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作者:秋爽齋
小的時候,一到放暑假就被父母送都京城姥姥家,一個多月的假期,在每天的鴿聲環繞中、在歪著頭看著姥姥的指間煙霧和清茶氤氳中輕松愜意的渡過。
姥姥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先用木柴點起煤爐,然后,放上一個用鐵皮做的細長水罐,鐵皮很薄,一罐水不一會就燒的沸騰起來。接著,把燒開的水倒進事先放好茶葉的大茶缸里,蓋上蓋子燜著,水只倒了缸子的四分之一。放下水罐,把煤球倒進爐膛,這才放上大水壺讓它慢慢的燒著,最后再把水罐里剩下的水填滿大茶缸,儼儼的一大杯,頓時,滿屋飄散著茉莉花的茶香味。
?接下來,姥姥坐在爐邊的小凳子上,一邊悠閑的點燃香煙、喝著香茶,一邊把切好的饅頭片沾上水,一片一片的帖滿爐壁。不一會兒,焦黃的饅頭片便自己掉了下來,然后,她把用鹽或者糖拌好的芝麻醬涂抹在上面,兩片一合遞給圍在身邊的我們,于是,充斥滿嘴的花茶香味和烤饅頭片的香味讓我記憶了一輩子。
? ?一杯茶,一杯每天清晨開始的第一杯香茶,開啟了一家人的一天生活,半個多世紀的歲月更替,唯有早起的第一杯茶依然是母親娘家人永遠不變的情懷。只是現在快捷的煤氣燃具讓舅舅們不需再用小水罐燒上最快捷的第一杯水了。或許,那小水罐也被姥姥帶到另一個世界。而姥姥這一系列熟練而連貫的清晨舉作,分明揮灑了一個京城曾經富裕家族的遺風,被永遠定格在歷史的長河里。我也在這其中,品著禪茶一味的道。。。。。。
從沏茶到飲茶的全程之所以又被稱為茶道,就是因為它不是一般的飲料,而是有著深厚的文化在里面,是有講究的。有的茶喝到嘴里,進到肚里,有的茶則喝到骨子里。
濃不淡最好,濃到不苦,淡到不簿也行,牛飲、細品兩得。趁熱連飲幾碗,身與水溶,心與道合,沉浸于茶境,生命如泉涌動。天下沒有最好的茶,只有最愛喝的茶。生命太濃如酒,烈而難控。生命太淡如水,了無生趣。不濃不淡,恰好的修為。
?從早喝到晚,五臟六腑好象在領略不同風景。茶是水寫的文化,不僅能洗胃,更能洗心。茶香,水甜,壺古;人,景,物。環環相連相扣。水為茶母,壺為茶父。壺剛水柔,茶性畢露。沒有深切的呵護,何來四溢的靈氣?
? 茶碗盛茶,眼前是一池春水,心則躍入清麗的茶中。青瓷觀茶,猶如揭開新娘蓋頭,從頭到腳一覽無遺。一盞花茶在手,如與小家碧玉相廝守,別無他求。鐵觀音則像大家閨秀,點點滴滴,盡顯風流。陳年普洱,在表妹項勤的辦公室里喝過兩次,尤其她又放了一匙棗羹,味道別樣,象杯鹿血,茶煙似畫,下喉如絲綢。喝的唏哩呼嚕,悟的驚天動地,醉的難寢難眠。
?好茶如好言,樸實無華,意味悠遠。一旦溶入水中,即會展放驚人的魅力。富而無福之人常醉美酒,富而有福之人常品好茶。茶是水中至善,為什么不去喝,不去品,不去悟呢?
?沏茶,有泡茶和煮茶之別,泡茶如山坡,煮茶如山峰,茶泡出來是茶水,煮出來是茶湯。煮茶滿屋飄香,不遜于焚香。煮茶,能夠徹底釋放出茶的底蘊。茶煮出來的韻味,好象醍醐甘露,心被徹底征服。
?如今,精美的紫砂壺,腰斬了正宗的煮茶道。茶人欲復茶道,喝茶不濟煮茶去。茶水入肚,茶性入心,久飲通仙靈。
? 我想,這飲茶之道,也該是第一碗茶敬佛,其余施于眾人,最后一碗歸己。茶之禮,先人后己;茶之義,清濁自知。茶入肚可以解毒,入心使人清醒。酒象糾糾武夫,茶如謙謙君子。如果女人象茶,男人快活似神仙。夫妻恩愛,愛可一時,恩可一世。相互牽手,彼此交心,情,只為你濃,你儂我儂。
? 寺廟的老茶,不僅陳化純化甚至神化。環境能改變人,也可以改變茶。花兒不經佛手,又怎么會傳道呢?看得見的是拈花微笑,看不見的是佛恩浩蕩。人不悟道,只會倒茶不會茶道。把追求茶香的功夫,花在向內清心上,已在茶道中。茶喝白了無味,道說白了無趣。不喝茶而知茶意,不聞道而悟其心,天地也都會笑。
? 放不下茶的心,打不開茶道的門。放到不能再放即為得,簡到不能再簡就是道。用完整的心,去品茶的整個過程。裊裊茶煙遮擋不住天人奧秘;茶不變,心越喝越清;道不變,人越學越神。世間萬物皆有道,也皆是迷。為求道而迷于茶,豈不成為笑話?世人皆知濃的好,哪知清之妙,茶人以清心為本。能清自己心可得小成就,能清眾心方成大圓滿。
? ?茶在體內循環,我們在天地間寄居。室外架爐煮茶,天地也不大,茶壺也不小。心中天地如壺,眼里壺象天地。閑情不可多,豪情不可少。茶房是書房的延伸,茶園是家園的亮點。人和茶,都是天地間的至善。茶會喝白,人生會走完,我們會留下什么?又會得到什么呢?茶只是有點顏色的水,不過借此觀察人生;人生只是有點味道的戲,不過借此品嘗生命;生命只是有點閃亮的光,不過借此展現真理。
? ?茶道即人道,人若不立,茶不足道。凡藝無止境,凡道不可測。茶藝可以安身,茶道可以安心。與其繁瑣不如簡練,與其勉強不如自然,與其濃妝不如素面。茶道并非越精致越好,也許粗茶淡飯境界更高。凡有利于心,皆可謂之道。茶心飄渺,趁熱而來,隨煙而去。以捕茶之心捕自心,盡得茶道奧妙。一杯茶摻來倒去,還是一杯茶。放下千思萬慮,才是茶道功夫。茶洗去塵污,使心思純樸。茶道不厭其煩,以堅茶人之心,大道至簡。學茶道的目地,不在茶而在道。上渡船的目地,不在渡船而在彼岸。
? ?不懂嗎?我也不懂。茶道至高至遠、至淺至簡,禪茶一味,仿佛可以品出幾世輪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