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兵:為什么西方人制定出來的指標要套到我們中國人身上呢?

現在出現特怪的現象,一個人渾身不舒服,到醫院查啥都正常。我們為什么不是根據人的感覺去治,而是要根據指標去治呢?為什么西方人制定出來的血糖、血脂、血壓的指標要套到我們中國人身上呢?有多少人按照這樣的指標在活著?


不產在中國的藥我們也管它叫中藥

很多人說,出產在我們中國的藥叫中藥,你看我們中醫講地道藥材,川芎啊、浙貝啊,山西的黨參、黃芪,東北的野山參……不對,中醫有很多藥是外國進口的,不是產在中國的,像乳香、沒藥等等。

為什么這些不產在中國的藥我們也管它叫中藥呢?什么叫中藥?不管它長在哪,哪怕長在月球上,只要在中醫理論指導下運用,就叫中藥。

好多人跟我抬杠,那東西人家就實實在在有效果啊,用什么理論指導有什么關系。有些人,從民國就開始講,廢醫存藥,意思是中醫沒用中藥有用。那我問你,我給你盤菜你炒一下,原料一樣,你炒的跟廚子炒出來的為啥不一樣呢?下棋那棋子兒有用,棋手沒用?那咱上來就比誰棋子兒多吧?

所以一些淺薄粗陋的人只能看到有形的物質,看不到背后使用它的思想。所以抗日戰爭的時候為什么那么多人投向日本鬼子?唯武器論:人家有坦克、有擲彈筒、有三八大蓋,我們只有紅纓槍、漢陽造。但最后誰贏啦?

同理,樂隊就要樂手就行啦,要樂隊指揮干嘛?足球隊上去踢就得了,要教練干嘛?所以先講中藥,就是想說明什么叫中醫。


世界是物質的。但是我問大家一個問題:物質背后是什么?如果把一個粉筆無限分下去,分到最后它是什么?人身上長一個腫瘤是物質的,但它最初是個什么狀態?

現在一說我們要研究到分子生物學的水平,那分子背后是什么?分子再分是什么?原子再分呢?分到最后是什么?大家都知道波粒二象性。光到底是物質還是能量的運動?沒法說了。

所以大家首先要學中醫的精氣神理論,你會知道世界不僅是物質的。

第二,陰陽五行理論解釋了事物的普遍聯系和變化發展。中國古人的智慧早把這些貌似不相干的東西聯系了起來,而且發現了它們內在的規律。

另外我們要學習中醫的藏象理論。藏象不是解剖。解剖看到的是有形有質的東西,比如說我們切開一個胃,這是解剖,但是你回答不了胃為什么蠕動,為什么不蠕動?什么時候蠕動,什么時候不蠕動?為什么胃壁上會長一個潰瘍?都說我們不學解剖,我們學,但我們發現光學解剖沒有用,你要能解釋解剖背后的東西,那才有意義,那才是中醫。

講到“文化”二字,很多中國字一說好像挺熟,你一問啥意思,這東西還二乎。我簡單把它歸納一下,叫文字和教化。意思是說它是倆概念。文以載道,“道”可以通過文字的方法表達出來一小部分,但更大的部分連文字都表達不了,所以古人叫圣人教化是口傳心授,不著文字,直指人心。

所以要想學中醫的文化,兩個手段,第一借助現在殘存下來的中醫古籍,去認字,去識字,去讀書。但是別以為你把《黃帝內經》都背下來你就懂中醫了。

諸葛亮舌戰群儒的時候說過,有一幫腐儒,“尋章摘句白首窮經,筆下雖有千言,胸中實無一策”,就是一些紙上談兵的人。所以還需要教化。什么叫教呢?那就需要老師去“傳幫帶”,去言傳身教,去感染。古代學醫為什么要給老師打雜三年,你以為那是虐待童工呢?那是在教,那是一種無形的感染,那是一種對心靈的震撼和影響。

別老想著能治癌癥 先把感冒治好

今年我46歲了,從我學醫的經驗,要從兩方面著手,一個從文字,讀書著手,一個要去拜師見習實習,要去鍛煉。我們經常說學習學習,翻譯成英語:study。我說你們拿那么粗鄙的英文翻譯我們漢語,實在把我們搞糟踐了。

學和習是不一樣的。學是我講你聽,你看書;習是去實踐。習的甲骨文是兩個小鳥在日頭下飛,小鳥出窩的時候跟著老鳥跌跌撞撞去飛,那叫習。大多數人都是在那兒坐著叨叨。

很多中醫一說就是“我能治癌癥”。我說別說治癌癥,我今兒個感冒發燒明天你給我退了。別想著說是別人不承認你,老想干一票大的。你看兒童醫院排著長隊,抱著孩子的爹媽那焦灼的表情。

我當時跟裴永清老師抄方的原因,就是發現裴老師在門診退燒沒有超過三副藥的,基本上就是半副藥下去燒就退了。老師說了一句很逗的話,《傷寒論》治什么的?《傷寒論》開始就是抗感冒啊,學了半天《傷寒論》結果不會治感冒?所以大家坐而論,起而行。

而且學中醫別好高騖遠,別指著我今天告訴你一個什么方,然后你就出去說能治這病那病,別害人了啊。以前有個秀才先去考武,結果沒射中靶心,把報靶子的給射死了;后來改學文,屢試不第;最后學醫,哪天自己病了,“自擬其方,服之,遂卒”。所以不要奢望那種更快的東西。


學中醫干嘛要從識字開始

1996年北京中醫藥大學校慶,我們請啟功老先生題了個北京中醫藥大學的匾額,用大理石鑲在校門上邊。啟功老先生寫的那個醫就是“醫”,繁體字。貼上去不久,來了個自稱文字工作委員會的人,說這個字違法。最后生生地把這兩個字敲掉,從啟功老先生其他的字兒里面找了個“醫藥”貼上去。你們不覺得可悲嗎?

更有意思的是,2007年我出版了我的心血,叫《字里藏醫》,解釋漢字的。我說能不能給我出成繁體字豎排的?出版社說,這個違反國家語言文字工作法。

我說我們現在是漢族統治嗎?居然我用我祖先的文字出本書還違法。2011年,臺灣的一個出版社發現了我這本書,通過廈門中圖公司買了版權,在臺灣出版了豎排繁體版。這本書去年被《中國時報》評為十大好書之一。

我建議大家學中醫的話先認繁體字。簡化漢字基本上把中國文化抹殺了大半。有人說你危言聳聽,來!咱試試啊。

臟,五臟六腑的“臟”。這個字還念zāng,所以現在高血脂、高血壓、高尿酸那么多,腫瘤那么多,我說這漢字弄的,把內臟都弄臟了,看見這個字你就覺得很惡心。它從哪來的呢?他把兩個字合并成一個字了?!芭K”,這是古字,或者連月都不帶,“藏”,這是我們古字里的臟(zàng)?!绑v”,這念“zāng”。讀古書的時候這倆字分得清清楚楚。

舉個簡單例子,咳嗽。什么叫咳?什么叫嗽?

第一,我們應該承認,這倆字是有區別的,不然古人為什么造出這倆字?第二,區別在哪?我意識到這個問題是在美國講中醫的時候,把咳翻譯成cough還是把嗽翻譯成cough?這倆有什么區別?然后我就去翻字典,咳,咳者嗽也。再翻嗽,嗽者咳也。男廁所在哪兒?女廁所邊兒上;女廁所在哪兒?男廁所邊兒上。沒辦法再往下深究了。

為什么要深究?作為一個醫生,要知道每個癥狀的病機是不一樣的,病機不一樣,治則就不一樣,用藥就不一樣。

我們不是為了研究字而研究字。我們上大學時候說,有痰叫咳,沒痰叫嗽。但咳也有干咳,你說有痰叫咳,那干咳叫什么?你說沒痰叫嗽,京劇老生出場之前都要痰嗽一聲,那是干嘛呢?

中國人把這個癥狀分得很清楚:如果你是通過氣管的震動,把氣管里面不干凈的氣體、黏液、痰排出來,這叫咳;通過逆向運動把食道和胃里面的黏液排出來,那叫嗽。所以咳是肺的病,嗽是胃的病。所以我們中醫說治咳要治肺,治嗽要治胃;脾為生痰之源,肺為儲痰之器。


在更高的層次上領悟中醫

我現在給很多病人治病,我說你先恢復知覺?!爸笔菍W習防病養生的基本道理,而“覺”只能靠自己,誰都替代不了。什么叫覺?喝口水是冷的熱的,吃個東西胃舒服不舒服,你應該是有覺的。動物無知但有覺,所以大部分活得很健康。我們現在無知無覺,動不動來杯冰水再吃飯,好吃不好吃不知道了,飽脹的感覺不知道了。

你看美國出那么多大胖子,為什么?無覺。我治胃病,不怕你說“徐大夫我胃疼,我反酸,我脹氣,我打嗝……”我怕那種一摸肚子冰涼,但這個人說吃嘛嘛香。這種人你趕緊去做胃鏡。什么意思?家里著火了,報警器響了,這個人不是去滅火,他是把報警器摘了。

同樣道理,受傷以后冰塊一敷,不疼了吧?那是覺沒了,但是傷口還在啊。你看那些運動員,傷成那樣,包括這次的劉翔。疼痛是人體報警信號,是要讓你歇會兒,你卻打針封閉接著跑。困了該睡覺了,喝罐紅牛,接著熬。你看前幾天又猝死了一個20多歲的小姑娘,開淘寶店熬夜。


我們寧可相信儀器也不相信感覺?

我們現在都是泛科學化了,都在相信儀器。其實韓非在兩千年前就說: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謂曰:“吾忘持度!”返歸取之。及返,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他說什么?“寧信度,無自信也?!蔽覍幵赶嘈懦咦右膊幌嘈拍_。

我們現在寧可相信儀器對自己的檢查,也不相信自己的感覺。

現在出現特怪的現象,一個人渾身不舒服,到醫院查啥都正常。我們為什么不是根據人的感覺去治,而是要根據指標去治呢?為什么西方人制定出來的血糖、血脂、血壓的指標要套到我們中國人身上呢?有多少人按照這樣的指標在活著?

你要是相信老天爺造我們的時候給我們匹配了很好的覺的體統,那請你呵護它、關心它,不要糟蹋它。

多少人一頭熱汗,一盆冷水就上去了;有多少電視里播,孩子滿頭大汗跑回家,拿杯冷飲“咕嘟咕嘟”灌下去,這都是潛移默化害人的廣告。

我們要覺到氣,至少要練到你的手是熱的。所以鑒別真假中醫有個標準,就是給你號脈的時候大夫的手是熱乎乎的,因為什么?氣能過來。所以我希望大家能恢復覺,在覺的基礎上去體會中醫講的氣。

再高一個層次,感,就不是低級的神經反射了,完全是觸動了我們的心神。這種感我們稱之為通感,是全息的,是一葉知秋,窺斑而見全豹的,甚至可以穿越時空的。再往深了說就有點封建迷信了。

也就是說通過只言片語,通過一點點你提供的信息,我可以知道你這個人的全態。這不是第六感,是人的本能,是每個人都有的。只不過經過幾千年的進化,我們把后天的意識培養得太強大,把先天的本能丟掉了。

感和覺的區別是什么?是深層次動心。以前流行一個段子:摸著老婆的手,好像左手摸右手,一點兒感覺都沒有。我說用錯字了。觸覺還是有的,但是當年談戀愛時怦然心動的感沒了。這種感,如果看病的話能夠體會到病人描述的肉體的癥狀、體征背后的那個病機。

說起來太容易了,但沒有前面的認、識、知的積累,沒有覺,沒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很難上升到這個層次。

最后,學中醫的最高境界,悟。這個悟是多年的積累,心性意志的磨練,在剎那間的一個爆發,類似于道家講的得道,類似于佛家講的開悟。

我們經常說覺悟,我說覺和悟是兩回事,覺在前面,悟在后面。向來修佛練佛的多成佛的少,這個境界很難達到。但是起碼我們知道方向在哪。達到這個境界就是樊教授第一節課講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黃帝內經》說得很清楚,這種人是“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還可以“游行于天地之間,視聽于八達之外”,需要手機嗎?需要飛機嗎?道家從來是反對這種外來工具,講究修身的?!皩幙缮崞淝啥∑渥尽薄?/p>

很多人看不起我們。三個指頭看病能看好了,說明咱有本事。現在是把簡單的事情復雜化大家覺得你有水平,你把復雜的東西簡單化大家認為你不值錢。這是一種什么社會?所以古人總結的那句話不是虛話:誠心,正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中醫養生熱說明了歷史的進步

養生之道,其實是“生”加個“心”,即養性之道。一提“巫”,就說封建迷信落后,就沒想過為什么中國原始社會、奴隸社會能創造那么燦爛的文明。像天文、星象、歷法、農耕、醫學,其實都是“巫”。

為什么很多人關心養生?首先它是個產業,好多人借此掙錢。養生一熱后,多少人在賣書,多少人在賣藥,多少人在賣刮痧板,多少人在賣茄子綠豆黃瓜?但沒有人意識到養生背后透視出什么問題。就說當人瘋狂的時候、革命的時候,有誰想過養生沒?沒有吧。

那為什么現在養生這么熱?一方面這是好事,說明人外在沒有太高的理想或者興趣追求,只能回歸到自己。

中國歷史太長了,現在發生的事好像以前都發生過。

某些說教,是為了滿足某種需要、某種目的,讓人偏離人性。但是現在人慢慢地覺醒了,回歸到自我以后,開始意識到生命的寶貴。首先是肉體寶貴,進而更深一點,意識到內心自我也就是元神的寶貴。

養生的層面是不同的,古人分為道、法、術、器四個層面,人的根器不同關注的層面也不同。普通人僅僅看重有形的肉身和食物藥物。能關注到無形的形而上的層面是養生之道。也就是養心和養神的層面。

有的人肉體似乎沒任何毛病,但是他的情緒、神志、感情一塌糊涂。身體似乎也挺好,但就活得不開心,覺得一天到晚沒什么意思,就想自殺,還有人想殺人。居然還有人說藥家鑫連捅人八刀是彈鋼琴習慣了?這就是無心之論或者是誅心之論。

所以我覺得今天人們看重養生,總比看重營生好。養生講究順應自然規律,無為而治。營生講究經營、鉆營、蠅營狗茍??桃獠蛔匀?,極端的營生會犧牲生命。所以比起過去的那些莫名其妙的舍生取義、殺身成仁,比起餓死事小失節事大來說這是進步。另外我希望養生能夠更深入一些,深入到人的內心。

道家講所謂道法自然、無為而治,順著天性去生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加一些人為的干擾或者悖逆,就不會造出很多疾病來。

現代人無論身病、心病,原因在這里。有心和意,心是先天的本性,意是后天培養的意識,中醫稱之為元神和識神。

有人活一輩子也搞不清自己是誰,就活在強迫意識上。如果強迫意識符合先天的本性,順應自然之道,就叫有德。

老講道德,道是天道,德字有人有心有人為。德符合自然之理,才得道、有德行。有些人到大病快死的時候,才想為什么得這個???憑什么得這個???沒想到人得一個病也不容易,沒有幾十年一絲不茍孜孜不倦違背自然地那么去做,也得不了這個病。

其實中醫不是醫術有多高明,而是喚醒了人自愈的本能。但人的自愈的本能在現代社會基本上被壓制了,比如傷口吧,劃一刀給你縫上,沒想過自個兒能長上。一看有化膿感染就趕緊打抗生素,不知道自己有白細胞。商業社會發展到現在大都是在否定人的天性,給人加上后天的習性,塑造出社會需要的齒輪,需要的是一個人。


人老看能活多少歲 不管活得怎么樣

中醫老在講養生之道,也不否認幾個道家活了一百多歲,但是中國人普遍的壽命就三四十歲。其實這主要是和新生兒的死亡率降低有關系。但是還有一個問題,人老看生命的“量”的問題——活多少歲,卻沒考慮過生命的“質”的問題——人活得怎么樣。

生命的“質”體現在哪些方面?不否認人有七情六欲,而且應該得到基本滿足,但是很多人把欲變成了縱欲,過度放縱??梢越y計一下歷代吃得最好的皇帝,或者那些美食家都是疾病纏身,而且沒有幾個長壽。

所以養生說嚼得菜根就行。沒加調料就是一碗米飯,幾個人吃得很香說明什么?說明人的自身化的能力很強,元氣很足。元氣不足了,老靠些調料、色香味刺激,老靠些好像是春藥一樣的東西刺激起情欲,那就不是講的正常的七情六欲了,是在縱欲。

縱欲的結果把人的精血提前透支,吃完這個還得追求下一個更新的,就跟人吸毒一樣,吃得沒有那High勁了還得換毒品,吸入不行就得注射,肌注不行就得靜脈。

社會裹挾著一群人,綁架著一群人,但是大多數都不是能做領頭羊的人,大多數基本上都是跟著走。誰掌握了話語權,誰確立了主流價值觀,大眾就跟著誰走。


現在的病都是生活方式病

我以前說過一句話:這么多高樓大廈,住的都是睡不著覺的人。

現在的病是生活方式出問題鬧出來的病,這種生活方式包括飲食、起居、情緒、習慣,包括人的思維方式,現在大家都處于集體無意識,反正大家都這么做,我也跟著做。

壓力的繁體字,上面是討厭的厭。說明從事您不喜歡做的事才覺得有壓力。其次患得患失才有壓力,道家讓人獨立守神,以恬愉為務,自得為功,不依賴身外之物,所以就沒壓力,你現在把我的一切都拿走我還會活得挺好,必須要想得開,很多人都是死過一次才想開的,之所以現在有壓力,說明還沒有想開,心態沒放開。

內心想得開,經絡如果通暢,壓力在你的身體里通行,它有它的進出渠道,這沒事。就怕人糾結,在糾結的狀態下再有壓力,有兩個可能:一個就是爆炸,身體內的;一個就是爆發,向外。

失敗不是成功之母,知錯、認錯、改錯才是成功之母。先要“知”,這是意識層面的。覺呢?就涉及到常說的魄力,就是歸魄管。感呢?歸魂管,更深入了。

意識到不對,這個很省勁的,意識到這是個爐子這是火咱別碰它,這就夠了,你非要燙一下,起個泡這叫“覺”,能讓現代人接受的是恢復“知”,就像梁文道說我們在傳播常識?,F在連常識都是錯的,人被商業利益綁架的常識洗腦以后,普及常識就成為很重要的事了。

比如成人是否需要喝牛奶?比如每天是不是要喝八杯水,是否要補鈣?豬油是不是那么壞,而混合油是不是那么好,等等。

作者 / 徐文兵 / 厚樸中醫學堂堂主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606評論 6 533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582評論 3 418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540評論 0 376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028評論 1 314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801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223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294評論 3 442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442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976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800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96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543評論 5 36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233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662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926評論 1 286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702評論 3 392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991評論 2 374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