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在武漢的某趟地鐵上,看到七月與安生的舞臺劇宣傳畫,這名字讓我心里頓地一下。從前從沒有想過要去劇院的我,那時心里升起了一股強烈的想法,我一定要去看。對,第一次遇見,僅僅是因為這讓人念念不忘的名字,如同一粒石子毫無防備地砸入了我單調的學習生活中。那時的學習如同龍卷風般,一陣陣地旋來,力度自然是比這小石子大得多,也就慢慢地讓這想法淡出了。
去年七月與安生上映時,似乎也是喚回了我當時的心境,可是,所有的一切都被學習支配著,我,依然錯過了。
今日,是小長假的第一日。我坐在陰冷的宿舍客廳里,打開電腦,猶豫地點開了電影版的七月與安生。
小說,我是看過一半,久了也有些淡忘。多年前,在課堂上,高高摞起的書堆后,偷偷地看安妮的文字,每一段文字平靜地講述,蒼白地聲音在內心捶打,掙扎;沙啞得嘶吼著什么,卻又什么也聽不見。每次讀完,內心空空的,好像自己被卷入了其中,但我,只是站在文字里,看著、聽著它們想要告訴我的事情。
這次的電影,開頭二十分鐘都被我生生地快進,或許是我迫切地想要快些看完。
看到安生頸上的玉墜猝不及防地滑出時,七月表情僵了僵。離別,是互相想要逃避,安生想要逃避家明,七月想要逃避安生或帶給她的不安。多年后兩人重逢,以為能如多年前般毫無隔閡地談天說笑,可帶著心思的分別終會在重逢時暴露,誰也不想再隱藏,誰也不想先捅破這層紙,可終究會有人先邁出這一步。
七月懷著恨意送別安生,殊不知安生的離開是自己這段違和的感情的開始也是終點。七月心里明白自己的選擇正確與否,她只是想要安生的退出,她只是想滿足自己的自私,她知道這換來的感情終會無疾而終。
人,是極其自相矛盾的動物,總是希望自己得到的多一點點,哪怕有些東西自己并不喜歡或者不合適,可多那么一點點總能讓她歡喜一陣子。而后呢,心里清楚,不是自己的終會離開,抓不住的卻又誓死想要挽留,拖住一些算一些。七月最后選擇放手,對不屬于自己的放手,對自己放手。都說,七月活成了安生,可我認為,七月還是那個七月,她只是想通了很多,不再執著于不屬于自己的生活。安生也并不是活成了七月,安生,安于生活,她原本該扎根于土地,生活,只是環境讓她迫不得已,流浪的生活并不是安生希望的樣子,她極度缺乏安全感,希望有個家,有個,可以招待七月的地方。
電影結局,很完美,七月,在路上;安生,安然地生活著。/
2017年第一次,心平氣和地寫一篇“觀后感”,距離上一次,大概隔了2年。心里有極大的感觸時才會想要寫些什么。下一次,想要是母親節,看一部親情電影或書籍,寫給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