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背過的第一首詩就是這首《詠鵝》。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駱賓王小朋友年齡不大,寫的卻很形象。而且別的唐詩都是二十個字,這首詩只有十八個字,好背。
當(dāng)時只覺得朗朗上口,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顏色豐富,像一副畫一樣。
前一陣在信陽看到了池塘里的鴨子,突然覺得這詩寫的太好了。
“曲項向天歌”和“白毛浮綠水”兩句,都是駱神童看到的水面的景象。而“紅掌撥清波”,卻是水下的景象,這句說明兩個問題:
1、駱神童看問題全面,能夠運(yùn)用二元思維一分為二的看待鵝游水這件事情,不光看表面,還要看下面。
2、駱賓王公元638年左右出生在義務(wù),那么可以得出結(jié)論,1400年前義務(wù)的水,實(shí)在是太清澈了。
然后這首詩有靜有動,動靜結(jié)合,一副《哈利波特》里魔法報紙上才有的gif動圖景象,實(shí)在太美了。
也詮釋了那句話:
你只看到鵝優(yōu)雅的浮在水面上,卻不知道它水下雙掌在多么努力的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