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巒教授說:“深化語文教學改革,實現內容分析的教學向策略指導的教學的美麗轉身。”
1.精心選取幾個有價值的語言訓練點,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
2.教師在設計時一定要想清究竟要訓練什么,并圍繞訓練點實施教學,才能達到有效的目的。
3.我們把不理解的詞放入課文中,聯系上下文理解,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詞語的方法。
4.同學們是一圈愛讀書的孩子,但是愛讀書不等于會讀書,會讀書的孩子能把一篇文章讀成一句話,我們也來試試,請你快速地默讀一遍課文,想想我們能把它讀成哪句話,用手中的筆把它畫下來。
讀書的更高境界是把一句話讀成一個詞,我們再來讀讀這句話,聯系整篇課文,想想從這句話中我們能讀出哪個詞?
難怪有人說,讀書的最高境界是把一句話讀成一幅畫,邊讀邊想象真的是一種很好的讀書方法,你們也來試試!那讓我們一起阿里想象一下,盤古的身體還會發生哪些變化?
5.勇于奉獻的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造了美麗的宇宙,讓我們帶著對盤古的感激之情一起來讀課文最后一小節。
讓我們懷著對盤古奉獻精神的崇敬再來讀這一小節。
這句話非常樸實,卻比任何語言都更深情,這句話甚至連感嘆號都沒有用,卻飽含著人類對盤古的無限敬仰與贊嘆,讓我們再次深情地讀……
6.《盤古開天地》是一個動人的神話故事,將我們古代的勞動人民憑借著豐富的想象創造了很多動人的神話故事。如果說今天這節課為同學們打開了中華傳統文化的一扇門,那么走進這扇門,你會采擷到更多的珍珠,你會感慨我們中華傳統文化是如此的光輝、燦爛!
7.精心選取語言訓練點,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
8.讓學生想象說話,可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表達能力。
9.學生講故事就是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這種能力的培養對中年級學生很重要。這堂課可以通過復述故事來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10.結合文本來確定訓練點,就意味著潛心閱讀課文,找出課文語言表達上的特點,并以此為基礎開展教學與訓練。
我們發現教師已經有意識地關注到了語言的形式,并力求通過語言訓練,讓學生經由品味內化和模仿外化習得某類特定的語言表達方式。
語言訓練點的確定既要以學生即將學習的文本為依據,又要考慮到年段教學的要求。
11.讓學習成為一種習慣,開啟閃耀人生。
12.“國培”給我最大也是最有價值的收獲就是教育觀念的變化。通過這次專題研究的實踐活動,把我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從概念走向具體,從模糊逐漸走向清晰。
研修結束了,但對于語文課堂教學價值與意義的拷問卻剛剛開始。
我將在屬于自己的教育原野里,立足課堂,辛勤耕耘。承載著希望,去超越心中的夢想,讓課堂文化之蕾次第綻放!
13.從早到晚聽專家講座,可謂一場瘋狂的洗腦運動,顛覆了我么長久以來形成的甚至是不可動搖的傳統語文教學理念。
腦子在不停思考,不停設計,但仍舊是迷霧茫茫,不知所以然。我知道自己已深陷山中云深不知處,必須登高遠眺,找準自己的方向。
將教學目標作為教學的出發點和教學的歸宿,以及評價教學的依據和目的。
反復備課,我也在反復經歷著冰火兩重天的境界,但我沒有退縮,執著地思考著、前行著,實現了思想的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