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報考的研究生專業是情報學,別人問我報考的方向時我一說情報倆字,對方都要張大嘴瞪大眼問我“你要當間諜啊”。
其實不然,方向上叫情報學,我的理解是信息學。專業課書中對情報有各種定義。我只記得有價值的信息叫情報。
如何獲取有價值的信息?
001鎖定目標
在大學快結束時我去了一家互聯網公司做銷售。這是一家剛成立的公司,員工不多。半個月過去了,團隊里除了兩位銷售主管出單,其他人都沒有單子。某周六主管決定給我們開場培訓。他問問題我們回答。
Q:你到一家目標客戶的店里去,拿到老板電話,你有哪些方法?
A1:問店員要,會出現給或不給兩種結果,當然有時候你問的人正好是老板,對方可能會謊稱自己不是老板。
A2:假裝自己要買很多貨物,告訴店員要和老板面談業務。
然后就沒了。
主管說,還有一點你們沒想到,線下店鋪,我們可以向他旁邊的鄰居店鋪問一下,甚至是他的同行,當然也有可能要不到,這也是一種方法,你們想想看,相鄰的兩家店鋪,兩家老板是很可能會互留聯系方式的,幫個忙看個店啥的。所以說要你們多動腦子。
主管關注了我們平時會忽視的信息源,搜集信息時,多留意多動腦子,細心觀察并加以運用。
002策略誘導
晨讀中舉了聰明的應聘者與面試官的例子。應聘者通過與面試官的一問一答,總結出幾項關鍵要素,并和自己的能力結合起來,并最終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勝。
還有一種情況恰恰相反——面試官對應聘者進行策略誘導,吳伯凡老師在伯凡時間里提到過這一點:,面試官甚至有意引導應聘者陳述前公司前老板的各種不如意的地方。
這時聰明的面試官扮演了間諜的角色,他能通過策略性地提問挖掘出應聘者表面上體現不出來的信息,讓對方多說,進而判斷應聘者的個人形象。
003驗證事實
先來欣賞一則文案:
[對審美的極致追求,國內一級插畫師和10年經驗的油泥師為了這個杯子整整耗時3個月,近1000個草稿。嘗試過各種點線面空間造型,全部推翻重演。最后,采用最原始的造型和色彩。多一分色彩顯得華麗,少一厘泥土顯得殘缺。可以這樣說,這個杯子幾乎是完美的。]
哇塞,這就是我夢想中的杯子啊,freestyle有木有!買買買!
然后
這個杯子花了我68塊,我就不想說什么了。看不出來有啥工藝,跟我姥爺家喝水的搪瓷杯子挺像的。為什么?
杯子長這樣:
我就想再確認下,這真的不是在小巷子里花3塊錢買的嗎。
不過話說回來文案上說的也不錯。最大的問題是沒看到杯子的真面目。
所以說獲取了信息,還是要經過查證,查證,查證啊。多方打聽,親自上陣,把握住關鍵信息,辨真偽,判虛實,權優劣。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在信息搜集處理上。
參考書目:《像間諜一樣思考》
[美] J·C·卡爾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