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人時,只用值得用的人。當遇見一些銅墻鐵壁什么都不吃的人,我會明明白白告訴他,我管不了你。
有時候,要向自己示弱,不是所有的人你都是可以輔導的,要學會放過自己。
有一類人,我是會堅決放棄:就是習慣性反駁的人。
一、為什么很多人,會習慣性反駁?
通常來說,很多人之所以習慣性反駁,是如下三種原因。
1.不接受別人的觀點,認為自己永遠是對的
他不能接受別人的觀點,總覺得別人沒有自己厲害,自己永遠是對的。
所以你說的觀點,他壓根不會聽。
比如皇帝式的老板和管理者,搞一言堂,他總是說,就照我說的干。有不同的意見,哪怕是非常有價值的意見,他也會全部忽視。
2.不愿意承擔錯誤,逃避責任
有的人之所以習慣性反駁,是因為他不愿意承擔錯誤,逃避自己的責任。
比如領(lǐng)導剛要指出他的問題,話還沒說完,他就立馬打斷說,不是我的錯,跟我沒關(guān)系。
哪怕是一個既定的事實,他也會不斷反駁你,找一大堆借口。
這時候作為領(lǐng)導,是很生氣的。因為犯錯不可怕,領(lǐng)導在乎的是態(tài)度有問題,誰的責任就該誰承擔。
3.不關(guān)心別的,就想贏
第三種,也是極為非常可怕的。有些人習慣性反駁,只是享受贏的感覺。
因此,無論何時,都想要爭個高低。
他不會管你掌握了多少信息,做了多少調(diào)查,無論你說的什么,他都會反駁你。
他不是為了做好事情而爭論,而是為了爭論而爭論。
為什么他們熱愛反駁?
心理學上有一個逆火效應,也就是說,當人們遇上與自身信念抵觸的觀點時,會下意識忽略或反駁它們,并且會強化原來的觀念。
反駁,其實是一種本能。
二、會反省的人,更加優(yōu)秀
反駁是本能,但反省才是一個人最大的本事。
那些真正優(yōu)秀的人,更注重反省。
因為他們知道,習慣性反駁,會讓自己越來越封閉。
比如你是管理者,是老板,如果你是一個習慣性反駁的人,那么以后你的下屬,當看到問題時,就不會再提出意見,團隊就會得上沉默病。
當你提出一項決策時,所有人都說好,都贊美你。其實并不是你的決策質(zhì)量有多好,而是他們有不同意見,不說出來而已。
你得到的,都是你想得到的信息,就容易做出錯誤決策。
正如稻盛和夫所說:讓人生誤入歧途的元兇,并不一定是失敗和挫折,而往往是成功和贊美。
所以在我開會做決策的時候,我一定會聽反對的聲音,如果所有人都說好,認為決策非常完美,那么這個決策大概率是錯誤的。
如果你是一個員工,你的領(lǐng)導發(fā)現(xiàn)你是一個習慣性反駁的人,他以后看到你的問題再也不會再提出來了,你的成長的速度就會很慢。
心理學上曾把人分為兩類:弱勢價值觀和強勢價值觀。
弱勢價值觀的人,總是在說:憑什么?
而有強勢價值觀的人,永遠在說:為什么?
被領(lǐng)導批評的時候,弱勢價值觀想的是,他憑什么說我?
而強勢價值觀的人,想的則是領(lǐng)導為什么批評我?是不是我做得不夠好?如何才能提高做事情的標準?
有人提出了相反的意見,弱勢價值觀的人想的是,憑什么反駁我?有強勢價值觀的人,想的則是,是不是因為他的數(shù)據(jù)更全面才得出不同的結(jié)論?
人的眼睛能洞察八方,擁有了反省這一面“鏡子”后,才能看見自己的睫毛。
會反省和不會反省,過的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三、如何做到自省?
那么該如何聽他人的意見,做到自省?我認為這3點很重要。
1.學會傾聽
當別人給你提建議的時候,當別人提出批評的時候,當別人提出自己的看法的時候,無論你有多么強烈的反駁欲望,都要克制自己,要求自己閉嘴。
耐心聽對方講完,而不要不服氣地打斷對方。
這既是尊重他人,也是為了不錯過某些重要的信息。
2.換位思考
他說完后,你可以試著換位思考一下。
換位思考,不僅僅意味著同理心。
換位思考也不是道德忍讓,而是一套復雜的思維技術(shù)體系。
讓你設想別人的思考邏輯、別人的做事方法,并以此為邏輯起點,來豐富自己的認知。
領(lǐng)導為什么說你不寫TDL,是真的在針對你嗎?或許不是,而是為了培養(yǎng)你的好的工作習慣。
同事為什么在這件事上,得出了不一樣的結(jié)論?是不是因為他掌握了一些你沒有掌握的信息?這時,你可以進一步優(yōu)化工作。
換位思考,歸根結(jié)底,是為了尋找最好的方案去解決問題,既能做到理解和尊重他人,也能保持自己的一些立場。
3.信息篩選
他人的意見和建議,并不是要照單簽收。如果照單全收,別人怎么說,你就怎么做,你反而沒有了主見,隨波逐流。
因此,要去分辨那些信息,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有建設性的。
就像我寫的文章,并不一定都是對的,我只是提出來,給你一個參考的方向,你從中學到一些東西就夠了。
核心是要篩選出對自己有價值的信息,最后幫助自己做出更高質(zhì)量的決策和行動。
最后我想說,不要習慣性反駁,而是要自省。專注于自己的行動,深耕自己的能力,從而走向卓越。
<<<張麗俊 學習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