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對自己說,應該做某事,但最終沒有做?
你是否曾向自己保證,不再做某事,可最終還是做了?
你是否想要消除某種想法和情緒,結果卻適得其反?
上述三個問題,都與一種力量有關,這就是自控力。
是的,自控力可以幫助我們保持專注,拒絕誘惑,控制沖動,克服拖延,一句話,自控力可以幫助我們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那個樣子!
可是,你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自控力嗎?知道如何有效地去使用和提升自控力嗎?
美國斯坦福大學凱利?麥格尼格爾教授所著的《自控力》一書對此作了回答,以下是我讀完該書后的一些總結和感悟,與你分享。
自控不是與自我較量,而是學會與自我和解,接受相互沖突的自我
心理學和神經學研究都表明,我們的腦袋里存在著兩個自我:一個自我任意妄為、及時行樂,另一個自我則克服沖動、深謀遠慮。前一個自我,我們可以理解為“動物本能自我”;后一個自我,則可以理解為“理性自我”。這兩個自我,有時相互對抗,有時又相互配合。自控就是協調好這兩個自我的關系,使之保持一種平衡。
大部分時候,我們需要控制動物本能自我,克服沖動,延遲滿足。就像我在《從學渣到學霸,距離其實沒有那么大》一文中所說的那樣,“為什么學霸們成績好,又有時間玩?原來學霸們只是比別人更懂自律,把先玩后學,改成先學后玩,推遲一點享受罷了。”
但有時候,我們也要學會接受自我,不要與自己過不去,特別是對那些涉及內心想法、記憶的東西。比如,對于那些痛苦的經歷、強迫性的念頭,你越是有意識地去壓制、忘記,它越是會頑強地出現在你的腦海里,因為你最想忘記的,恰恰是你記憶最深的。這時候,你需要做的是:像個旁觀者一樣,看著這些念頭來來去去,既不要試圖擺脫它,也不要被它說服付諸行動。一段時間后,這些念頭和情緒,就會慢慢消退了。
所以,自控力最強的人,不是從與自我的較量中獲得自控,而是學會如何接受相互沖突的自我,并將這些自我融為一體,最終遇見更好的自己。
適當的自控是必須的,過度的自控則有可能變成毒藥,給你身心帶來傷害
自控的頻度不是越多越好。自控會消耗大量的能量,需要你在體能、情感、思維和意志等方面都付出精力。一個人如果在一些小事上自控過多,就有可能在一些重要的事情上失去控制。所以,隨時隨地自控并非是最佳選擇,最省力的辦法是建立一些積極的儀式習慣,讓生活進入自動駕駛模式,以盡量減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把節省下來的精力用在那些更重要的挑戰上。
自控的強度也不是越大越好。研究表明,自控力與肌肉一樣,都是有極限的。也許,你第一次感覺到的極限并不是真正的極限,你可以試著挑戰一下自己,但注意一定不要挑戰過度,不要試圖控制所有的思想、情緒和行為!因為長時間的過度自控,就像慢性壓力一樣,會削弱免疫系統的功能,給你的身心帶來過重的負擔,最終傷害你的健康。
自控力是與生俱來的,我們可以通過簡單的訓練,來有效地使用和提升這種能力
1.保持充足的睡眠。研究發現,長期睡眠不足對大腦的影響與輕度醉酒是一樣的,大家都知道,在醉酒的狀態下,人是毫無自控力可言的。其實,在現實生活中,你也可以發現,那些睡眠短缺的人,會更容易沖動,更難以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相反,一夜好睡,則會帶給你充足的精力和愉悅的心情。所以,如果你想獲得更強的自控力,那就不要再熬夜了,早點休息吧。
2.學會冥想或放松。科學研究表明,冥想可以改變大腦內的神經結構,幫助你更好地控制注意力、排除干擾、控制沖動。每天五分鐘的冥想訓練,可以幫助患者恢復睡眠,讓他們每天的有效睡眠時間增加一個小時。冥想訓練很簡單:原地不動安靜坐好(也可以躺下),閉上眼睛,感受呼吸(吸氣時胸腹部擴張,呼氣時胸腹部收縮),享受這種除了呼吸以外什么都不用想的狀態。剛開始的時候每天鍛煉五分鐘就行,習慣成自然后,請試著每天做10到15分鐘。
3.低強度的鍛煉。科學家發現,15分鐘的跑步機鍛煉,能夠有效降低巧克力對節食者、香煙對戒煙者的誘惑。如果你想立即提高自控力,那么最好出門走走,5分鐘的綠色鍛煉,可以讓你有效地減緩壓力,改善心情,提高注意力。如果你無法到室外做綠色鍛煉,那么在室內做瑜伽、拉伸,甚至是精神飽滿地打掃房間或者逛商店,都可以是有效的鍛煉途徑。總之,任何能讓你離開椅子的活動,都能提高你的控制力儲備。如果你是一個久坐不動的人,那么現在就站起來做一些運動吧,這有助于你提高自控力哦!
子諾不離讀書隨感,喜歡就請點贊關注吧,讓我們一起來讀書做朋友!
延伸閱讀:
2.你的精力需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