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散文《一封發不出的信》
-告別魯迅文學院
告別最美好的學業生涯,告別最真誠而又難忘的師生情,告別最精美的院刊《文澤》,告別最純真而又熱情的魯迅文學院。
在這里我不僅學會怎樣做人、處世,學會真誠待人,多了寬容之心......
魯迅文學院的老師真是我的良師益友,不論我的小說寫得多么糟糕,老師都認真而細心批改,小到每一字、每一句,每一標點;大到文章結構、細節,風格......,
猶如啄木鳥一樣辛勤為病樹診治,為文章指出修改的正確之路。林老師嚴謹治學的作風,讓學生佩服;面對林老師真誠而熱情、誨人不倦的教導和斧正,我有些汗顏,愧對林老師栽培之情。
三年求學生涯,深深體會到寫文章難,寫一篇精彩文章更難,發表一篇文章難上難。
筆耕不輟,立字如艱,下筆如難,收獲甚微。我天資愚鈍,文字功底差,思想內涵不深,較好的素材,寫不出的是生澀的苦味,寫不出豐滿而深刻新穎而富有內涵的作品來。
每一篇作品問世,猶如十月懷胎,這里面溶有同學心血,也溶有黃老師、唐老師、葉老師、齊老師、周老師的心血,還有一片深深真情和熱忱之心。
文章是寫出來的,也是改出來的,每一字,每一句,都要反復推敲,思索,回味,體會,才能有精悍而靈巧的作品。
善于捕捉生活中的閃光亮點,文章要虛實生趣,濃濃有致,還要有一定空靈之美感,不要重復生活,復制生活,寫得太滿、太細、做生活有心人勤于筆耕,永不言敗。
在黃老師、唐老師、葉老師、齊老師、周老師面前談創作感悟,有班門弄斧之嫌,不足之處,請予見諒。
每位老師的風采、風格、性情、個性、人品、學識,在學生心中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禁不住落下幾許熱淚,忘不了和林老師交流思想的日日夜夜。林老師真誠、一絲不茍的學風,誨人不倦、樂于奉獻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
在這教師節來臨之際,我面向北方,向黃老師、唐老師、葉老師、齊老師、周老師來一個深情的敬禮,大聲說一聲:“老師,您們辛苦了”“學生們成才,離不開您們辛勤栽培”,請您們保重身體。祝工作順心。
最后祝愿老師桃李滿天下,院刊《文澤》越辦越精彩,魯迅文學院越辦越紅火。
此禮!
您的學生:張子保
1994年9月10日
博主的話:今天,我在書桌上翻看我的一大摞獲獎證書,享受著成績的喜悅,翻著翻著從我的魯迅文學院證書里翻出一封信,那是是1994年,我寫給文學院老師的一封信,在這教師節來臨之際,以饗文學院的老師、文友、網友、粉絲們欣賞!以留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