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下著雨,兩個人坐在車里,聊著天。
“去哪里想好了嗎?”坐在駕駛室上戴著眼鏡的男子,一邊查詢著要去的目的地,沛縣。
“第一次來,也不知道呀!你看咱們去哪里?”第一次到陌生的地方,還真不知道去哪里,來前也沒有查詢,連天氣都沒查看。
“那要不就去沛縣附近吧,你同事不是給你地址,離著也近些不會耽誤你明天的任務安排。”心思縝密的他,為別人考慮的到位。
“也好,那就去這里吧”把具體位置給他發了過去。
手機開好導航,寧哥也說他沒去過這個地方,大家正好一起去看看。
車子按著線路出發了,一路上開啟了聊天模式。
“寧哥也沒去過那邊,那邊是不是離龍哥家很近。”
“離得近,兩個地方挨著的。”
“看路,寧哥,前方紅燈,別闖紅燈。”突然發現前方路口紅燈亮起,大聲說了一句。
一腳急剎,把我往前一送,寧哥用手扶了扶自己的眼鏡,輕聲的說道:“紅燈,我以為是綠燈,剛才看著還是綠色的小箭頭,沒事吧,有些不熟悉,這邊沒來過。”
當車子停下來時,看了看前輪已經過了線,晚上人也不多,道路上車也少。
“寧哥,慢點開,下雨天路滑,看不清楚,別急。”看著窗外下著雨,不自主的提醒一句。
“我是新手,剛開沒多久,請多多感受。”笑著對我說。
“沒事的,哈哈開多了就好了,我記得剛拿到駕證沒多久,還把車開到小山溝里了,那是一次小車上陡坡,換擋換錯了,車熄火了,結果車自己溜到小山溝里了。”我是新手,難免會溜車。
寧哥笑著說到:“哈哈,你真行,比我還厲害。”他一看綠燈,一腳油門,身體感覺被推了一把,又繼續出發了。
突然來到一個車道比較多的十字路口,在拐彎時,不小心拐到逆行道上了,少拐了一個車道,可能是天黑,我們都沒看清楚原來旁邊那條才是去往我們要去的地方。
萬幸我們沒有開的太快,晚上車也比較少,把車往后退了退,這次我們淡定多了,從容的又駛去正確的方向。
車子平穩的行駛著,我們聊一些新手的囧事。
一路上又給我介紹了當地的一些地方特色,人文特點,地理位置等等,對于這個陌生的城市,在他的講解中知道了一些關于這個城市的故事,歷史。
寧哥簡單介紹了沛縣的黿汁狗肉,以下是出自百度百科:黿湯狗肉,已有2100多年的制作歷史。據《史記》記載:劉邦手下名將樊噲,少時以屠狗為生。劉邦與他交深,常食肉不付分文,久之樊不快。為躲劉邦,樊將肉攤遷至湖東夏陽(今山東省微山縣夏鎮)。劉邦聞訊趕去,遇河受阻,正苦于無錢乘舟,忽河中游來一只大黿,馱劉邦游過河去。劉邦找到樊噲,樊正愁狗肉無人問津,劉邦抓起狗肉就吃,經劉邦一吃,人們遂競相購食。其后,劉邦常乘黿過河食之,樊噲惱黿,殺之與狗肉同煮,不料狗肉更香,狗肉售完,至此黿湯煮狗肉,香味不減。因此,沛縣狗肉又稱“黿汁狗肉”。
劉邦做泗水亭長后,得知樊噲殺了老黿,非常氣憤,將樊噲切狗肉之刀全部收走,且令他今后不準用刀。樊噲無奈,只好把狗肉用手撕碎出售。故“沛縣狗肉不用刀”的吃法一直流傳至今。公元前195年,漢高祖劉邦平定淮南王英布叛亂,途經故里沛縣,宴請鄉親,以狗肉作飲,酒酣,賦《大風歌》:“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沛縣狗肉伴隨《大風歌》名揚四海。劉邦定天下后,樊噲將黿汁湯傳給其侄,世代相承。
以上是作為歷史文化小白,百度了一下,記錄一下而已。
當然也和我講了一些別的事,可能就記住了狗肉,雖然沒吃過,到聽別人吃過。
“前方路口左轉,前方限速50,小心慢行,想了解周邊當地景點,請說某某景點介紹,這里有為你全新解讀。”這是導航發出來的聲音。
在不知不覺聊天中,我們即將到達目的地。
開啟有一段,下一次相遇的問題。
我是新手,請多多關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