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這本書非常詳細地講述了思考、表達和解決問題的邏輯,使用此原理不僅使我們的邏輯嚴密準確,還讓我們的思想能夠使受眾輕松的理解接受。看完此書后,我知道了以后在表達自己思想的時候,鋪墊的內容盡量少或者不用,直接先表達自己的中心觀點(其中要注意自己的中心觀點不能讓受眾產生異議,以陳述的語氣直接表達),然后再根據各關鍵句論點來佐證自己的中心思想,結構要清晰邏輯要合理。在思考構建金字塔時,有個基本的流程:確定主題 → 設想疑問 → 給出答案 → 檢查背景和沖突是否會引發新的疑問 → 證實答案 → 整理關鍵句要點。
在附錄中有詳細解決了正文中沒有說透的內容,比如之前學的在界定問題的時候,有兩種推理方式:演繹推理和歸納推理,但當我們在邏輯分析的過程中,發現最終展示出來的結構不是我們所喜歡的結構(或者無法解釋我們最終的中心思想),那么對結構就需要做調整,這時候就需要另一種推理方式——外展推理,外展的推理順序不同于演繹和歸納,外展的推理順序是:結果 → 規則 → 情況。在沒有主要思想的情況下,如何知道結果呢?這個時候首先研究背景大膽地提出假設;根據假設出來的結果進行科學的設計實驗;根據最終的實驗結果來證明假設的結果是否正確或者存在。
我們說過中心思想要以明確的陳述句表示,但是不能是非常淺顯的內容,那就沒有闡述的必要了,那么這個中心思想的基礎與奧妙中間的這個過渡就需要序言來解釋和簡單的描述了。我們知道序言的結果順序是背景 → 沖突 → 疑問,詳細說來就是需要解決四個問題:1、我們應該做什么?2、我們是否應該按計劃做?3、我們應該如何做?4、它發生的原因是什么?序言解決了這些問題之后就是我們來佐證中心思想的論據(關鍵句論點),在關鍵句中也是來解決受眾可能提出的疑問,不是每一個論點或者每一個步驟都是需要解釋的,只需將存在疑問的論點通過簡單的文字概括性描述即可。
附錄的最后就是對本書中所有的要點進行匯總。本書分為四篇十二章,第一篇:表達的邏輯;第二篇:思考的邏輯;第三篇:解決問題的邏輯;第四篇:演示的邏輯。
其中在表達邏輯中分了五個章節【為什么要用金字塔結構(為了交流方便,必須將思想/論點/建議/步驟歸納分組;將分組后的思想按照不同的層次進行抽象提煉、總結概括、搭建金字塔;向讀者介紹思想最有效的途徑是結論先行自上而下表達;金字塔中的思想應遵守結論先行→以上統下→歸類分組→邏輯遞進的基本原則;條理清晰個關鍵,是把你的思想組織成金字塔結構并在表述前用金字塔原理檢查)。金字塔的內部結構(金字塔結構的各個層級上包括各種思想,這些思想可以使受眾產生疑問;在縱向方向上,各分支/層級上的思想,與讀者進行疑問/回答式對話;在橫向方向上,各種思想以演繹推理或者歸納推理方式回答讀者疑問,演繹和歸納不可同時使用;序言講故事形式是為了提醒讀者,文章將回答讀者的最初疑問;序言包括背景、沖突、讀者的疑問和作者的回答,沖突因背景產生,背景和沖突都是讀者已知的故事;沖突導致讀者提出疑問,而文章將回答讀者的疑問)。如何構建金字塔(自上而下發:確定主題思想→設想受眾疑問→給出答案→檢查背景和沖突是否引發新的疑問→證實答案→填寫關鍵句要點;自下而上法:列出所要表達的要點→找出要點之間的關系→得出結論→倒推出序言)。序言的具體寫法(序言的目的是提示讀者已知的信息而不是提供新信息;序言通常包括背景、沖突、疑問、答案;序言的長短取決于讀者的需要和主題要求;為每個關鍵句要點寫一段引言)。演繹推理和歸納推理(演繹推理是一種論證,其中第二個論點是對第一個論點加以評價,第三個論點說明前兩個論點同時存在時的含義;對演繹推理的概括就是把最后一個論點作為主體概括整個推理過程;歸納推理是把具有相似性的思想歸納分組,根據各要點具有的共同性得出結論;在關鍵句層次,使用歸納推理比演繹推理更方便讀者理解)】。
在思考邏輯部分分了兩個章節【應用邏輯順序:應用邏輯順序可以確保不會把新聞條目當做思想列入也可以保證不遺漏某一組中重要的思想;任一組思想的邏輯順序都呈現了該組思想的分組基礎:時間順序→結構順序→程度順序;如果在某組思想中找不到以上順序,那說明這思想之間不存在邏輯關系,或者思考不周全;檢查邏輯順序;行動性思想(明確每一行動產生的最終結果→把產生同樣結果的行動歸納分組→確定思想分組基礎并依次排序→檢查遺漏的信息);描述性思想(具有共同思想歸類分組→確定該組思想的分類基礎→把所有思想轉換成完整的句子并決定其順序)。概括各組思想:避免使用缺乏思想的句子;分組應遵循相互獨立不重疊,完全窮盡無遺漏;行動總是按時間順序,通過產生的結構概括行動性思想;把描述性思想歸類分組;將行動性思想分組;將描述性思想分組】。
在解決問題的邏輯部分分兩個章節【界定問題:展開問題要素(切入點/序幕→困擾/困惑→現狀R1→目標R2→答案→疑問);把界定的問題轉換成序言。結構化分析問題:使用診斷框架呈現存在問題領域的詳細結構,展示一個系統內的各個單位是如何相互影響(查找因果關系的活動→產生問題可能的原因分類);收集資料證明排除結構中導致問題產生的部分;使用邏輯樹(產生和檢驗解決方案→揭示思想一覽表的內在關系)】。
在演示邏輯部分分了三章【在書面上呈現金字塔:用多標題、首行縮進、下劃線和數字編號的方法突出顯示文章的整體結構:表現金字塔結構中主要組合之間的過渡;表現金字塔結構中主要思想之間的過渡。在PPT演示文稿中呈現金字塔:制作問題幻燈片簡明扼要;制作圖表幻燈片使傳達信息更簡單易懂;使用故事梗概,簡要說明整體結構;排練,排練,再排練。在字里行間呈現金字塔:畫腦圖(在大腦中畫圖像或畫思維導圖);把圖像復制成文字】。
本書中所有的內容已基本都走了一遍,為什么之前一直在表達上感覺自己沒有條理亂七八糟,原因是沒有按照合理的結構來闡述問題。所以以后在任何時候表述某件事情的時候,首先明確自己的中心思想和觀點,然后再根據觀點展開詳細說明自己的主題思想,接下來就是解決受眾對自己觀點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解釋,做到思路清晰明了,金字塔結構是首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