不吃不喝要二十三年,要吃要喝需要四十六年。這還不算上還款利息,算上利息估計你這輩子都還不清了。
你活得長些的話這輩子就能夠還的請貸款,活得短的話估計就要下一輩人或者你的另一半去還了。
你即使二十歲工作,還清貸款不付利息(大概還沒有哪個銀行貸款不需要利息的)就已經八十六歲了。
但是有些人說難道工資不會漲嗎?是的,工資會長,但是房價也會漲,你晚買一年房價就可能亂漲一年。
我這么計算感覺還是保守的。
我最主要還是要討論一個啃老與買房的問題。
首先來討論一個問題。
我們為什么要買房?
買房,是許多人一生要做的一件事。
有了房子就有了一個住所,房子給人的不僅僅是居住,還是一種安全感。有人會覺得租房也不錯,干嘛要花大價錢買房呢?我不反對你租房,但是我是一個比較怕麻煩的人,有些事情喜歡一次性就解決好。我只說說租房的不好,租房的話價錢是比買房便宜,但是心理上總是不一樣的,你只擁有它的使用權,而沒有它的所有權;租的房子你也不可能一次性就把它裝修成自己喜歡的風格,因為那畢竟是你租來的,你肯定覺得沒必要,況且你想裝修,可能業主還不同意呢;租房還有很多不必要的麻煩,比如今年一個價,明年另一個價,你住的感覺挺好的,但是業務突然就要你下個月就搬走了,他不租了,要另派它用什么的等等一些問題。
現在大部分剛畢業的大概就是二十三四歲,也就是說離三十歲有六七年的光景。你若是不啃老,花自己的力氣去賺錢去拼首付,那么按七年算的話平均每年要賺十萬以上,這里你還得省吃儉用了,因為你得每年積攢下十萬去存起來,以便賺點利息抵消通貨膨脹供首付。
人家說那你的工資總歸會漲的呀,那么我想請問你,房價難道就不漲嗎?而且平均每年積攢下十萬這有多少人可以做到。
社會上,新聞上,政府部門一邊都在說著啃老可恥,努力給那些啃老的人來幾次曝光的機會,讓他們受到社會輿論的譴責。
而另一方面呢,他們為什么不想辦法去扼制炒作高房價事件的發生,不想辦法去強制實行勞動法,讓勞動者的利益得到最有效的保護,杜絕義務加班,杜絕同工不同酬,杜絕腐化現象。
他們只是在宣揚啃老可恥,拿著父母的養老錢去買房買車,但是不啃老如何能讓大部分人都做得到這些,他們從來都不去思考。
今天有客戶來匯錢,女兒讀初中,上的是蘇州的國際私立學校,應該是很好的學校,客戶也是個比較有品味的人,光是學費半年就要四萬零九百多,我當時就在想,我以后的子女也應該受到那么好的教育條件,這樣的話,不管將來怎么樣,我只是覺得我們都在盡力。
回到正題,社會總在批判啃老族,但是他們根本就不會反思啃老的背后隱藏著什么,高房價?低工資?無法得到的勞動保障?
比如我有個認識的人,他們上班是單休的,法定節假日也總是要加班,但是從來不給加班費,照理說勞動法不是規定一天工作超過八個小時就要支付一點五倍的加班費,周六加班需要支付二倍工資,法定節假日需要支付三倍工資,但是他們公司還拿什么周六請假要扣除績效獎金來壓制他們。這不是赤裸裸的壓榨嗎!這難道不值得那些人去反思,去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或者另一方面說,是不是真的勞動法形同虛設了?
現在碰到有些外地務工人員,倒是權益保護意識比較強,公司要是拖欠他們工資或者漏發、少發他們工資,他們就開始尋求勞動仲裁的幫助。
我覺得這是好事,說明有些人的法律意識在增強,但是同時那僅僅只是一小部分,為什么有些人在“走投無路”的時候寧愿尋求自殺也不去尋求勞動部門、律師等的幫助,一方面人們的法律意識還是很不夠,而勞動部門對這方面的宣傳更加不夠,還有就是資源太少,打個官司是要花錢的,免費的服務機構太少了。
為什么房價會越來越高,這真的違背市場規律,那是因為很多人都在炒作啊,很多也許是開發商本身在炒作,而另外一部分也有強大的后臺啊,而人們都是喜歡盲目跟風、隨大流的,看到很多人排隊徹夜去買房,那么即使熬夜、貸款、借錢也要迫不及待的去買一套啊。
而為什么工資遲遲不肯漲呢,舉個例子吧,小王是某個部門的負責人,在大家的一致要求下,遞上申請書請求上級漲工資,而公司不都是不能越級辦事的嗎,需要一個一個的審核嗎,審核當然需要時間啦,小王審完他的上級審,一個月就那么過去了,然后再遞給上級的上級批準,又幾個月過去了,然后再遞給上級,又幾個月過去了,其中不乏還有不滿意的要拿回去重新改正的,這樣一年過去了,加薪才被批下來,但是卻比大家預想的低了一大半。
如此這樣,我們每年的加薪只能抵得過通貨膨脹。那么房子呢,如果再等等,就要被炒作者炒得更高了。
三十歲之前如何不啃老買到自己心儀的房子,要么,你能力足夠強,平均每年能夠積攢下十萬塊,要么政府破天荒不想撈利益了,真的考慮大多數人安居樂業的生活,大大幅度降低房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