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天剽悍讀書營】躍遷Day20- 草稿



2018.1.4? 心得

才發現古典老師的這本書很是實用,構建底層思維邏輯的方法論。有幸在得到聽過他的課程,所以許多概念瞄一眼就明白了。

今天讀到“思想夜宴”的具體操作方法,才發現是自己立刻馬上就可以在書屋里操作的,也是之前就以興趣愛好為標簽將小伙伴們聚在一起玩過的,居然不謀而合,怪自己以前讀書少,靠自己瞎琢磨,所謂的大腦聯機就是這樣子吧。

想明白這一點,我不禁腦洞大開,貓叔深夜推文,咱們貓友們能在某天麗江這個美好的書屋里相聚來一場思想的盛宴,哇!太美好啦!這么多優秀又努力的人被貓叔鏈接在一起,感覺好強大!

思想夜宴操作流程:

1.準備

四個不同領域,對思考有興趣的朋友,然后每人可以邀請一個人:要求只有一個,愿意主動貢獻想法,盡量多元化,不要太熟。

要點:群體躍遷一定要去中心化。

2.提前拉群

在群里丟話題,引發思考預熱

3.激發

(1)不要約飯,思想與美食不兼容(這個。。。。和我想的不太一樣-。-我把書和吃擺到了同樣重要的位置。)

(2)主持人控制時間和節奏,可打斷,記錄員記錄簡要全過程

(3)第一輪每個人用5分鐘簡單說自己的想法,控制在一小時左右。

(4)休息。足夠長的聊天時間方便私下交流。(個人認為這里要有美食。)

(5)第二輪,自由發言。

最后,收獲最大的買單。第二天把記錄發給所有人。不要期望所有人靠譜,有一般人靠譜就好。和我一樣,每次組織活動都在心里做好最壞結果出現時的應對策略,策略就是哪怕只有兩個人參加也要玩開心。


2018.1.3P125如何找到正確的讀書方法。

1.不要從第一頁開始讀書,極其功利的讀書,按需分配地讀書,有目的性、認知資源以及帶著問題讀三個篩子過濾書籍。

2.功利的讀書法延遲了滿足——先找到目標、調整好資源、帶著問題進入。好的方法都是逆人性的。

萃取知識晶體——如何有效的調動知識

1.區分四種方法:關聯、樹狀、序列、數據

2.樹狀結構:體現事物的層級,包含關系。典型:書的目錄。

3.關聯結構:體現事物的相互關系。比如SWOT分析、時間管理的“重要---緊急”四象限。

4.序列關系:體現先后、因果關系。最常見的事工作流程圖。

5.數據結構:體現數量差異關系,如太極八卦圖,黑白兩個部分平分秋色,陰陽調和、相互依存和平衡。

6.如果不經過提煉知識行成不了晶體。

知識晶體萃取的工具箱

1.大量看知識晶體

2.嘗試模仿畫模型

3.自己創造知識晶體

找到知識的源頭、極其功利的讀書、萃取知識晶體,這就是提高認知效率的核心方式。


2018.1.2? P106-124

1.專注讓你無敵,迭代讓你精進。

2.弱小優勢持續迭代而產生的強大力量。

3.聯機學習:找到知識的源頭,提升認知效率。

在知識爆炸、終身學習時代,人與人之間比拼的是認知效率。

4.功利學習法:學得更好,卻學得更少。區分一手信息、二手信息、三手信息。

學習辨別和找到知識源頭、跟隨知識源頭的人、成為知識的源頭。

5.功利讀書法:認知效率:認知收益與時間精力之比。

6.提高認識效率的最有效工具是"極強目的性"

7.極其功利的配置資源

可以根據認識目的的不同,設定不同的目標,分配不同的資源。



2018.1.1

在這個不確定的時代確定的升級。跟著古典一起來實現個人跨越式的發展。讀書到第二遍,感覺第一次粗淺的閱讀的確是漏了不少內容。

1.曾國藩:結硬寨,打呆仗

心法:守拙,不取巧。何為結硬寨?就是以微小優勢持續迭代,與時間做朋友。引用孫子兵法: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先占據不敗之地,再以微小優勢取勝。

2.阿蒙森:日行二十里

無論天氣好壞都保持15-20英里的行程。在逆境保持信心,在順境保持自制力。

金句:好的成功是聰明人花的笨功夫。



171231:重讀一遍,有新的收獲,感覺第一遍太粗淺了,居然漏了那么多好棒的觀點?先存一個打卡,休息再梳理吧,

圖片發自簡書App

1

171229:如何提升認知收益與時間精力的比值?有如下幾個建議——

找到知識的源頭

「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缺乏鑒別一手信息的能力,這是我們認知效率低下的原因。

辨別和找到知識源頭、跟隨知識源頭的人……直到你也成為知識的源頭。


171218P84:作為一名基督徒,原來就已經是"高手"因為古典老師說:高手總是選擇窄門。

1.著急入場不想優勢是一個誤區,不要用行動的勤奮來掩蓋思維的懶惰。

金句:蠢是春天的蟲子剛蘇醒到處亂拱,沒有方向。

原則:思考差異化優勢

小知識:OODA循環,在戰斗中進攻速度并不是唯一關鍵,重要的是時機和方式。一旦對手開始行動,你應該按照:觀察、調整、決策、行動四個動作行動,爭取后發而先制;這四個部分會不斷往復,被稱為OODA循環。

多觀察幾個賽場,觀察游戲規則,找到最好的優勢角度切入。

對于核心優勢最銳利的刀鋒,毫不吝嗇時光,時時刻刻打磨擦亮。

2.誤區:關注不屬于自己的機會,眼高手低。

原則:從身邊的頭部做起

戰略必須先幫助你當下破局,否則毫無意義。



171257第一遍P74-83

1.核心優勢不是在地圖上定下來的,而是在戰場上逼出來的

2.過去的優勢不等于未來的優勢

3.從價值出發而不是優勢出發

不要因為容易而去做一件事,要因為有價值才做。

4.‘你們要進窄門?!ソ浭亲罡咧腔?,感謝主,阿門!



171225.第一遍P74

頭部效應:站位比努力更重要

1.一旦你成為某個系統的頭部,系統就開始產生正反饋——微小的優勢會帶來更多的名聲,名聲給你更多機會,更高收益。

2.能力的提升需要三個要素:好的方法論、刻意練習、大量的實戰機會,而頭部的人會擁有這三個機會。

3.一個充分競爭、互聯的時代,是幾個頭部與眾多長尾的時代。

4.收益不僅和能力相關,更與站位相關。優秀是一種系統的顯現。

5.優秀是冪律規則的簡單顯現——天時、地利、人和、取勢、明道、優術。

與其唉嘆社會不公,不如盡快挑選頭部賽道,搶占頭部,享受紅利。




171216,《躍遷》,第一遍:整體目錄與大綱的梳理(之前讀過的當沒讀過,重新開始22天讀同一本書。)

第一天,也是周六。我拜訪朋友去了,收集故事素材,在23點來臨之前梳理一遍本書的整體框架。

1.高手的暗箱

獲得百倍收益的關鍵,并不是百倍的努力,每個時代的高手都在利用社會和科技的底層邏輯撬動自己,實現跨越式的成長。

2.高手戰略

處處有機會就等于處處沒有機會;競爭越是開放,個人越是需要打磨深思熟慮后做選擇的戰略能力——找到“更少但是更好的事?!?/p>

3.聯機學習

在只是爆炸、終身學習的時代,人與人之間比拼的不是學與不學,而是認知效率。學習前,想明白學什么、怎么學、有什么用和如何兌現。

4.破局思維

為什么很多問題無解?因為答案根本就不在系統內?!皢尉S思考者”永遠看不懂整體的“系統思維”,看懂系統,才能破局。

5.內在修煉

真正的改變都是逆人性的。你可以了解所有躍遷的技術,但推動躍遷的關鍵動力,是我們要成為什么樣的自己。


【讀書營打卡1217】躍遷——為什么要成為高手

莎小陌

2017-12-17 22:09

今天很疲憊,像繃著的一根弦瀕臨崩潰。在崩潰之前,唯想去看一眼秋天的黃葉與藍天。是的,有時我就是這么矯情得不可理喻~呵!可是站在水邊,突然很是悲傷。這個世界其實很糟糕的,也不獎勵好人……我們這么固執的尋求改變,努力尋找出口,在人群中被另一群人激勵帶領……實質還是好難改變。

也許我明天會好一點吧~

我并不想做什么高手,更好一點的自己陪孩子成長,做她們的榜樣就好。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