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重聲明:文章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自從開始在簡書寫作就好像在心間開辟了一片屬于自己的心靈小院兒,名為“雕刻時光”。院中的茅草小屋飄著裊裊炊煙,一棵開滿鮮花的大樹偶爾有花瓣在發稍嬉戲,一片自留的小菜園碧綠青翠。偶爾有志趣相投的朋友靜坐閑庭圍爐煮茶,聊聊我們的故事和心情。
所以初期我所寫的內容多為散文,有實情有虛景、有花落有清風、有感想有人生,每每寫完之后必要配上心儀的美圖,心中才能感到滿足。因此也有幾篇比較滿意的作品:《梨園往事》《姨姥的銀耳環》《我的親生父親》等。
有時候人有走著走著就不知不覺忘了初心,隨著簡友圈熟悉的人越來越多,喜歡的文章類型也逐漸豐盈,甚至想要試著寫寫不同的文風,比如:故事、小說、詩歌、古風等等,往往不得其法越寫越懷疑自己的水平。
其中有三篇推文《落霞滿窗》《苦楝樹下的姨姥》《“杏”好遇見你》都是心善人美的伯樂鼓勵新人,其中因為的地得使用不合適或者表達方法有問題一改再改,我心中都為了一再麻煩伯樂指點而懊悔,在此也十分感謝以下幾位伯樂:冬天開的貓、月華籠露華、錦瑟九十九、啄木鳥的卓和山中詩客,幾位伯樂老師百忙之中還耐心地指導新人是我們這些小白的榮幸。
盤點一下自己的寫作狀態就是盲目日更,我對自己提出了日更千字的目標并且認真地執行。但是由于近期單位連續加班,很多時候到半夜才能結束手中的工作開始寫文章,這樣就減少了閱讀和鍛煉身體的時間。
“問泉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所以自己的寫作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碎碎念,一直持續在原地踏步的水平。偶爾財迷心竅想要投一篇伯樂,也是抽出周末一個下午的時間匆匆寫完,缺少打磨潤色的過程,所以往往不能盡如人意,尤其是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不夠立體。盡管每每收到老師的指導、鼓勵和小小的獎賞,可是我自己都覺得有點班門弄斧的窘迫感。
近期參加了讀寫營第八期的課程,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小白們仰慕的大作家也在讀寫營提升,我真為了自己以前的膚淺和沾沾自喜而無地自容。在學習中拜讀了張司令的很多優秀作品,也開始翻看喜歡的老師們主頁中的舊文,每次拜讀都有收獲,每次收獲都讓我更加虛心。
人民日報中說:別愛太滿,別睡太晚,別要太多。寫作是我的愛好,我的愛好還有很多,旅行、唱歌、朗誦、鋼琴等等,是愛好就不能喧賓奪主占用生活中太多的時間,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堅持每天一個半小時的健身;要照顧好自己的靈魂,讓閱讀的時光不斷浸潤自己的靈魂;要愛好廣泛濃淡相宜,讓時光溫柔有趣。
其實這些都應該是融入生活的一部分,豐富的閱讀、多彩的生活體驗會成長寫作的活水,寫作是時光最美好的詮釋,不僅要寫還要寫精。所以我準備在以后的時間里往下扎根往上生長,科學規劃生活習性,生活、工作、身體、容貌、愛好和平共處,相輔相承。
繼續每天日更一小文,內容改為短小精悍的閱讀心得;每周一篇優質的散文,看見生活中的美好瞬間;每月一篇短篇小說,五月小說內容:梳理修改我和養父的生活歷程,初步擬名為《抱養》。
寫作就像是用文字雕刻時光“刀鋒千萬轉蜿蜒終成畫”,想要成為精品必須有章法、靜下心精雕細琢,雖然短時間看不出成效,但是用心堅持寫,一定會讓有限的生命立體豐盈,呈現自己想要的模樣。
再次感謝理事會舉辦的讀寫營第八期,感謝張司令的精彩解讀和引領,感謝帶我入班的師兄勾漏書生,感謝班委的后期制作和分享,感謝有機會和這么多心中的偶像當“同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