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涅陽三水
為什么要怎么讀圖畫書?
阿甲老師以為,關鍵還是在大人怎么選書,怎么讀給孩子聽,怎么組織他們一起來讀。
所以,阿甲老師在跟孩子們分享的時候,也邀請校長、老師,最好還有家長,一起來聽。
每一次,阿甲老師總是先給孩子們講一兩本圖畫書,比方說《我不知道我是誰》,《螞蟻和西瓜》,這一類故事,孩子一聽就喜歡,并且是能參與其中。
然后,阿甲老師就跟孩子們講為什么要閱讀圖畫書的理由。
說這第一個理由是好玩,真的很好玩。
第二個理由是非常好玩。
說到第三個理由的時候,所有的孩子都知道答案了,那就是非常非常好玩。
說實話,圖畫書對孩子們來說,真的就只有一個理由,那就是好玩。
。。
那對于大人呢?
如果能為孩子,或者和孩子一起,選擇好玩的圖畫書,然后講得也很好玩。
比如說用游戲的心態和方法,來閱讀圖畫書,那孩子們沒有理由不喜歡圖畫書。
所以,面對大人,比如老師,比如家長,比如說故事的志愿者,不要去說圖畫書的閱讀,而是說圖畫書的玩法。
只有這樣,才可以幫助這些為孩子講圖畫書故事的大人去吸引孩子。
把講故事,說成好玩的事兒,的確是蠻新奇的說法。
其實也不新奇,對于孩子來說,書里的世界鮮活生動,遠比生活本身要豐富多彩。
特別是現在,疫情緊張,每個人戴個口罩,失去了交流互動的活力,也失去了色彩。
。。
阿甲老師和蘿卜探長,2007年總結過圖畫書玩法十字訣。
現在,阿甲老師也準備了大人版的三大理由。
大人閱讀圖畫書第一個理由就是,可以培養以藝術家的氣質,第二是培養詩人的氣質,第三是培養哲學家的氣質。
就拿《我不知道我是誰》這本書為例,書里的畫,畫得很漂亮,很生動,也很幽默。
試著朗讀一下,文字的節奏韻味其實也蠻像詩歌體的,還有點民間故事的結構。
故事的主人公達利B,不斷地追問:“我是誰?”
這是最古老的哲學追問。
。。
很多老師常常用《重要書》作為例子。
時間寬裕的話,就跟孩子們一起玩投票,寫作的游戲。
《重要書》的作者瑪格麗特·懷茲布朗就是一個詩人,他用詩歌體寫對事物的感覺,比如對草來說,最重要的是它青青的綠色;對蘋果來說,最重要的是它圓圓的……
諸如此類,在朗讀的過程中,就發動了孩子們先猜,然后說自己的感覺,他們有時候說的跟詩人一樣,有時候說的不一樣。
不一樣的時候,是不是答錯了?
當然不是!
作者瑪格麗特就是要刺激小讀者,告訴他們每個人的感覺都可以是不一樣的,書上說的東西只是作者的看法,作者的感覺并不一定就是對的。
讀完這本書,再邀請孩子們想想別的,書寫下或者畫下自己的感覺。
。。
我們一定要知道,圖畫書這種藝術形式,最適合成長中的孩子們。
長期以來,在以高考為指揮棒的教育體系下,孩子們已經養成了按照標準答案來學習的習慣,越接近標準答案學習就越好。
那么成長的好壞呢?也有固定的標準?
要知道孩子是要活一輩子的,不是高考完了就死的,生活和藝術都沒有標準答案,所以請記住這一點。——阿甲老師語錄
圖畫書閱讀最重要的原則,就是沒有標準答案。
我們最好能和孩子們一起玩圖畫書,以游戲的心態,用游戲的方法,共同感受語言之美,藝術之美。
圖畫書是一種特殊的圖文敘事的形式,所以我們也要學習基本的圖像敘事語法。
因為沒有標準答案,所以更要鼓勵自由表達,避免單一視角的解讀。
同時可以組織規模不等的討論,交流,小組合作都很適合。
。。
總而言之,圖畫書最厲害的地方,是能幫孩子愛上閱讀,進而愛上生活本身。
因為圖畫書的世界映照著的,是生活中最有生命力,最有創造力的那一部分,趣味盎然,豐富多彩,具有無限的可能性。
閱讀圖畫書,讓大家都能從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