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cktack,草草將一天工作收尾,爭取趕在晚高峰之前下班,因為八小時之外才是拉開自己與碌碌眾生差距的戰場,即使一天的工作時間已經遠不止八個小時。收拾、打卡、擠地鐵、穿人海,迫不及待奔進家門,含著一口冷冰冰的雞血癱坐到沙發上,瞅著時鐘大差不差地指在八點終的方向。鍛煉!學習!充電!這都只是幾個小時前的計劃,和疲憊斗了一整個白天,洗澡的精力都要靠擠,這些拉開差距的事情——明天再說吧、明天早點下班。
? ? ? 都市很難再碰到沒有志向的小年輕,都市的規律把我們精力集中在了上下班的兩次高峰期之間,渴望與眾不同的欲望催促我們堅信“八小時之外”的各種理論:只有下班后自己的時間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只有自己想做的事情才能改變人生;這些事情要集中做效果才會更好。如果把這些假設連起來,也許有人還能推出第四個假設:把下班后的事做好了就能改變人生,那上班就不那么重要了。
? ? ? 欲望并非稀缺,因而志向并無大用,碌碌庸人大抵相似:上班需要折騰出許多事讓忙碌遮蓋起無能,在增加自我價值感的同時逃避自己的庸常,下班后則需要讓自己閱讀、鍛煉、社交以延續這種錯覺并給予人生希望。這好過無所事事、游手好閑,但是戰術上的勤奮掩蓋了戰略上的懶惰,閱讀也只不過是在知識中泡著。日積月累就有了“我這么努力卻為什么還是如此平庸?”甚至“整個社會為什么越來越不好了?”的終極疑惑。
? ? ?回過頭想想:一個上班時拖拖拉拉的人會在下班后雞血滿滿地學英語嗎?一個上班時溜號偷懶的人會在下班后去健身房揮汗如雨嗎?一個上班時開會走神的人會在下班后認真讀書記讀書筆記嗎?如果你在工作中就沒有全身心投入,在下班后難道就不會三心二意嗎?在沒有任何約束和督促的環境里,你真的覺得你會比工作時更高效嗎?憑什么你認為這段婚姻不幸福,就堅信你現在搞的這個小三能和你天長地久?很難想象一個自我管理不好、不懂得說話、缺乏基礎商務能力的人,會在下班以后突然變成一個自律、八面玲瓏又懂得經營自己的人。不論什么工作都時刻在考驗鍛煉我們的思考能力、學習能力、溝通能力、表達能力、管理能力,其實這種能拉升人生高度和水平的神秘能力恰好就在這八小時之內,老話說這是一個人的“底子”。人與人的差距在八小時之外——這種差距即使有也是很膚淺的差距。
? ? ? 中午下樓吃飯來回爬個五層樓梯、上下班的地鐵上看半小時的電子書、工作中嘗試著把最近鉆研的專業知識用上來。學習、鍛煉、工作都是成長,生物的成長是24小時的、自自然然的生活方式。這個狀態不應該粗暴區分成業內和業余,就不是大半夜堅持幾小時的事。真正努力且聰慧的人,也許并沒有這么勤奮,也不用過得那么痛苦,因為他們明白人生的高度并不是依靠短期努力即刻就有巨大的回報去提升的。不應該小事不做一心就想玩個大的,而是選擇一個正確的方向,以專注和熱情持續地澆灌,以一種正確的、智慧的方式緩慢但平和地前進著,他們可以一邊努力著一邊享受著當下的生活。他們所有的努力,都不是給別人看的,而是為了自己內心真正的追求。而這些有價值的努力,也一點一滴真正到達了他們的內心,變成了他們真正的能力,至于拉開差距,這是時間的事。
? ? ? 和疲憊斗了一整個白天,回到家中,休息也沒什么應該慚愧的,不在業余休息的話就只能上班時間休息,這叫南轅北轍。興趣大家們可以搞一搞琴棋書畫花鳥蟲魚;鏟屎官們可以幫阿花或者阿黃充實下狗生貓生;單身狗們給鐵瓷或女神男神去個電話;情侶們可以給心愛的人做上一頓愛心晚餐再追上一集肥皂劇;家長們陪孩子做完家庭作業、跟家人談談民生;總之對于所愛,沒有什么比送上一段自己的時間更奢侈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