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按楊格大師在《瑜伽之光》介紹瑜伽八分支,在介紹每一只之前又插入一些小的章節,對于一些關鍵詞的概念給予了更加詳實的分析。這些關鍵詞其實對于我們接下來去更好的理解瑜伽八分支做下一個更好的鋪墊。那么首先第一個關鍵詞那就是叫做其chitta vrtti,其實這個詞我們并不陌生,在第二集當中我們講到瑜伽的定義的時候,大家是否還記得?帕坦加利在瑜伽經當中他把瑜伽描述成:精神變化萬千的克制,或者是對意識飄忽不定的控制。那么其實精神變化或者是說意識的飄忽不定他就是chitta vrtti
chitta 表示精神的整體,vrtti表示萬千變化,飄忽不定
chitta 包含三個部分:
精神:他是指我們一個人精神所擁有的專注選擇和拒絕的能力。他是精神猶豫搖擺不定的一面
智力理智 :即分辨事物的決定性狀態。
自我:我執。
在《瑜伽經》中,帕坦加利列出了五種引起快樂和痛苦的chitta vrtti
一,標準或觀念,大腦通過它來評判事物和價值,人們主要通過以下幾種方式接受觀念。
1.直接印象,比如感知。
2.推論。
3.有一個被認可的權威提供的證詞或證據,而其來源已被檢驗或證實為可信的。
二,錯誤的看法,比如,基于錯誤假定的一個錯誤的醫療診斷,或者在天文學上曾有理論認為太陽圍繞著地球轉動,這些都是錯誤看法的例子。
三,想象假想,沒有事實,基礎僅僅依靠口頭表述。嗯,一個乞丐當她幻想著自己可以花幾百萬的時候,他會感到很快樂,另一方面,一個富裕的守財奴卻會因為認為自己很窮而挨餓,會讓自己偏離事實。
四,沉睡,當一個人沉睡時,他不會記得自己的名字,家庭和他的地位,學識與智慧,甚至他自己的存在,當一個人的沉睡時忘了自己,他醒來就會精神振奮,如果在入睡后,他的腦海中始終涌現某個擾人的念頭,那么他就無法很好的休息。
五,記憶,一個人對所經歷事物印象的保留,有很多人生活在他們過去的經歷中,其實過去已經無法憶起,但悲傷或快樂的記憶,使他們深陷在過去的枷鎖中無法自拔。瑜伽讓我們承認記憶,拋下下過去,活在當下。
帕坦加利列舉了引起痛苦的五種chitta vrtti
一,忽視或無知。
二,自我感,他可以從身體上精神上,治理上,或感情上吧,個體與整個群體分開。
三,依戀,沉迷。或激情。
四,厭惡。
五,恐懼死亡,本能地迷戀世俗生活和物質享受,而恐懼死亡將奪走這一切。
這些痛苦的意念縈繞在瑜伽修行者的腦中,他們就像兩極海洋中很少顯露頭角的巨大漂浮冰山一樣。人若非努力的控制和根除,他們將,絕無寧日,瑜伽師學著忘記過去,并對未來不抱任何幻想,他生活在永恒的當下。
正如微風擾亂平靜的湖面,使湖中的倒影被扭曲一樣。chitta vrtti也擾亂了內心的平靜,靜止的湖面倒映出,周圍美麗的景色,當內在平靜時,真我的美麗也倒映在心湖里。瑜伽是通過不斷的學習,和擺脫欲望來保持內心的平靜瑜伽的八個階段為他指明修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