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品鑒一下前段時間剛到的倚邦貢茶,這是一款今年5月份生產(chǎn)的新茶。手撕磚塊,一掰即開,剛好5克一泡,非常方便。說實話,這也是第一次喝倚邦茶,本想著隨意隨便著喝,沒想到還是帶給我了不少驚喜,于是不得不好好品鑒,如往常一樣,遂寫下這最真實且最及時的品評記錄。
夢回境遷千百回, 物是人非愫未歸。倚邦位于西雙版納瀾滄江東畔,從普洱往南,沿著茶馬古道,經(jīng)思茅、倚象、勐旺,過小黑江,便進入倚邦山。面積360平方公里,山神廟高1950米,南連蠻磚,西接革登,東望易武,六山之北,巍峨獨立。黑山林和小黑江環(huán)繞其中,自古便是茶馬幫必經(jīng)要道。從明代起,歷經(jīng)雍正、乾隆一度成為貢茶置辦的政治、行政中心,客商茶農往來云集,遠銷邊地,曾經(jīng)輝煌訴滄桑,精致甄稀是倚邦。
倚邦茶山屬于瀾滄江北的六大茶山之一,除攸樂茶山現(xiàn)屬景洪市外,其余的五大茶山都在勐臘縣。在歷史上,曾有五大茶山,倚邦三山半一說。所謂的三山半指的是曼松山、曼拱山、曼磚山,再加上牛滾塘半山。在易武茶山“一覽眾山”之前,倚邦是江北六茶山的“盟主”。
提到倚邦,定會想到它的古六大茶山之首身份和獨具特色的小葉種普洱茶,但其實當茶馬古道將普洱茶歷史的車輪推動,倚邦和普洱茶就產(chǎn)生了不可分割的羈絆。作為茶馬古道的源頭,古六大茶山的政治中心、行政主管地、貢茶主辦地,倚邦無疑是普洱茶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
經(jīng)翻閱資料查詢到,倚邦,在傣語中意為“茶水井”之地,早在明代隆慶年間,因盛產(chǎn)茶葉,便成為了當時普洱茶集散重鎮(zhèn),統(tǒng)領管轄當時的六大茶山。到了清代雍正時期,這里便是皇家貢茶的主要產(chǎn)區(qū),大量茶商、茶客涌入其中,開墾茶園,建設茶莊。鼎盛時期,茶莊商號林立,馬幫鈴聲不絕于耳,一片喧鬧繁榮的景象。清末,倚邦茶不僅作為貢茶,還運往緬甸,甚至遠銷到印度和歐洲。
對于倚邦來說,茶是大地的恩賜,倚邦位于勐臘縣西北部象明山區(qū),地處北熱帶,古六茶山中海拔最高,近1400米,氣溫在-2~32℃之間,年均降雨量1500-1700毫米,霜期至多16天,而霧期則達200多天。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光照充足、濕潤多雨、霜期短暫,山深林大,天然適宜茶樹生長,名貴的“貓耳朵”就產(chǎn)自這里。
倚邦因其高海拔、高低落差大,造就了豐富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在這里大、中、小三種茶樹達成了共生狀態(tài)。倚邦大葉種茶芽葉厚芽肥、大茸毛多、持嫩性強、制作普洱茶的上好原料。倚邦中小葉種茶樹葉面平、葉質軟、色澤綠、茸毛長、極其適合制作普洱茶和貢茶。
每個茶山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故事,或百年享譽,或經(jīng)久不衰,唯獨倚邦茶卻是歷經(jīng)烈火而重生,也唯獨倚邦即使經(jīng)過多年,仍為茶客商人們而心心念念。
名山古樹品鑒倚邦貢茶,歲月留香臻品典藏!如今,在中國茶葉博物館里,有二百多年歷史,并被港、澳、臺茶界稱其為“普洱茶太上皇”的金瓜貢茶或金瓜人頭茶,其原料就出自西雙版納的倚邦茶山。
倚邦茶葉芽較小,條索短細。銀色生輝,香高馥郁。湯色橙黃,葉底青綠。苦澀味輕,滋味釅正。入口即化,回甘爽口。水路綿軟,湯質飽滿。山野韻好,杯底留香。
細細品之,倚邦茶香氣非常的迷人。芳香悠揚,似花似蜜,盈盈圍繞。上顎香甜微有蜜感,稍苦,舌后面中后段帶苦有甘韻。隨后不斷釋放的香味,是那種若有似無的感覺,不張揚不上頭,有一種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感覺。很溫柔,很輕巧,但你又無法忽視它。
除了香,還有一個特別之處,就是倚邦茶湯細膩,綿滑輕盈。滋味豐富,層次感強(苦澀香甜回甘生津韻味等多方面的感官體驗),但不刺激,略微顯澀,有收斂感。
倚邦茶的湯感厚實,水路細膩柔軟,湯質軟糯,口感清爽,喉間甘甜延綿。相比老班章茶的“霸氣”感,強烈的口感沖擊力,滋味大爆炸式的體驗,倚邦味,就如踩在云端的輕盈感,清透怡人。
倚邦茶香濃郁 ,呈多樣性,同一泡茶里可以明顯的感受到:蜜香|果香|野花香|脂粉香。茶香潛沉于湯,直到尾水香韻不斷。
倚邦茶湯體的細膩感是不能被模仿的,茶湯入口溫潤細膩,綿密清涼,裹挾著潛沉的豐富濃郁茶香以及同片區(qū)中葉種茶沒有的山野氣韻,瞬間甘潤稠密與蒼勁的野烈占據(jù)口腔。
整體來說,倚邦茶高雅的香氣——醉人亦醉,細膩的湯感——口齒留香,高甜度生津持久——回味無窮。
倚邦,古六大茶山之一,
雍正時期曾被選為貢茶,
古鎮(zhèn)客商茶農往來云集,鼎盛繁華。
而那皇家「貢茶」的榮耀,
從未因歷史的輪轉而褪減。
倚邦貢茶,生而高貴,玩家鑒藏,
延續(xù)著一段不可磨滅的傳奇!
懂得倚邦之美的人,一定是有一定審美的人,優(yōu)雅氣質。不僅僅是它有貢茶歷史做鋪墊,而是它本身具有美的特征。倚邦茶也是普洱茶里最接近綠茶口感的一類,既有綠茶的鮮爽甘甜,又帶有普洱的香甜韻感,持久延綿,耐人尋味。特別是在這個漫長的炎炎夏日里,非常值得一品。(文圖/子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