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不居,時節如流。轉眼間,2019號歲月列車已飛逝而過,2020號歲月列車正飛駛而來。
歲末年初,正是整理心情的好時候。
回望過去的一年,平淡,卻不平常。
在這一年里,我遇見許多有趣的靈魂,也遇見最真實的自己。
我想,這一切的源頭,都是從畫畫開始的。
畫畫帶給我無窮的快樂和幸福。
畫畫,讓我忘記了時間,忘記了自己。
畫畫,也將我沉睡的靈魂喚醒,讓我明白今生的使命與渴望。
其實,在過去的一年里,因為白天忙于工作,晚上下班后已無余力拿起畫筆。所以每個周末,才是我畫畫的專屬時間。
我很珍惜和享受周末可以專注畫畫的時光。有些時候,一天畫5、6個小時,感覺也只是瞬間而已。
2019年,我在網絡上發表了52篇文章,其中水彩占了48篇。為方便回看,我把這些水彩作品和文章鏈接都集中在這篇文章里。如果你喜歡,可以收藏此文。
這幅《水鄉人家》是臨摹黃鐵山大師的,因為它觸動我的鄉愁,讓我憶起童年的美好時光。此習作被妹妹收藏,我心安慰。
這幅《小豬拜年》是我參照網上的一些素材原創繪制的,寄托著我對讀者朋友最美好的新年祝福。
2019年初的一段時間,總是陰雨綿綿,于是我畫了這幅風和日麗、陽光燦爛的風景畫。習作完成的那一刻,感覺自己的心情也瞬間明亮起來。
冬天里,少不了要畫一畫雪景。這片雪松林的倒影,在藍天、白雪的映襯下分外奪目。
春來了,田野和樹林都罩上了一層嫩嫩的黃綠,看著就讓人歡喜。這也是我第一次嘗試寫意畫法。
這個蘋果我的第一次水彩實物寫生。對于一位畫畫菜鳥來講,總會經歷許多的第一次,令人難以忘記。后來又陸續畫了不少水果,但沒有專門寫文發表。
三八節的時候,偷得浮生半日閑,忍不住隨手涂鴉一幅,竟然也感受到了“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意境。
因為入手了二支科林斯基勾線筆,開始勇敢地嘗試著畫那些毛茸茸的小動物,于是誕生了這只可愛的小蜜蜂。只是柔美的梔子花被我刻畫得如此生硬,我也是醉了。
畫一只小蜜蜂不過癮,第二天,又參考照片畫了一只柯基小犬。因為主要采用干畫法,小狗狗看上去莫名大了好幾歲。其實,水彩的魅力在于濕畫法,我還得好好練習基本功。
這瓶百合與非洲菊,在繪畫群里第一眼看到,就心生喜歡,因為它的簡潔與雅致。
4月份,無意中加入了一個水彩打卡群,群主周峰老師每周提供一張照片原圖以及三、四幅步驟圖,供大家練習參考。這幅玉蘭圖我一見傾心,忍不住憑著自己的理解練習了一幅。
然后,就購買了老師一系列的課程,開始各種水彩畫法練習和打卡。這幅《牽牛花》,就是作業之一。
不過呢,我這人就喜歡憑著感覺畫畫。比方說,這幅《橘子紅了》,就沒按著老師教的畫,自己搗鼓著就完成了。
這幅《水仙花》,并不在購買的課程里。這是我根據老師的圖片,憑著自己的理解臨摹的。
為了刻畫這一塊西瓜的霜感,我采用了先淺后深二次著色的辦法,這一步也是我自己琢磨的的;接著又使用了砂紙,這一招是老師教的,效果非常神奇。
花未全開月未圓,畫一幅《童年的梔子花?》,聽輕吟淺唱,靜守一段花開的時光。
轉眼到了端午節,安安靜靜地用了大半天時間,畫了3個甜甜糯糯的粽子。
平凡的日子,需要一束光來照亮自己。最愛唯美星空,畫了一幅又一幅。
從小在農村長大,對鄉村小路總是情有獨鐘。 好的人生,是既向往遠方的詩意,也要學會駐足看腳下的風景。
藍藍的天上白云飄,白云下面馬兒跑。茫茫的大草原,總是令人神往。
轉眼到了荷花盛開的季節。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每次畫荷, 都會沉浸在那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美好里。
這幅《郁金香》習作雖然參考了老師的講課視頻,但創作時還是以自己獨立思考為主,共畫了3個小時左右。
這幅《玉蘭花》讓我體會到慢即是快、少即是多的含義,讓我體會到生命本身的意義,讓我感受到這個世界的美好……
在畫廢了5-6幅水彩玫瑰以后,終于創作出了我心中的紅玫瑰——既熱烈奔放,又柔情似水。這幅習作的成功,也平添了我繼續畫玫瑰的勇氣和信心。
這幅《叢林溪水》,可以說是我們身邊最常見的景致。但當我用水彩來表現它時,才發現,哪怕是最簡單的一叢樹林、一堆石塊,也包含著極其復雜的色彩,讓我這個水彩小白窮于應付。
這幅《皖南民居》,竟然用7個多小時才完成。而老師示范這個作品,卻不到2小時,這就是差別。
比起前一幅《皖南民居》,這幅《草原牧場》畫得更放松自在。望著親手創作的這幅習作,我仿佛置身真正的草原牧場,內心寧靜而喜悅。
有人說,畫畫有二種境界:一種是畫我看到的,另一種是畫我知道的。這幅《微風拂柳》,是我第一次跟曾哥老師學習寫意水彩,讓我明白了什么是“畫我知道的”。這也是第一次嘗試用板刷作畫,那種恣意暢快、放飛自我的感覺,真讓人開心。
這幅《桂林山水》,看著簡單,畫起來卻著實不易,畫了3次才成功。
中秋時分,應景畫了個月亮,還有一朵南瓜花,寓意花好月圓。
在滿天的繁星和極光的映襯下,一座小木屋遺世而獨立,窗戶中透射出柔和的光,就像遠方的家,在寒冷的冬日里,溫暖著游子的心。
這幅《云水相思》是我的最愛,它是我潛意識的作品。我仿佛聽見云水之間的對話。水問云:“你是誰,從哪里來?”云說:“我是你,是你心中的美麗。”
祖國母親70華誕,畫了一幅《長城》表達心意。有讀者評論說:你畫中的長城蜿蜒曲折,若隱若現,氣勢磅礴,高聳入云,像一條集勢待發的龍,高貴而謙遜,沉靜而威嚴。
愛看天上的云彩。看著它們在天空中自由而快樂地飛舞,總有說不出的欣喜。原圖的云彩像一個飛舞的精靈,激發了我創作的熱情。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許我們從來不曾去過,但它一直在那里,總會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會再相逢 。
夕陽薰細草,江色映疏簾。跟著曾哥老師學畫,順便還學習下唐詩宋詞,這課值得。
蔚藍的天空中,一大朵美麗的云彩倒映在平靜如鏡的湖水中。令人想起一句古詩:天光云影共徘徊。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曇花與蜂鳥,在我心里,都是一種奇特而神秘的存在。聆聽一朵花開的聲音,將內心的喜悅交與時光,又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快樂!
20多年前曾游歷黃山,記憶深刻。如今,我能用畫筆再現心中的黃山美景,真是暢快。
除了水彩,2019年我還混跡在小朋友中,嘗試學習馬克筆畫。曬一下高齡小學生的部分作品。
不過,馬克筆學了幾十個小時,卻總也找不到感覺。
我心中的最愛,還是水彩。
初步估算了下,2019年,我花費在畫畫上的時間大致為300-400小時。
偶爾有人會問,你這么沉迷畫畫,這不是在浪費大好時光和大把金錢嘛,真的有必要嗎?
也有人會對我說,如果你在年輕的時候就學畫畫,說不定現在就是有名的畫家了,呵呵。言下之意是,現在學畫,太遲了。
我總是回答,沒有啊,現在開始學畫,不早不遲,剛剛好。
我現在開始學畫,沒有了謀生的壓力,我可以只畫我心中想畫的,不必迎合任何人。
畫畫是我了解世界、探索內在、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而已。
有人說,生命本無意義,是你自己賦予了它意義。確實,生命本身就是用來浪費的,但是我們要把它浪費在那些美好而有意義的事情上。
而畫畫,總能帶給我無比的寧靜和喜悅,讓我對生命、對世界有更深刻的體驗和感悟,這無疑是美好而有意義的。
更可貴的是,在畫畫的過程中,我還遇到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相互鼓勵,彼此溫暖,共同成長,這種感覺真好。
2019,感恩遇見我的真愛,感恩有你一路相伴。
2020,期待遇見更好的自己,期待你我相互滋養,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