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再紛擾,我還是我;生活再艱難,當下還是當下。
快節奏的生活造就了一大群害怕孤獨的人,一刻都不允許自己停留下來,不允許自己處于一種完全安靜的環境中,非要用各類音樂、視頻、聊天以及其他社交應用來環繞自己以求得一種安全的存在感。你會發現不知從何時開始將什么都不做視為對光陰的一種浪費,即使時間很短。我們害怕孤獨,害怕周圍沒有其他事物,害怕自己存在性不夠強,害怕什么都不做會導致自己失去很多。
早晨醒來,本是頭腦一片空白,思維特別清晰,但隨著過去的感覺以及對未來的焦慮逐漸奔涌直至堆積,我們再也尋不到那種活在當下的感覺。過去的不滿與未來的不確定都讓你對自己的存在產生焦慮感,讓你處于一種時刻焦慮的亞健康狀態。
民謠變得火熱,離不開歌曲里傳遞的那種單純安靜的生活氛圍,那種輕松安逸、隨心所欲的自由。大冰說:“總有人在過著你想過的生活”,何嘗不是呢?我們都有想過的生活,可又有多少人能過著理想的生活?人的社會屬性為他賦予了諸多責任,于是,他被外物所環繞,但究竟自己為誰而存在,為誰而活卻只有一個答案——為自己而活,為自己而存在。
盧思浩出版了一本書叫《你的孤獨,雖敗猶榮》,描述的也不外乎如此,就好比沒有人的青春是踩著紅地毯一路笙歌而過,總有默默無聞的堅持與執著隱藏在背后。忍受孤獨是一種能量的積蓄。你花了五年的時間澆水、松土去培養一顆竹子,但它拔地而出到茁壯生長只花了60天,你能說竹子是花了60天長大的嗎?孤獨是人生的必修課,是一門很難掌握的必須課。曾經很平常的舒適簡單寧靜的生活到如今卻變成了一種非凡的新鮮感,一種難得的奢侈,孰之過?
十點讀書推出的“疲憊生活里的英雄夢想”系列主題與電影《美麗人生》所詮釋的活在當下有著相似的意蘊。電影的開頭充滿了歡樂的氛圍,讓人覺得會是一部完全的喜劇片,但接近兩小時的鏡頭卻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有一個悲喜交加的故事。男主是一個對生活充滿激情與熱愛的人,他總能用自己的能量改變周圍的人和事,他是一個完完全全活在當下的人。從邂逅女主到與女主結婚生子,再到后來因為猶太血統被關押折磨,男主從來都是帶著歡樂出現,他把納粹關押折磨猶太人的集中營向兒子描述為一場游戲,用勇敢與智慧為女主和孩子帶去了勇氣與希望,這是一個活在當下的男人犧牲自己為所愛的人爭取美好明天的故事。有人說,要找一個有趣的人白頭偕老,電影里的男主完美詮釋了這句話,雖然說沒有白頭偕老。
現在活在當下的重要性越來越彰顯,不被過去與未來所驚擾是有多么安靜。我們常常在處理當下的事時,會被突然冒出的過去的某種感受或者是還未完成的事打斷,當下的感覺便瞬間消失。活在當下是自由的,是沒有壓力的,什么時候對這般感受深有體會,便證明你正活在當下。
從現在起,許自己一段與世無爭的安靜,感受自己與天地合一的感覺,傾聽安靜的自己會有怎樣的聲音。有些事,現在不做,以后也未必會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