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 len教育:有所謂?? 2017/12/3123:26
“是不是只要在北京工作,做什么,你都無所謂?”北京某國際學校的HR在北京與在新疆的Ellen視頻面試了50多分鐘,Ellen就記住了這句話,她的這個問題,讓Ellen突然無言了。
是啊,曾經掛在了嘴邊很多年的“無所謂”說不出來了,因為真的開始對自己的人生有了目標感和要求,不再是“無所謂”了,不是去哪里都可以,不是做什么都無所謂,不是拿不拿工錢都可以,不是收入多少都能接受,雖然一直都拿“清潔工”做理想工作幾十年,但是,但是,但是,越來越遙遠了,因為不敢辜負了自己的能力與潛力,還有mission。
作為有經驗的老師:
對孩子們的行為,不能無所謂;
對孩子們的成績,不能無所謂;
對于不尊重時間的人,真的會生氣;
對于自己的時間,非常在乎,當然不是無所謂;
對于親人的狀態,非常非常在乎,不會無所謂;
對于工作與計劃,對于任務與完成質量,都有所謂。
選擇,不再是:無所謂。
時間,不再是:隨時有空。
微信里的“朋友”,不再是:都不刪。
每一天,都有明確要做的事情,每一寸光陰都要好好度過。
“無所謂”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要做對自己人生負責到底的人。
說回如何面對孩子。
分享真實案例:
孩子上學或者輔導課,沒有帶書。
媽媽給孩子道歉:不好意思,媽媽忘了拿了,回去拿。
孩子理所當然地接受道歉。
——孩子上學,書與書包是自己應該負責的事情,不會就把小孩子教會,但是不要代替孩子承擔這個責任。
小事情啊?何必小題大做。
親子教育里都是細節,都是小事,大事都由小事組成。
Ellen當老師之初,教學的過程覺得孩子如果單詞沒有全部背會也沒有關系,孩子們還小——但是這就是耽誤了孩子們的基礎啊,回想起來都是慚愧,其實學齡后孩子真的不小了,不要給自己的教學失敗退路,不要找借口,不要覺得自己善良,不要覺得自己正確。
新老師,初為家長的人都會有“不忍心”,不想逼孩子,不一定要“逼”孩子,但是正確的事情需要堅持做,堅定地持續做,孩子會終身受益。很多小習慣,從睡覺,吃飯,穿衣到背單詞,寫作業,與人打招呼,規矩,守時都是很細小的事情,但是幾年后孩子們截然不同,發現積習難改的時候就非常麻煩了,遲到,作業完成,背單詞,睡眠,沉迷手機,每天看電視哪個算是小問題呢?如何彌補呢,此時要改?成本大見效小,都是當初的“不忍心”和“善良”,一次次小小的妥協成就了一個連你自己都見了發愁的大孩子,怎么辦?
不要做“無所謂”的老師和家長,人。
看重自己的精力,看重自己的時間,
不要說“反正也沒有什么事情,就幫她,他……”
分清楚,有的事情不應該父母,老師做。
不是忙不忙,
不是閑不閑,
而是如何面對孩子,
如何面對自己。
孩子,是考驗我們的人,
也是督促我們進步的人,
我們必須變得更堅定,更好,更在乎自己,
才能讓他們變得更獨立。
日后,他們離開你,
你、我也更加
安心。
給孩子們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
給孩子們一個合理的心理距離,
給孩子們一個合適的支持系統,
換自己的更好的人生,
換自己“有所謂”的人生。
記住:
你的時間,不是為了孩子做所有的事情;
每一次孩子提出要求不要直接立刻滿足,想一下:他們能不能自己去完成,為何你要“挺身而出”,為何你要“不辭辛苦”“不計成本”“對自己的時間無所謂”,是不是孩子讓你為他,她做的事情,你都要滿足。
愛,真的無所謂嗎?
你需要在乎,你的時間和精力,
孩子,才能學會在乎和尊重你的付出,不輕易提出過分的要求。
告別對你隨時提出要求的這些人——
“我知道,你,一直有空。”
“給我錢。”
“你過來吧。”
讓自己告別這些言語——
“隨便。”
“無所謂。”
“好的,隨時可以。”
“都可以。”
“我一直不忙,非常閑。”
沒有人可以隨時占有你的所有時間和精力,
孩子,也不可以。
否則,你在孩子心中,就是召之即來的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