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白日夢是一件挺幸福的事情。
而且,這種幸福很簡單就能得到。一天之中,出了夜晚睡著是真的在做夢之外,好像隨時隨地都能做白日夢。簡單到吃飯的時候看到一個人,就能幻想出一串故事出來。
所以,當你看到我不說話了,呆在那里,估計是開始做夢了。
這算不算是一種病,如果算的話,那我們不就都是病人了,沒做過白日夢的舉手,你確定你是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嗎?
記得高中的時候,坐在班里,看著黑板,看著那個挺著大肚子的數學老師陶醉在自己數學世界里無法自拔,我很羨慕,然后我也開始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無法自拔,當然不是數學,不是語文,更不是英語,可以是無關于學習的任何一件事情。
在自己的世界里可以做你想做的一切,這對于一個禁錮于教室里的青春期少年簡直是莫大的誘惑。每次下課鈴響起的時候,數學老師看著滿黑板的粉筆字意猶未盡,我也是,意猶未盡。夢醒來的時候都會有前所未有的滿足感。
后來我覺得那些夢里的東西都是很值錢的,我應該把他們記錄下來,因為這是我獨有的東西。我想寫一篇小說,名字就叫《幻想癥患者》。故事的主人翁從小就有這種病,時常陷入自己的世界里無法自拔,大人們帶著他四處求醫,直到有一天他認識了一個女孩并愛上了她,他竭盡全力想要控制自己,可是病越發嚴重,已經嚴重影響到他的生活,后來女孩走了,男孩傷心欲絕,一個人坐在屋子里望著窗外發呆,這一次,他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從自己的夢里醒來。
可是在我還沒能力寫出來這個故事的時候,我看了兩部電影,一個是《盜夢空間》,一個是《白日夢想家》。然后我就放棄了,因為我無論怎么寫,都有抄襲的嫌疑了。
每當我們醒來的時候,回想起夢的時候都是模糊的。這也應該是夢最讓人著迷的地方吧,因為模糊可以有無數種的想象。
小時候,有過這樣的想法,說不定我們是活反了。我們以為的夢,其實是現實,我們活著的現實,也許是夢。是不是有種細思極恐的感覺。但如果真的是這樣,其實也挺好玩的不是嗎?
總是做白日夢其實并不是一件好事,那些看起來虛幻的事情,無論在什么場合下,都會被人認為是在浪費時間。老師會讓我們集中注意力在學習上,家長會讓我們抓緊時間做點事情,和你一起吃飯的人會認為你這么做是不尊重人家……但當我們偶然間看到一個抓著氣球的小女孩,就會去開始想象起來,那個氣球是誰買的,她的爸爸媽媽呢,她在笑什么,甚至她晚上吃什么飯,她有沒有家庭作業,她是不是生活的很開心……我們改不了的,至少,一個愛幻想的人是改不了的。
我們身上其實都有不同于其他人的地方不是嗎,這些東西在大多數人看起來是奇怪的,是覺得你這人是不是有病。
但是我想說,如果可以的話,我愿意一直這樣病下去,畢竟,這份固執,是證明我之所以是我,最后的堡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