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講座現場)
繼上周五做完親子閱讀Q&A第一次分享文章后,給寶寶講故事,聽到一半就不愿意聽了,怎么辦?(問答時間到,親子閱讀中的Q&A。)后臺又多了很多留言:關于閱讀,育兒的問題,今天再繼續整理一部分,和大家分享下。希望可以給大家一些啟發,如果大家有好的建議,也可以留言和我分享,如果大家還有其它問題,可以一起交流。感謝大家對我的信任和支持。
今晚,此時,在我的家鄉,一個很小很小但是很純樸的鄉村。剛剛從醫院陪完爸爸回到家里,原計劃多寫一些內容,結果剛剛和兒子玩得正歡的大睿跑到我的電腦跟跟前,和我咿咿呀呀的說話。那就到這里了。發完文章,陪媽媽去嘍。
有些時侯,縱使生活許我一團有些雜亂的毛線,我依然愿意耐心的一一梳理完,甚至還可能精心的織就一件漂亮的衣服。
周末愉快,安。大家。
(剛一進門,小哥倆就一起玩的起來。)
1
和寶寶一起讀書時,我試圖按照專家的建議,開發孩子的想象力。但是每次我提出建議,讓他來猜猜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他總是不耐煩地催促我繼續講,他似乎有思維惰性。我該怎么引導呢?
第一,給他換一本更好玩的書,因為他可能對這個故事的情節根本不感興趣。第二,改變你的提問方式,也許你的問題過于幼稚或者過于空泛,讓孩子不知從何回答。第三,放棄提問,也許他已經被你問煩了。第四,多換一些方式拓展講故事的情境,比如可以表演,在表演中提出值得思考的問題,或者可以一邊講一邊去涂畫,在涂畫中去展開更多想像的空間,總之,想像力的塑造并不是僅僅多問問題。
2
我家4歲的寶寶總是不等讀完文字之前就要翻頁,或者聽不下去。怎么辦?
孩子還不習慣閱讀、急著要知道后面的故事如何展開,或者注意力被別的事情所吸引時,也許會有這樣的表現。家庭閱讀并不是學習,偶爾注意力不集中也不必過于著急,改天再讀時孩子也許樂于聽。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閱讀時盡量選擇沒有其他刺激的安靜的環境。要是這樣做,孩子仍然不集中的話,也許孩子有什么心事,或者那本書對他而言,現在讀為時過早,或者不符合他此刻的情緒。長期進行親子共讀,家長就會慢慢掌握孩子的心理狀態,能采取合適的措施。
3
如何培養3歲寶寶的閱讀習慣呢?
給寶寶安排一個閱讀區域,有一個小小的書架,讓他學會擺放整理自己的書籍。放一些紙和筆,讀完故事的時候可以涂涂畫畫,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擺放到閱讀角里的書,要開本朝外擺放,吸引寶寶注意力;讓寶寶自主選擇每天要家長讀的書目;根據自己的情況設計寶寶的閱讀計劃,要有固定時間、地點,每天堅持給寶寶讀;閱讀的過程中,家長要放下手里的事情,全身心投入到寶寶的閱讀中去,同時,把閱讀變成一件讓孩子覺得有趣的,愿意參與的事情。更多內容可以閱讀我寫的圖書:《讓孩子愛上閱讀的幸福密碼》和《最好的繪本給孩子》
4
我家孩子已經識字了,應該看文字書,但還對繪本迷戀,怎么辦?
雖然繪本很適合于幼兒閱讀,但現在很多家長有這樣的認知,就連繪本業內的很多知名人士,也一再強調:繪本不僅屬于幼兒,繪本適合0-99歲人。近年來,世界的繪本創作界日益擴大,吸引了活躍在各種領域的藝術家:詩人、音樂家、現代藝術家、平面設計師、舞臺藝術家、建筑師等,他們將繪本看做一種新穎、獨特的表現平臺,紛紛加入到繪本創作隊伍。因此,也有一大批成人讀者為自己購買繪本。孩子在識字后應該開始讀文字書,但也未必停止閱讀繪本,只是在繪本的選擇上,多要選擇一些內容豐富、寓意深刻,文字相對較多的繪本,比如《讓路給小鴨子》、《鼴鼠的音樂》、《媽媽的紅沙發》等繪本。
5
5~6歲的孩子如何選書?在后臺回復相應:5?6等數字,可以有書單推薦
5-6歲,一個關鍵而又敏感的年齡,一個承上啟下的年齡,幼兒園里的老大,即將進入小學的一年級小豆包。在選書方面關注以下方面:
1、以情節畫面為主,并配有適當的文字。
5-6歲幼兒的思維以具體形象為主要特征,抽象邏輯思維出現萌芽。這就決定了讀物仍然以畫面為主,圖書中的文字具有實在意義并有一定的規律可循,幫助幼兒逐步完成從圖畫形象到文字符號的過渡。
2、圖書內容豐富,并考慮為入學做準備。
可以選擇這方面的繪本,如:培養規則意識、任務意識、獨立性方面的繪本。
3、根據孩子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選擇。
如:孩子喜歡汽車,則可以選擇以車為主題的種類豐富繪本;又如:發現孩子不善于觀察,就可以選擇"找錯"等趣味性的書籍等等。要盡量滿足孩子,只有孩子自己感興趣,孩子才愿意讀,也才容易慢慢建立閱讀習慣,由親子共讀過度到獨立自主的閱讀。
未完待續……
如果你有什么閱讀和育兒中的問題
可以在文章中或訂閱號中留言
我在整理后會統一做出回答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