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媳婦的在放禮花,時間00:00.為什么是這樣的習俗呢?
不經意摸到自己的肚子,薄薄的,軟軟的幾乎沒有贅肉,都說我生過孩子,可是一點沒胖?我感覺不胖不瘦不挺好的!今天突然想起來,一家子人都不胖,吃一樣的伙食,我怎么會單獨胖呢?又想到身邊的孩子,她也是薄薄的肚子,一餓的時候也是扁扁的,我怎么沒想到懷孕時,哺乳期的伙食應該更好一點,更均衡一點,牛奶應該常常喝的,哺乳期的時候,都讓我多吃點,是啊,坐月子也就一個月,雞湯,肉湯不斷,人人都說月子里的女人享受地是皇后的日子,可是坐月子一個月,哺乳卻哺乳了兩年,出了月子伙食漸漸回歸平常,竟不覺得有錯,孩子的牙不好出現壞齒,都說吃糖不多不應該,我卻一直歸功就是吃糖多,偶爾才查到,孕期,哺乳期母體缺鈣也會導致孩子鈣不足,而容易牙齒鈣化。我一直感覺母乳很營養,卻沒想到一個缺鈣的母親怎么會有營養的母乳呢?還有不要缺鈣,不要貧血,都會影響孩子!“而當媽多吃點,為了孩子”也不是多吃點饅頭,多喝點稀飯,多吃點蘿卜白菜,
每個家庭有每個家庭的飲食習慣,人不知不覺就會同化!尤其是一個媳婦進入一個新的家庭,“原住民”并不會覺得有什么,他們習以為常的飯菜,在剛開始會和新媳婦有沖突有磨合,但是前期的區別對待不久就會以:分開做太麻煩,就你愛吃其他人都不吃!今天簡單做點吧!哎,人老了就會做這幾樣菜!其他學不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舒適區,也沒必要要求別人!
也許婆婆不是惡意的,她也沒學過Pua。她甚至不知道pua是什么意思,可是有的人卻無師自通,運用得當,也許她是無意的,卻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潛移默化的影響了我的飲食,如果不是我經常失眠瞎想,反思我都沒有意識這種單調的飲食(饅頭稀飯,面條是主食,蘿卜白菜豆腐座上客,偶爾包餃子改善一下:都不愛吃肉,除了我)并不適合一個生長發育的孩子!以前我常喝牛奶她說:我們家沒人愛喝牛奶!買一次說一次,出門去超市老公看牛奶,她說:沒人喝!買了也沒人喝。每一次和牛奶相關都重復的說。我都忍不住想我不算人嘛?然后她會說除了你沒人喝!你買你自己喝就行了,不知不覺我幾乎不喝牛奶了,也戒了酸奶。肉也是!魚也是!蝦也是!做一個隨“大眾”的人。不搞特殊!
她不是個壞人,并不像網上的那些惡婆婆,她只是絮絮叨叨且樂于同化甚至馴化一個不同于自己習慣的人,以達到家庭的同步化,簡單化。省心省力省時省錢。我已經同化了,可突然發現我還有個孩子不能也不該這樣!他正要長個子,他需要營養!而一個孕婦也該吃好一點!
小時候有一篇課文《馬說》里說:日行千里的馬,吃一頓有時能吃完一石糧食。喂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馬一樣來喂養它。這樣的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卻吃不飽,力氣不足,它的的才能和好的素質也就不能表現出來,想要和普通的馬一樣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夠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動物尚且要好好喂養,何況孕婦個幼兒呢?
我沒有 針對她,只是在探討這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因為估計不是我一個人,有這樣的婆婆,她不是臉譜化戲劇化的惡,只是習慣固執己見。她不懂得:不理解但尊重的道理。非常固執的在喜歡吃香菜的人面前,嫌棄的說香菜最臭了,誰吃啊!還見一次說一次!有洗腦之嫌。
我想標題給新娘,可是怕驚擾到想結婚的人!其實每個新娘都會被好好對待,只是這份好自己要堅持住!把它成為常態!我應該建議孕婦和新手媽媽備點吃的!半夜餓肚子的感覺并不好受!有人煮飯更好,但是要想到,世間沒有感同身受,自己要考慮周全,最后會發現還是自己最靠譜!半夜起來一邊哭一邊吃餅干的感覺并不好受啊!
3點了,失眠3小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