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師是我高中月班同學。張老師自己還是一名高中生時,就口齒伶俐,語速快而流暢,表現出較高的語言天賦。在英語口語訓練還不普及的上世紀九十年代,同一篇英語課文張老師讀出來總是那么有英語的語境。記得一次英語課上,老師讓張(老師)分析一道選擇題的答案為什么是B而不是C,張老師的回答響當當一一我讀著B更順口。彼時,我們英俊的英語老師意味深長地對我們說道一一同學們,這就叫語感啊。多么充足的答案分析,當時我們對張老師的羨慕嫉妒恨又有多少呢!
張老師注定要站在三尺講臺,為更多的學生發揮她天生的語言優勢,讓更多的學生沐浴她優美流暢的語感。
張老師陜西師范大學畢業后,成為一名中學英語教師,二十年的執教,她英語教學同時擔任班主任,由于教學帶班都很出色,被校領導”釘”在初四,送走一屆又一屆中考生。
我從未見過課堂上的張老師。但我熟悉生活中的她一一陽光,樂觀,積極,堅韌。多年前,老公在異地工作,她一個人帶孩子管班級還忙里忙外裝修房子。無論我在她家做客,還是她到我家,她總有序利落地忙碌著,始終戰斗在廚房等家務一線,眼里手中總是停不下的活兒。此時,我看到的是一個懂得生活愛生活也被生活所愛的女人。
和張老師談教育緣于女兒的青春叛逆,我請張老師給我解惑支招。那是一家午后的西餐廳,張老師面對我的困惑娓娓道來。她的班級,她的學生,她對教育的理解,依然是流暢的語速,清晰的思路,我如沐春風。
陪伴女兒成長十幾載,鋼琴舞蹈畫畫以及學校的語數英班主任等等,和女兒的很多老師都有過接觸,什么樣的老師才是真正的好老師?把知識技能認真地傳授給孩子的應該算是吧?培養出各科高分的學霸應該當之無愧吧?在目前以分數論英雄的應試體制下,這樣的老師應該是家長趨之若騖的好老師吧?
然而張老師的話刷新我對好老師的認識一一每個學生的能力是有差距的。在我的班里,我盡量關注到每一個學生,我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即使是一個大家眼里的差生,TA也總有相對擅長的科目,我會鼓勵TA就只把這一門科做好,哪怕只有一點點進步和提高。至少這孩子在我這里曾經努力過,被認可過。憑著這份自信,以后進入社會至少可以學個一技之長,能夠生存。
說這段話時,張老師投入動情,和對面的我都濕潤了雙眼。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能夠在以成績為王的體制逼迫下仍然放下急功近利的心,依然用一份育人之心平等對待每一個孩子,而不是一味追求成績眼里只有學霸的老師一一這才是真正的好老師。說到底,一個真心育人,而不是一心求分的老師,才是真正的好老師。
張老師,正是這樣一位老師。她看得到每一位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她懂得引導學生即使沒有好的學習資質,而不泯滅對學習的興趣。
哪怕只有一點點進步,我也要看到并鼓勵TA,至少在我這里TA得到了認可......
教育的本質是引導孩子看見并創造自己(孫瑞雪)。張老師看到了每一個孩子。無疑做張老師的學生是幸福的自信的,而這是一個人未來有無限可能的基石。
那個餐廳的那個午后因為張老師的話而美好溫情難以忘懷......
這是一個教育工作者,更是一個懂得愛會愛的女人給我上的生動一課。
最后,在第33個教師節即將過去之際,祝我的老師和張老師節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