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理與教育的不同
82頁第一句話:為什么學校在維持一種有益于學生學習所需的秩序時,管理的成分在增多,而教育不足?這使我想到,之前有老師告訴我,小學階段的教學就是“七分管理,三分教育”,只要把學生管住了,成績差不多就上去了。事實上,可能我年齡小資歷淺,加上性格溫和,實在是管不住學生。既然“管理”不行,還是應從“教育”下功夫。
管理與教育都是為達成一些目標,但卻有實在的不同,管理看重結果,不必糾結被管理者的體驗和感受;而教育看重“過程”的意義,關注受教育者的學習感受與體驗。教育過程即教育目的。
二、教育引導學生,有三個層面的工作內容
1.了解學生。了解學生年齡階段的認知特點,成長需求;了解學生的性情,家庭和社區環境。了解學生是和學生產生“共振”的前提與保障。
2.為學生成長創造條件和環境,提供有針對性的幫助、指導。即韓愈所說“傳道、授業、解惑”。
3.多種教育方法綜合運用,達到想要的好結果。針對不同的學生,不同的教育問題,教育方法和實施策略要在實踐中不斷調整。
三、寫學生故事的兩個“用力”點
1.思考教育,反思自我
2.研究學生,反思方法
教師職業的困難在于要在夾縫中舞蹈。面對這種窘境,決定教師選擇的,是教育良知與教育智慧。
寫學生故事,更需要直面現象,展開反思,通過寫作,梳理、總結出自己的一套科學實用的育人方法,以便讓自己能從容面對各種各樣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