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可不知的《學習之道》

??

? 你是學生黨?

?你是職場人士?

你還是家長朋友?

不管你是什么職業,你對于學習肯定不陌生。提起學習,你回想到的是什么?

是端坐在教師里聽老師講課?還是自習室里啃厚厚的輔導書?還是忘不掉高考的那段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心酸史?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本關于學習的書《學習一之道》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本書是美國作家芭芭拉從腦科學和心理學的角度做的研究,了解學習的原理,從本質上解決學習帶給你的困擾。


1.構建組塊

組塊是什么鬼?

組塊:是根據意義將信息碎片組成的集合。

我的理解:組塊是對我們的相似/相近的記憶痕跡進行加工整理分類成一個小的整體。

可以把組塊想象成一個個零散的拼圖,當你接觸新概念時,還沒有內化成自己的,呈現的就是中間的圖像,僅僅能看到局部,也就是概念的基礎層面。若是進行理解加工后,可以看到整個畫面,概念的延伸和舉一反三。

組更像一個個分類好的壓縮包,把一些基礎的概念打包好,形成組塊后你可以不用思考基礎細部動作,也可以節省你的大腦(工作記憶)內存,留出很多的空間來存其他信息。比如說:晨起刷牙,通常情況下,你只是想到要刷牙,至于怎么刷,用哪只手刷已經成了一個組塊,拿出來直接用即可。

怎么構建組塊?

1.全程在紙上解決一個重難點題目

2.重新做一次,要格外休息關鍵步驟。

3.休息一下。

4.充足的睡眠。(這個好像我從沒有做到過,保證大腦足夠的休息)

5.再做一次,這一次盡可能的在24小時之內完成。多關注你感覺難的部分。

6·挑戰新題型,用同樣的解題方法,解答一道比之前更難的題型。

7.主動重復。

搭建組塊時要注意如下三點:
1.注意力高度集中
2.理解基本概念
3.獲取背景信息,知道啥時候用,怎么用,用在哪?



2.專注思維&發散思維

學習技能時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必須要注意力集中。芭芭拉從腦科學研究學習的過程,提到兩個關鍵概念:專注思維&發散思維。

專注和發散的腦部原理圖

專注思維:大腦注意力高度集中時的狀態。與大腦前額葉皮層(腦門正后方)有關。

發散思維:大腦放松時的狀態。與大腦任何一個腦區的關系都不密切。

專注思維更像是手電筒開始時的近光,光束緊密;發散思維更像是遠光,照的范圍廣。

學霸是怎么學習的?

觀察學霸的學習,感覺人家也沒有怎么學啊,照樣跟我們一起玩英雄聯盟,照樣跟我們一起打牌怎么成績會那么高呢?

你有觀察嗎?我在學校時很榮幸寢室四個人,有三個人是學霸。通過觀察和取經,發現他們一堂課45分鐘,注意力能集中30分鐘,剩下的15分鐘向老師提問。他們還有一個特點,上課前10分鐘會預習本堂課的內容。

他們的學習模式就是專注思維和發散思維的完美配合。

你有沒有這樣一種體驗,我們上學做數學應用題時,很燒腦,但是就是解不出來,放棄又憋屈。此時睡一覺第二天再繼續做時會找到思路。

這種情況是通過休息,來中止專注思維,讓發散思維在后臺運作。

巧妙利用兩種模式,可以避開專注思維帶給我們的思維定式。

這是我的專業書


3.自學的重要性

無論你是什么職業,自學對于我們的人生來講都是一個必備技能,生存之道。

就拿微信來講,大家在公眾號寫文章,我也想申請,我問了一圈周邊的人,他們都不會,怎么辦?不申請又不甘心,只好自學。從網上下帖子看,跟著教程自己一步步的操作。申請到號后,又不知道在哪里寫文?這時候又挨個的把微信號內部的功能研究明白。

自學其實是主動性學習,能夠提高我們的獨立思考能力,也是技能提升的必備品質。

告別學渣,除了上面從心理學角度了解到的學習運作的本質,你還需要繞過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坑。

坑1.被動的重復閱讀

你是不是也經常性看專業書時,看過一遍不知道說了啥,又看一遍還是不知道,再看一遍時已經沒有耐心了。這是因為你看書時沒有目的,一味的看書,若是帶著問題去看書效果會不同。

好的解決辦法:主動學習

坑2.滿眼都是重點

好不容易看會書,結果劃的都是重點。很多關于閱讀的書中都會告訴你,盡量少劃重點,因為動筆畫時腦子在欺騙你,以為畫下就是記住了。

解決辦法:運用回想

坑3.看一眼解題方法(回頭翻看一頁答案),就覺得已經會了。

要避開答案,自己先做一遍。

解決辦法:自我檢測

坑4.拖延,不到最后一刻不學習

關于拖延,我們要先了解拖延這個小惡魔,從內心根除它。

拖延的事情都是讓我們感到不安的事情,多少有些難度的。所以內心會有排斥感和不確定感。

當拖延變成習慣,想要解決它是,需要先了解習慣的心理行為。習慣的構成:暗示——慣常行為——獎賞。接到拖延的信號時,把往常的慣常行為改成目標精致分解到可量化,接下就是集中注意力解決掉分解中的其中一個小目標,然后獎勵下自己。

關于解決拖延有很多辦法,可以用記日志清單,可以寫手機app提醒。

若是你日志清單寫出來還是做不到,那就是你的內驅力出問題了。

沒有人能叫醒一個假裝沉睡的人。

解決辦法:注意力集中,困難的事情先做!

坑5.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法已經掌握了,但仍反復解答同一題型。

這類人就是太安分,永遠呆在舒適區,不敢挑戰。所以學分也不會高…

解決辦法:穿插記憶學習法

在練習中交替使用不同的解題技巧。

坑6.與朋友一起把學習變成閑聊

一起學習互相提問,是對知識的加深鞏固。討論也能讓你搞清楚你的盲點。但是我們聊著聊著就轉變畫風了,這時候就變成浪費時間了。

這時候最好的解決辦法,是認清楚自己的目的,你是來干什么的?聊天?or學習?即時收心,再不行就換組。

坑7.做題前忽視讀課本。

快速瀏覽課本,讓心中有個大概面貌。

我們老師經常說,萬變不離其宗,研究明白課本的例題,學會變通,很多題目會迎刃而解。

坑8.有疑問自己悶著,不想辦法解決。

坑9.睡眠不足,是硬傷。

坑10 時常分心,卻還以為自己學的足夠深入。

學習時一會看手機,一會看看電腦,實際學習的時間沒有看手機的時間多。這種坑要及時避開,提前把手機靜音。

想成為學霸,你還需要養成下幾個重要學習方法:

敲黑板!

1.回想!回想!回想!

隨時隨地的運用回想,回想你今天學到了什么?

2.對問題進行組塊

搭建組塊的過程就是理解問題、練習解題方法。

3.間隔開重復動作(穿插記憶法)

4.使用解釋性的提問和類比

用類比把抽象問題具體化

5.心理對照

想象自己想成為什么樣子,與現在的狀態進行對比。


以上是本書的知識點集合,這本書的缺點從目錄就能看出來,沒有邏輯,沒有啟程關系,同時也是這本書的優點,因為這本書用的就是書中介紹的穿插記憶法進行編排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人的一生可以說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從小學、中學、大學的學業功課,到工作后的業務技能、演講培訓、文案寫作,以及基于...
    赤子之心之1999閱讀 1,073評論 10 49
  • 作者從懼怕自然學科的俄語專業學生,26歲開始學三角學,最后成為工程電氣和電子工程協會副主席、工程學博士;在這個過程...
    回米閱讀 1,409評論 1 1
  • 第一章 開啟大門 本書就是要讓你的思維過程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讓你明白大腦如何學習,又是如何幫你自欺欺人——自以為...
    Judex閱讀 1,214評論 0 5
  • 讀完一本書,卻不記得講什么? 美劇看了一籮筐,英語還是沒長進? 公眾號、指導書、牛人貼,一個都沒落,卻還是沒有形成...
    Ashley143閱讀 1,302評論 2 2
  • 180105 第九遍 剩余章節回顧 今天本來想把逐字稿寫完,但是寫到一半卡殼了。于是又把書里的內容回顧了一遍 挖掘...
    sharemy的簡書閱讀 403評論 3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