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確切的說我是讀了《番茄工作法圖解》,只讀了三分之一。
番茄工作法的核心是:一次只做一件事。番茄鐘的時間設定是25分鐘,在這25分鐘內只專心地完成一件事,高度集中注意力,其他什么也不要想,之后休息三五分鐘,再次扭起番茄鐘。一個任務可以是一個番茄鐘的時間,也可以是多個番茄鐘。如果一件事需要超過7個番茄鐘的時間,那這件事最好再分成幾個項目。
那我們每天完成工作內容,需要事先列出來,叫事件清單。再根據重要性排序,選擇安排進番茄鐘事項。
記得高中的時候,有個英語教輔書叫各個擊破,聽力、閱讀、完形填空、作文等,每項都有練習手冊,用意也在讓同學們能一次集中注意在一項內容上花功夫。跟這個番茄鐘有相像的地方。那時侯,我記得自己買了一個電子手表,也規定自己半小時,或者20分鐘集中注意做一類題目。像這樣類似番茄鐘的方法,之前也用過,效果也挺好的,就是做不到堅持。其中的問題在于沒有做及時記錄和總結,目標也沒有量化。
番茄鐘使用方法介紹中專門有個表格是留作記錄的,在執行番茄鐘任務時,是否有中斷?原因是什么?如何改進等等。當然,如果順利完成,可以給自己一個小小的獎勵。
我想,如果真的能夠按部就班的來執行番茄鐘的話,肯定會收獲很多的。這個世界不缺聰明人,這些人往往讓那些看起來傻傻地堅持做些簡單而有效率的事情人占盡了優勢。
最后引用羅胖的話語來結束,這個世界真正有學識的人是很少的,因為學識需要在不那么舒適的學習區慢慢習得的,而大多數的大多數時間都花在了舒適區。(不是原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