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讀書筆記

第1章 ?為什么要用金字塔結構

1.為了方便交流,必須將思想(觀點、結論、要點、論點、論據、建議、行動、步驟等)歸類分組。

2.將分組后的思想,按照不同層次,進行抽象提煉、總結概括,搭建金字塔。

3.向讀者介紹(傳遞、闡述、論證)思想最有效的途徑,是結論先行,自上而下表達。

4.金字塔中的思想,應遵守4個基本原則:

(1)結論先行:每篇文章只有一個中心思想,并放在文章的最前面。

(2)以上統下:每一層次上的思想必須是對下一層次思想的總結概括。

(3)歸類分組:每一組中的思想必須屬于同一邏輯范疇。

(4)邏輯遞進:每一組中的思想必須按照邏輯順序排列。

5.條理清晰的關鍵,是把你的思想組織成金字塔結構,并在寫作前用金字塔原理檢查。


第2章 ?金字塔內部的結構

1.金字塔結構的各個層級上包括各種思想;思想使受眾(包括讀者、聽眾、觀眾或學員)產生疑問。

2.在縱向方向上,各分支、各層級上的思想,與讀者進行疑問/回答式對話。

3.在橫向方向上,各種思想以演繹推理或歸納推理方式回答讀者的疑問,但兩種方式不可同時使用。

4.序言的講故事形式是為了提醒讀者,文章將回答讀者最初的疑問。

5.序言包括背景、沖突、讀者的疑問和作者的回答。沖突因背景而產生,背景和沖突都是讀者已知的事實。

6.沖突導致讀者提出疑問,而文章將回答讀者的疑問。

7.關鍵概念——金字塔結構中的邏輯關系

(1)各種思想縱向相關(疑問/回答式對話)

(2)各種思想橫向相關(演繹/歸納,MECE原則)

(3)金字塔頂端思想回答的疑問,來自讀者已知的事實

(4)序言引出讀者最初的疑問


第3章 ?如何構建金字塔

1.自上而下法

——確定作者想論述的主題

——設想讀者的疑問

——給出答案

——檢查背景和沖突是否引發讀者提出疑問

——證實答案

——填寫關鍵句要點

2.自下而上法

——列出所有作者想表達的要點

——找出各要點之間的關系

——得出結論

——倒推出序言

3.關鍵概念——構建金字塔

(1)確定主題

(2)設想疑問

(3)給出答案

(4)檢查背景和沖突是否引發讀者提出疑問

(5)證實答案

(6)填寫關鍵句要點


第4章 ?序言的具體寫法

1.序言的目的是提示作者已加的信息,而不是提供新信息。

2.序言通常包括背景、沖突、讀者的疑問和作者的答案。

3.序言的長短,取決于作者的需要和主題的要求。

4.為每個關鍵句要點寫一段引言。

5.關鍵概念——寫序言

(1)說明背景

(2)指出沖突

(3)沖突引發讀者提出疑問

(4)作者的文章給出答案


第5章 ?演繹推理與歸納推理

1.演繹推理是一種論證,其中第二個論點是對第一個論點加以評論,第三個論點說明前兩個論點同時存在時的含義。

2.對演繹推理的概括,就是把最后一個論點作為主體,概括整個推理過程。

3.歸納推理是把具有相似性的思想歸類分組,根據各要點具有的共同性得出結論。

4.在關鍵句層次,使用歸納推理比演繹推理更方便讀者理解。

5.關鍵概念——邏輯推理

(1)演繹推理,是一系列線性推理過程。

(2)歸納推理,是把相似的、具有共同點的思想或相關的行動歸類分組。

(3)在關鍵句要點層次,使用歸納推理,比演繹推理更利于讀者理解。


第6章 ?應用邏輯順序

1.應用邏輯順序可以確保你不會:

——把新聞條目當做思想列入

——遺漏某一組中重要的思想

2.任一組思想的邏輯順序都呈現了該組思想的分組基礎。

(歸納組合邏輯順序共有3種)

——時間順序:通過設想某一流程,得出的思想。

——結構順序:通過評論某一結構,得出的思想。

——程度順序:通過按程度或重要性不同分組,得出的思想。

3.如果你在某一組思想中找不到以上順序,說明這些思想之間不存在邏輯關系,或者你的思考還不夠周全。

4.為了檢查一組思想的邏輯順序,你可以:

——先把每一個句子改寫成能說明其實質的短句(即只保留主語、謂語、賓語,刪除定語、狀語和補語,只保留動詞、名詞,刪除形容詞、副詞)。

——再把相匹配或具有共同點的句子合并同類項,組織在一起。

——最后選擇使用適當的順序。

5.如果思想屬于行動性思想(即說明行動、活動、行為、動作、步驟、流程等)

——明確說明每一行動產生的最終結果(效果、目標)。

——把能產生同樣最后結果的行動(行為、步驟等)歸類分組。

——確定該組思想的分組基礎(類別),并依此排序。

——檢查是否遺漏了任何步驟。

6.如果思想屬于描述性思想(即介紹觀點、情況、信息等)

——把說明類似事務,或具有共同點的思想歸類分組。

——確定該思想的分組基礎(找出相似之處、共同點)

——把所有思想轉換成完整的句子,并決定其順序。

——檢查是否遺漏了任何步驟。


第7章 ?概括各組思想

1.避免使用“缺乏思想”的句子(比如“存在3個問題”等)。

2.分組應遵守“相互獨立不重疊,完全窮盡無遺漏”(MECE)原則。

3.行動總是按時間順序進行,通過說明行動產生的直接結果,概括行動性思想。

4.把描述性思想歸類分組,是因為該組思想具有共同特征,它們都:

——針對同一類主語

——針對同一類謂語(動作或對象)

——包含同一類判斷

5.將行動性思想分組時,要求:

——發掘每一個行動的本質

——區分不同的抽象層次(比如,采取一項行動,是必須在另一行動開始之前,還是為了完成另一行動?)

——明確說明行動產生的最終結果

6.將描述性思想分組時,要求:

——找出句子中結構的共同點

——確定包括這些思想的最小范疇

——說明共同點隱含的意義

7.關鍵概念——概括各種思想

(1)通過說明行動產生的直接結果,概括行動性思想(概括一組行動)。

(2)通過說明各思想具有的共同點、相似性,概括描述性思想(概括一組信息)。

8.關鍵概念——尋找思想的共同點

(1)各思想是否針對同一類主題

(2)各思想是否涉及同一類行動

(3)各思想是否針對同一類對象

(4)各思想是否包含同一類觀點


第8章 ?界定問題

1.展開“問題”的各要素

——切入點/序幕(產生問題的具體領域、方面)

——困擾/困惑(它的發生打亂了該領域的穩定)

——現狀RI(你不喜歡該方面產生的結果)

——目標R2(你希望在該方面得到的結果)

——答案(到目前為止,針對問題已經采取的措施,如果采取了的話)。

——疑問(為了解決問題,必須做什么)

2.把界定的問題轉換成序言

——從左往右再往下

——讀者最后知道的事實就是沖突

4.關鍵概念——界定問題

(1)設想問題產生的領域

(2)說明什么事情的發生打亂了該領域的穩定(困擾/困惑)

(3)確定非期望結果(現狀,R1)

(4)確定期望結果(目標,R2)

(5)確定是否已經采取了解決問題的行動

(6)確定分析所要回答的疑問


第9章 ?結構化分析問題

1.使用診斷框架,呈現存在問題領域的詳細結構,展示一個系統內的各個單位是如何相互影響的。

——查找具有因果關系的活動

——將產生問題的可能原因進行分類

2.收集資料,以證明或排除結構中導致問題產生的部分

3.使用邏輯樹

——產生和檢驗解決方案

——揭示思想一覽表的內在關系

5.關鍵概念——結構化分析問題

(1)界定問題

(2)使用診斷框架,呈現存在問題領域的詳細結構

(3)假設產生問題的可能原因

(4)收集信息,以證明或排除所作假設


第10章 ?在書面上呈現金字塔

1.用多級標題、行首縮進、下劃線和數字編號的方法,突出顯示文章的整體結構。

2.表現金字塔結構中主要組合之間的過渡。


第11章 ?在PPT演示文稿中呈現金字塔

1.制作文字幻燈片,應盡量簡明扼要。

2.制作圖表幻燈片,使傳達的信息更簡單易懂,在幻燈片的上部說明要傳達的信息。

3.使用故事梗概,簡要說明整體結構。

4.排練,排練,在排練!


第12章 ?在字里行間呈現金字塔

1.畫腦圖(在大腦中畫圖像,或畫思維導圖)

2.把圖像復制成文字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緣起 自我提高和進步的需求,正好在有道云筆記上看見一個用戶分享的關于該書的一個筆記,當時感覺操作性還是蠻強的,而且...
    明慢慢閱讀 1,749評論 2 9
  • 《金字塔原理》,副標題--思考、表達和解決問題的邏輯;麥肯錫40年經典培訓教材。 這是我在休陪產假期間讀的第二本書...
    RoFF閱讀 2,859評論 0 8
  • 沒有什么比一套好理論更有用的了。 ——庫爾特·勒溫 表達的邏輯——金字塔原理的基本概念以及使用方法 口頭溝通能力—...
    Sandy的小屋閱讀 4,811評論 0 7
  • 一 表達的邏輯 如果不能做到思維上的改變,那就可以嘗試先去套用思維,多想多做多寫,總會有一天,你會站在金字塔上。你...
    郝姑娘_da7e閱讀 821評論 0 1
  • 我穿上拖鞋,把喝完的一大杯芒果果昔杯子從房間送回吧臺去。夜已黑,晚風挽著日里的余溫吹在身上正舒服。四周圍靜悄悄的,...
    迷豆醬閱讀 527評論 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