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到20世紀,隨著留聲機的出現,以及一戰、二戰的爆發,不僅繪畫藝術領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音樂領域同樣也進入新篇章。
人們認知世界的維度多元化,人們也越來越寬容,人們可以畫眼睛看到的客觀事物,可以畫夢境中制造出的虛幻事物,可以畫頭腦中的想象,也可以畫心中的感受,可以畫過去,可以畫現在,可以畫未來,可以紀錄,可以描繪,可以表達。
無論美丑與好壞,都是一種語言、傳遞一種信息和感受,或能激發人的思維和想象,或能給人帶來安慰和寧靜,或能與你產生美妙的旅程。
人們也可以用聲音來詮釋客觀的事物,可以用音調變化的快慢、音調的高低、音量的大小來表達自我,紀錄情緒,可以是有調性的旋律,可以是無調性的敲打,無論是否悅耳動聽,也都是一種語言,傳遞著故事、感受、情感、或能讓人開心喜悅、翩翩起舞,或能讓人感動落淚,或能讓人心曠神怡,浮想聯翩。
無論怎樣,這都是藝術的方式,也是每個人的權利,不需要像科學那樣去證偽原命題、推理過程是否為真,只需要能自圓其說就好,就像世界上的每種顏色都可由紅黃藍這種顏色調出來一樣,世界上的每種生活或存在,都可以由藝術來表達。
本周主要介紹現代著名音樂家如下:
美籍奧地利人:勛伯格
圖片發自簡書App
俄羅斯的斯特拉文斯基、普羅科夫耶夫、羅斯卡福維奇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法國的普朗克
圖片發自簡書App
匈牙利的巴托克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