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廈門小吃數過來
我去廈門前,絕對沒想到這同時是一場美食之旅。到了后,才發現閑逸的廈門人是多么會用各種各樣的小吃讓自己的腸胃每天都處于飽滿的快樂中。而我這個路過的,也毫不含糊地加入了吃的大軍。我最夸張的情況是剛到鼓浪嶼第一天,中午吃了五種小吃,下午吃了四種。我只恨時間太短,沒有辦法把廈門的小吃一網打盡。
早就聽說黃則和是經營廈門傳統糕點的連鎖店,最有名的是它的花生湯。在中山路上有一家黃則和店,我任何時候去,那里都人山人海。那天我一大早就坐輪渡跑過去,專門去吃它的花生湯。一個女人拿只大勺,將微紅的花生湯準確注入一只超小的紙碗里。我突然想起在武漢吃熱干面時也是用這樣的紙碗。那湯非常燙,里面飄著些白胖胖的花生仁。小心入口后,口感非常甜,咬碎的花生仁在舌頭上香香地繚繞著,如果我是個非常愛吃甜食的人,那我一定會驚嘆這份湯的香濃滋味。
一個虎頭虎腦的廈門小男孩被媽媽喂著花生湯,他流著口水。一個不遠處的男人,正津津有味地咬著一只韭菜盒子,我看到綠綠的餡進入他的嘴時他一臉滿足的神情。我在想,地域真是個神奇的現象,一個廈門的小孩從小喝著花生湯長大,同一時候的一個陜西的小男孩可能正在香香地吃著豆漿加油條。他們在不同的地方吃著不同的食物,卻都在慢慢長大,這是多么有趣。
聽說沙茶面名氣非常大,它也是我去廈門重點要品嘗的,我的午餐安排在大同路上的老字號吳再添。我發現所謂的“中華老字號”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店員都是一臉店大欺生的傲慢和不屑。我不了解“吳再添”吃飯的程序,笨手笨腳不知道應該把小票交給誰,也沒有一個人肯幫我,我在蘇州吃有名的“綠楊餛飩”時也有過這種局促無助的感覺。經過很多委屈,我終于拿到了沙茶面和四個土筍凍。
我一直以為沙茶面就是將我在海南時吃過的一種黑色的沙茶醬倒入面中做點綴,記得海南沙茶醬的口感是類似蠔油的滋味,但更加綿厚,我那時經常直接用沙茶醬夾饅頭吃。但沒想到在廈門的沙茶面湯呈淡淡的草莓紅,面條粗粗的,口感硬硬的,不是我喜歡的那種津而軟的口感。湯里有淡淡的辣味,但絕對不是陜西油潑辣椒油不是湖南剁椒的辣味也不是桂林辣椒醬的味道,它似乎飄著海洋的氣息,但我又分辨不出它的來歷。
那幾個土筍凍我就更不明白是什么東西,我只是因為好奇而吃它。四只圓滾滾呈膠狀的小東西,琥珀般的茶色,里面睡著一些細而長的東西。點料是紅紅的辣椒醬,稍蘸一點,入口,即化。細細的滋潤感與東北的皮凍口感很象。
吃完土筍洞,我發短信問一個在廈門生活過幾年的朋友,這到底是什么東西,他的答復讓我嚇了一跳:“蟲子,一種生活在海邊沙里的蟲子。”幸好,我是吃完才問他的。這種蟲子,難道就是我在海南時吃過的據說營養極其豐富的沙蟲?
在鼓浪嶼,我最愛吃的是魚肉丸,北仔燒餅和面線糊。回到深圳后,一個朋友才告訴我,那種魚肉里裹著肉餡的魚肉丸其實是福州魚肉丸。我覺得魚肉的口感非常細膩,肉餡的咸香更使魚丸的層次感豐富,不象廣東這邊賣的魚丸只是單調的魚肉。我幾乎每天都要去鼓浪嶼的“土樓小吃店”吃一碗5塊錢的魚丸湯,因為據說這里的魚肉丸是最正宗的。
我在鼓浪嶼似乎只看到一家有賣北仔燒餅,在泉州路上接近市場的地方。它是一種黃燦燦的直徑八厘米的的燒餅,里面夾著帶蔥的肉餡。我覺得與北仔燒餅最好的搭配就是對它對面一家大排檔吃一份面線糊,在一團糊里糊涂的溫暖中將爛軟的米線、鹵制的小腸和嫩嫩的豬紅倒入口中,再來一大口香脆的北仔燒飯,一個愉快的早晨就此開始。
島上還有太多小吃,比如據說是中華名小吃的黃金香肉松。一個臉像大柿餅的男人天天站在一條窄得只能容下一個人的巷道口,他周圍堆滿五顏六色的裝肉松的盒子,站在那里的他,就仿佛天天站在花花綠綠的圣誕樹下。我在那里買過十塊錢的辣肉條,每天在客棧里如果餓了就拽出來吃一點。在回深圳前,我同無數腦袋上戴著鼓浪嶼特有的椰殼帽子的游客一樣,買了大批肉松和魚松向親朋好友交差。
那些旅行社指定商店里除了賣個頭壯觀的干魚外,就是賣各種各樣的餡餅。有陳氏有汪氏的。這些商店里的導購小姐每天無聊地坐在那里聊天,但只要有一批團隊過來,她們立刻像上緊了發條的鐘一樣投入戰斗狀態。我一直以為餡餅應當是肉餡的面餅,流著滋滋的油。但沒想到它們就是加了水果或者綠豆、紅豆的點心。客棧老板陳老伯告訴我,汪氏餡餅最好。我離開鼓浪嶼前也買了不少餡餅孝敬父母。
一個長著瘦長臉的男人天天在鼓浪嶼的一個小廣場上賣麻糍,他面無表情地制作,周圍總有一批如我一樣的FANS在耐心等待。他揪一團雪白的米粉。扯成圓片,加點干果仁,包好,再像驢打滾似的將這個白團團扔在黑芝麻屑里。做好的麻糍被包在小紙片里,他用鑷子夾到一塊錢后,就把這團柔軟的仿佛還在蠕動的小東西遞給我。我很喜歡麻糍的口感,軟,香,嫩,黏,好像長長的永遠也不會結束的好日子。
廈門小吃實在太多,仿佛弱水三千,只能取一瓢飲,由于時間關系,我不能一家一家地比較,所以還不知道有沒有取到正確的那一瓢。雖然只是短短8天的停留,但已經讓我深深愛上廈門這座城市,除了它的清靜閑逸,人民與世無爭,除了海關大樓整點報時穿越水波的美麗曲子《鼓浪嶼之波》,除了廈門島上公交車只要1塊錢,除了環島路美麗得讓人震驚,還有,就是那仿佛總也吃不到盡頭的廈門小吃。
(全文完)
(以上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