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三天的學習,這本書已經讀完了,至于吸收的多少還看以后實行的怎么樣,還有是否會有規律的的回顧也是非常重要的。
每天活動清單里的內容我們是否能做個預估也是需要我們好好學習的,往往我們認為自己能做的事情和實際能做到的事情差別還是挺大的,這就需要我們使用正確的方法來控制這個差異。
我們每天大概可以完成9個番茄鐘,10天是90個。如果比90多了比較多可能我們需要減負了,如果太少,我們需要考慮多加點活動進去。
我們還要學會應變,比如一主題下的活動太多,我們可以單列一張卡片,這樣我們的活動清單變成多個卡片,每個卡片代表一個主題的多個活動,這樣用起來是不是方便多了?
在瀏覽我們列出的今日待辦清單的時候,可能感覺上哪幾個活動重要,哪幾個活動次要一點,這樣不能做好精確的預估,我們可以兩兩進行比較,一個一個的選出比較重要的,最終選出的是最重要的。依次排好序,目標就會更明確,行動起來也會更專注。
反復回顧是必須的,我們經常會一學一扔,這樣幾乎等于沒學。古人云:溫故而知新。我們學習過的內容,做好,短時間、一天、一周、一個月、半年這樣的依照遺忘曲線的記憶節點來復習,往往會事半功倍,也能讓我們對所學的知識有深刻的記憶。
在工作中,我們往往以團隊的形式來工作。比如,開會,兩三人完成一個項目、活動等。這時候使用番茄鐘能更好的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還能帶來中場休息,完全可以避開因過長時間的會議帶來的疲憊導致效率低下。當然在我們與其他人合作的時候,我們要事先約好,做好準備工作,一旦番茄鐘扭起,就不能輕易中斷,這樣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當然,工作也有可能出現緊急情況,你的搭檔不能跟你一起扭起番茄鐘了,我們可以先一個人使用番茄鐘,之后等他做完緊急意外事情之后,在重新跟你共同扭起番茄鐘。
寫的比較多,也比較亂。
其實,番茄鐘工作法就是讓你事先把任務按照重要等級分好,然后通過番茄鐘25分鐘的一次只專注做一件事的方法來一個一個來逐個攻破。
請參考書中的圖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