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今天坐地鐵去北京南站,在西直門站一位年輕的媽媽抱著一個不到一歲的孩子進來,孩子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哭鬧著,一位乘客給他們讓了座,我正好站在他們的面前,孩子漸漸安靜下來,我臨在的用眼睛看著孩子,孩子有幾秒中和我的眼睛對視,感受他清澈、稚嫩的雙眸,孩子開始伸手摸我的圍巾,圍巾上有毛毛,孩子也許感興趣,我用鼓勵的眼神看著孩子,突然他媽媽伸手打一下孩子的手,嘴里嘟囔一句:“淘氣”,孩子又摸,媽媽又打,這時我告訴她:“沒關系的呀,這是孩子的天性,只要沒有打擾別人、孩子沒有危險,沒關系的”,孩子媽媽說:可以嗎?我說當然可以呀,我伸出手,孩子緊緊的握住我的手,試探性摸摸我的掌心,我任由他玩,孩子媽媽也不再說什么,臉上泛著微笑,這時孩子的手伸到旁邊一位女乘客拿著手機的手里,也想摸摸,結果被媽媽拉回來,孩子的注意力被轉移了。
? ? ? ? 看著這對母子,我心里升起一絲悲涼!
? ? ? 孩子多么想要探索這個世界呀!但是他們被大人告知,不可以、有危險,不被允許、不被支持,孩子那份天真與無邪慢慢被禁錮,孩子的眼里慢慢退卻了好奇、驚訝、幸福、陶醉,開始變得黯淡無光,終于,孩子成為了“乖孩子”、“聽話的孩子”,而在孩子的潛意識里慢慢留下了這個世界是沒有意思的、枯燥無味的,孩子沒有了活力,更沒有了創造力,這難道是家長想要的嗎?
? ? ? 孩子多么渴望和人有聯結呀!但是他們被父母告知“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在年幼的孩子眼里哪里又能區分誰是熟人?誰是陌生人?孩子只能活在父母能掌控的環境里,孩子被一個無形的“地牢”圈住了,慢慢失去了感知他人的能力,進而慢慢失去感知自己的能力,,活成了大人眼里的“懂禮貌的孩子”、“性格內向的孩子”,天性中最光輝的一面背泯滅,與人聯結是我們行走在這個世界最基本的能力,慢慢的孩子封閉了自己的心、關閉了情感的閘門,繼而也失去了和這個世界的聯系。
? ? ? ? 當然我不希望是這樣!
? ? ? ? 真的希望我們成年人能帶著覺知真正的看見孩子的需求!陪伴孩子最重要的孩童時期,也完成自己的第二次成長。
? ? ? ? 落筆于北京南站候車大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