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鋼琴師》是意大利導演托納托雷電影“三部曲”之一,影片用一種近乎夢幻的文藝手筆講述了一個海上鋼琴師孤獨又驕傲的一生。沒有過多的寫實也沒有太多的說教,電影的主線故事在一定程度上是脫離了現(xiàn)實架空演繹,就像那艘遠離陸地和土壤無止盡地航行于海面上的巨大輪船一般,離開了腳踏實地的穩(wěn)妥求真和嚴密審慎的論證思考,只是盡情地依靠想象和真情輕柔又悲傷地把一個夢一般的故事娓娓道來,把一個如同活在夢中城堡的王子的音容笑貌淺淡描繪,這是一部感懷的影片,一部抒情的影片,一部唯美的影片,一部讓你有千言萬語想要發(fā)泄或傾述最后卻又凝噎無言只能空留一聲嘆息的影片。
《海上鋼琴師》的主角叫1900,影片是以一個落魄小提琴家Max講故事的方式開場,他曾與1900是很好的朋友。故事從1900嬰兒時期開始,在他尚在襁褓時被父母拋棄在船上成為一個孤兒,船上的一個善良的煤炭工人收養(yǎng)了這個可憐的男孩并為他取名為1900,并對他悉心照料成為他唯一的親人,從此海與船便成為1900生命的承載板,他在船上成長在船上看海,1900的聰慧也讓他贏得了船上工作者們的喜愛,童年無憂無慮的時光就在時而顛簸時而穩(wěn)靜時而晴光爛漫時而風云密布的海面上緩緩流逝。天有不測之風云,1900再次迎來命運的重創(chuàng)。養(yǎng)父在工作中受傷而死,他的意外去世讓1900受到沉重的打擊,也在這時,1900表現(xiàn)出他與生俱來的鋼琴才能,他無師自通地在陌生的鋼琴上彈奏出了優(yōu)美動人的曲調(diào),引來大家紛紛的贊嘆和驚訝。此后,1900的生命里有了鋼琴,就如同為靈魂注入一股充實濃郁的芬香,使他的孤獨漸漸溶解在優(yōu)雅的彈奏中和婉轉(zhuǎn)的曲調(diào)里。
1900開始在船上擔當鋼琴師,他為上等艙的聲名顯赫的顯貴客人們愉悅演奏,也為下等艙里貧窮落魄的普通船客們傾情表演,他的琴聲如同天籟般在船里旋轉(zhuǎn)飛舞,為人們帶來了數(shù)不盡的快樂與享受。幾乎所有的人都由衷敬佩1900的驚異才能,而對于1900來說,琴聲成為他精神的唯一寄托。
陸地演奏家Max的到來使1900擁有了一個比較長期穩(wěn)固的好友,他們一起在船上表演一起在低等艙里玩樂,也一起聊天談心。擁有了朋友的1900一起與Max度過了一段非常溫暖喧鬧的時光。影片在1900和Max初次相遇時設(shè)計了一個在洶涌海面動蕩船板上旋轉(zhuǎn)往復彈奏鋼琴的畫面,這個畫面呈現(xiàn)得非常美,每次一提到《海上鋼琴師》,在我眼前浮現(xiàn)的第一個畫面就是這一段,1900和Max就像在美妙琴聲里與大海起舞一般,拋卻了世間的一切煩擾和憂愁,此刻只有漫天飄散的琴聲和天旋地轉(zhuǎn)的笑聲。
一次偶然的機會,1900對船上的一個女孩一見鐘情,他的眼睛注視著窗外那個女孩的精致面容,手指則隨著直接的感覺在鋼琴上自如彈奏,1900隨機而作出的曲子美妙絕倫,使眾人都為之驚嘆,但1900卻只想把這個曲子送給那個令他心動的女孩,他認為這首曲子完全是為了那個女孩而作的,是屬于她的曲子。可是1900沒有如愿。夜晚1900獨自來到低等艙,找到了熟睡中的女孩,他輕輕地吻了她,便離開了。影片這個畫面也同樣非常美,這是天才鋼琴師對一個女孩動心之后最真摯的表達,他的孤獨和青澀讓他在面對突如其來的愛情時表現(xiàn)得手足無措,只能用自己的方式沉默地向她表達深沉的愛意。此刻的1900像是走下了天才的神壇,在凡塵的一個女孩面前,溫柔又深情地述說相思。
最終女孩還是隨著下船的乘客匯入陸地的茫茫人潮之中,他終于眼望不見。后來1900決定離開自出生就從沒有離開過的大船,而走向陸地尋找那個女孩??上У氖牵?900在最后關(guān)頭又折返了,他還是放棄了著陸。影片最后1900所在的那艘大船因年久老舊不能再航海需要被炸毀,1900拒絕了Max的請求,在和他的好友做了最后一次推心置腹的長談之后,1900與這艘他長于斯成于斯的大船一起在轟烈的火焰里形消骨滅,1900終究成為了一個永恒的海上鋼琴師。
每個人都有一個只屬于自己的世界,曾經(jīng)在一本書里看過“每個人都是一個星系,擁有自己的軌跡與星球”。這個世界我們或許愿意向人展示,愿意與人交談,甚至愿意與人分享,但我們永遠都沒有辦法祈求他人像自己一樣地去理解它。《海上鋼琴師》講述了一個天才鋼琴師的孤獨幻夢,他沉溺在一個用美和藝術(shù)構(gòu)建的鋼琴世界里,在這個世界里,他擁有絕對的主權(quán)和控制權(quán),他是唯一也是所有。在羅伯特·沃勒小說《廊橋遺夢》里有這樣一句對男主角的描述:“他就像一個把雙手插在褲兜里的人看商鋪櫥窗里的擺設(shè)物件一樣看著這個世界的一切”,影片里的1900把自己妥善地安放在自己的世界里,從他的世界開一個窗口帶點閑適帶點不羈地觀看外面的陸地與蕓蕓眾生,船上成批成批的乘客打他的窗口匆匆而過,他只是不動聲色地以自己的方式與他們相處,人們所看見的1900只是一個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在船上彈琴的鋼琴師,而1900所看見的自己是生活在一個海浪與琴聲交錯的理想城堡里。那個女孩的到來確實打亂了1900的生活秩序,他無法自控的感覺和欲望讓他不能夠再對她保持冷漠清醒置身事外的旁觀態(tài)度,他想要接觸她,觸碰她,進入和了解她的世界。但1900最終還是失敗了,他在決定打破那扇隔絕的櫥窗時依舊又伸回了蠢蠢欲動的雙手,重新退回到他的安全地帶之中。也許是對于未知的恐懼也許是固步自封的依賴,在海面上的1900自得其樂,他已經(jīng)在鋼琴里得到了他精神上所需要的一切,他快樂而滿足,他孤獨而善良。這是1900選擇的生存方式,也是他心之所往。
1900的夢幻之處或許就在于他沒有打破那扇櫥窗,他始終與世俗世界隔窗相望,而大多數(shù)普通人的真實生活,是沒有辦法做到這樣的。我們?yōu)榱松睿瑸榱松畹酶?,我們必須要融入到世俗之中,學會很多技巧和花招,改變自己的樣貌和儀態(tài),做出適合的選擇,或者說,我們必須要學會長大。很多人執(zhí)拗于1900至死不下船的冥頑,認為就是懦弱和膽小讓他不敢下船去應對生活的挑戰(zhàn)。其實影片也許只是想要講述這么一個鋼琴師的故事,觀眾不必對他的行為存在過多的矯正欲望。1900也許就像是一個拒絕長大的孩童,陌生的世界確實有太多的未知和危險,下船之后,1900為了生存下去必須要學會很多的技能和面臨很多的障礙,1900決定留在船上,因為他決定過他能夠掌控的生活,決定繼續(xù)留守在那個他構(gòu)建好的如童話般的藝術(shù)世界里。我們希望他下船,可能是因為覺得作為一個人,似乎就必須要接受這些磨難感受一些美好使人生充實而后得到普世意義上的成長和完滿,其實一定要這樣嗎?“所見即意義”,如果有這樣一座城堡,1900能夠在里面做永遠的單純又簡單只以琴聲為耳目以大海為床被的天才鋼琴師,不是很好嗎?現(xiàn)實中的我們曾經(jīng)也都是生活在船里的孩子,無拘無束地以自己獨特的眼光觀察著成人世界,我們后來下船,很大原因是因為這艘船不再能夠容納我們,就像老鷹將自己的孩子扔下懸崖以使其學會飛翔一樣,我們是被直接推上陸地學會行走和奔跑的。
就如《小王子》里那個單純的小王子,1900在一個遙遠的星球上守護著唯一一朵玫瑰,他是快樂的,一直快樂著,度過或漫長或短暫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