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慶幸自己遇到了瀟灑姐——王瀟
很慶幸自己讀了《按自己的意愿過一生》
很慶幸從書中知道了“趁早”
很慶幸擁有了第一本趁早效率手冊
很慶幸加入到了趁早第三期百日理財
總之一切都很慶幸
不早不晚,恰到好處
? ? ? 2016年11月29日,我加入到了趁早第三期百日理財,與200名左右的伙伴一起開始了學習理財之路。到2017年3月7日,堅持了一百天的學習,完成了這次課程,從理財小白變成了理財小手(理財達人現在還不敢稱),從月光族變成了有點兒小儲蓄的人。這100天的學習,可以說是徹徹底底地改變了自己,認識到了理財理的不僅是財,還有自己的人生。
? ? ? 認識到理財的重要性后,現在仍舊每天堅持學習理財,畢竟掌握的還不夠。這一陣讀了《30年后,你拿什么養活自己》,感慨頗多,甚是感覺到退休生活后的壓力。許多人可能不解,我一個24歲的人,現在考慮是不是為時過早,可當你讀完這本書的時候,就知道了其實并不早。理財要趁早!
? ? ? 我的文筆并不好,上完高中后就很少寫東西了,現在更是每況愈下,水平和小學生一般。但是忍不住想要分享,想要你們快點兒認識到理財的重要性,脫離月光族,規劃好自己的人生。所以在這里,請忽略我的文筆,以能讀懂為好。
? ? ?《30歲后,你拿什么養活自己》,是一本韓國加印122次,連續192周蟬聯暢銷書榜的奇跡之作。作者都是銀行財富管理師或銀行財富管理部門主管。書中以一個家庭財務出現危機的人為主人翁,然后在專家的指導下,開始了自己人生規劃,從中告訴人們理財的重要性與秘訣。
理財恪守原則:
改變之前對金錢的觀念;當經濟遇到困難時,要將所有責任扛在自己肩上;生活中絕對不能讓自己成為金錢的奴隸,而是要成為金錢的主人;
? ? ?錢是好東西,還是壞東西?我們平時經常和錢打交道,但是從來沒有考慮過錢自身的價值。有些人會認為錢不可或缺,但另一方面它也會給人們帶來不幸,錢讓人們出現階級概念,還會引發爭斗和仇恨,因此錢并不是什么好東西。有些人無論是童年還是現在,自己的生活都一直為錢所迫,因此認為錢也不是什么好東西。許多人一提到錢,腦子里浮現的都是消極的東西,然后就對錢產生了偏見,只要一提到錢就會感到不適。當現實生活中出現經濟問題時,更是不會積極面對,而是一味地選擇逃避,最終一輩子都無法從中擺脫出來,到頭來錢反而成為了自己的主人,人反而成為了錢的奴隸。
? ? ? 錢是人的主人與人是錢的主人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情況。人是錢的主人時,我們可以實現夢想,可以過上幸福的生活。可錢是人的主人時,會讓人們拋棄所有的希望和夢想,工作的目的就是為了掙錢,生活的一切也都圍繞著錢,自己不再期待未來的經濟收入發生變化,認命于命運的安排,過著被動的生活。
? ? ? 處于后一種狀態的人,有木有聽說過“貧困是一種慢性病”?如果從一開始就接受了自己貧困的命運,之后將很難再翻身,然后慢慢地接受了這個事實,并學會如何在生活中去適應它。其實,這是很多父母的一種狀態,認為我們只是普通人,命運不會發生什么太大的變化,成為大富大貴之人,然后會讓自己的子女選擇穩妥安慰的工作,放棄他們所謂的愛好。貧困的確是我們所要消除的對象,但是我們不能設法去適應它,而要努力去擺脫貧困。對于錢,我們學會擺脫消極觀念,否則它會長期存在于你的潛意識中,注定財務會發生危機,換句話說,這種財務危機是你自身所做出的選擇。出身貧寒并不丟人,向命運屈服才是真正丟人,要想過上富足的幸福生活,就必須承認錢是美好的也是必須的,要打心底希望過上這種生活,并堅信美妙的人生正在等待自己,還要建立個更大、更具進取心的財務目標??催^《秘密》這本書的人應該知道,這就是所謂的“萬有引力”。
? ? ? 錢的多少并不能決定一個人是主人還是奴隸,而是要看你能不能下定決心不讓自己的生活被錢所控制,努力去控制錢,有了這種決心的人才能成為錢的主人。所謂控制錢,就是說不讓錢在自己的生活中占據非常高的位置。越是沒錢,錢在生活中所占據的位置就越高,錢就會反過來成為主人。因此,為了喜歡的事情做決定時,不會被錢左右,要清楚自己希望用錢來實現什么愿望。然后要對錢負起責任,對錢負責任的出發點是要準確了解“我擁有多少資產,如何去掙錢,錢花在哪里以及投資在哪里”,然后通過計劃來付諸實施。
任何只停留在思想中的決定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 ? ? 我們周圍有很多人都會制定計劃,但是真正按計劃實施的又有多少人呢?好多人會說“計劃趕不上變化”,所以不如不計劃,想起什么就干什么。對于財務更是,很少有人會制定一個詳細的財務計劃,并按計劃一步一步實施著。因此人們忽視了對自己資產的管理,不關心自己的資產是多少,今后還將需要多少資金。要想將錢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這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 ? ? ? 因此,不要只停留在思想上了,準備好一個記賬本,紙質or電子(例如隨手記、挖財記賬理財等),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用起來舒服的,開始梳理一下自己的目前資產狀況。然后就像愛惜自己的身體一樣,會定期體檢一樣,對自己的資產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定期診斷和治療。
首要的目標是還清債務;
? ? ? ?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深受社會上流行的消費觀念的毒害,然后出現了一類人群——月光族,到了月底當月的工資會全部被花光。而整個社會也在鼓吹著“人生只有一次,不讓自己后悔”的消費觀念,在一種從眾心理的支配下,人們根本不會考慮信用卡和各種債務所產生的利息,整天熱衷于貸款消費,用分期貸款或租賃的方式購買汽車,由于身上沒有積蓄,一旦缺錢,便會陷入經濟泥潭中,最后讓錢主宰了自己的人生。因此,人們之所以為錢擔憂,大部分到來自債務,有了債務又會產生利息,而利息又會產生新的債務,于是債務就成為了一個惡性循環,由于自己克制不住對物品的占有欲,債務便會找上門來。在自己能力還不具備的情況下,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光是這部分債務就是一個龐大的數字,一旦債務開始累積,它就會以及其可怕的速度增長,人們便成為錢的奴隸,很難再有翻身機會。
? ? ? 進行超出自己能力的消費就如同酒后駕車,十分危險。財務上要想獲得自由首先得擺脫債務,債務是影響你生活質量的最大殺手,必須克制自己欠債也要消費的欲望。
? ? ? 擺脫債務即消除債務。而消除債務前必須先做的一件事,那就是為了不再產生新的債務,需要將漏洞堵上。為了不讓自己內心產生即便負債也要買東西的消費欲望,就要了解自己的負債情況,然后清算分析,為什么會有這筆債務,這筆債務中存在著怎樣的陷阱,然后將全部精力放在債務的償還上。
用預算來嚴格控制支出;
? ? ?減少支出!對每月那些必須的開支做月度預算,保證我們的開支都在預算范圍內。預算做好后,能夠提醒我們只進行一些有必要的支出,打消沖動消費的念頭,這樣做的目的是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
? ? ?支出分為必要支出和非必要支出。所謂必要支出就是,如果這部分錢不花會影響到生命、生活的,例如:吃飯、基本的生活日常用品。非必要支出就是指買不買,對于我們的生活沒有什么影響的,例如:買不完的飾品、包包、衣服等。每次購物前,都問幾遍“這個東西我真的需要嗎”。
運用70:30的法則;
? ? ? 70:30原則:不是指將收入的70%用于日常開支,剩余的30%用于還債。而是指剩余資金,如月收入為1萬元,通過制定月度預算發現無論怎么節省,每月的支出一定為5000元,這樣一來剩余資金就為5000元,然后再講這5000元按70:30的比例劃分,3500元用于償還債務,剩下的1500便當做儲蓄。
? ? ? PS:順便提一下其他方面的建議
? ? ? 住房貸款30%原則。超過你本人支付能力的住房貸款會影響你的財務穩定性,正確的做法是每月連本帶息還款額不能超過月收入的30%。如果可能的話,盡量在短時間內將此債務還清。
? ? ? 大部分有錢人對待汽車這一問題,都會選擇購入與自己資金情況相符的汽車,并且會使用很長時間,這是他們成為有錢人的秘訣。
理財要有目標的指引;投資要有長遠目光;慎重選擇金融產品;
? ? ?許多人都在炒股,而且還進行波段操作,一聽到所謂的內部消息,就趕緊行動,結果最后損失了不少。不考慮風險,只顧眼前利益而進行短期投資是年輕人失敗的直接原因,而沒有一個明確的投資目標是根本原因?,F在的人只要一想到理財,就會被不注重目標而只想賺錢的強迫觀念所左右,財務穩定不被人們重視,人們最為看重的是只有成功人士才可享受到財務自由,如此一來,很多人都將通過理財賺取更多的收入視為終極目標,這就直接導致會忽視投資原則,只顧追求眼前的短期利益,陷入投資泥潭中無法自拔。
? ? ? 假設你終于坐上了前往海外旅行的飛機,當滑行在跑道上的飛機離開地面沖向天空的那一瞬間,你無比興奮。但不久,機艙里傳來機長的聲音:“旅客朋友們,我們現在正以極快的速度翱翔于藍天紙上,但是我們還不能確定在哪里降落”。試想一下,座位上的你會是怎樣一種心情。所以,方向比速度更為重要。
? ? ? ? 明確目標后,就要對投資資金進行投資。在進行投資時,就要利用復利了,但是要注意,在利用復利時,投資資產的增長并不與時間成正比,在積累資產的最初階段,資產的增長幅度并不明顯,但是從某個時間點,也就是臨界點之后增長的速度就如同滾雪球一樣呈幾何級數增長,這時候不要放棄,要長期持有,堅持到最后。長期投資非常重要,如果半途而廢,必然會將機制的本錢都賠進去。
? ? ? ?再有,趁自己年輕,對股市等具有波動性的投資產品保持一定的關注,太過保險的金融產品雖然暫時能給你一種安全感,但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由于其較低的收益率明顯低于物價上漲率,反而會出現資產虧損不值錢的危險。為了投資資產,必要學會控制風險。從歷史發展來看,處在成長期的故事年平均收益率超過10%。所以,只要你對股市有信心,就帶著你的信心去投資,投資資產會慢慢累積起來的。當然,你的投資計劃至少也要在5年以上。(沒有說大家一定要去炒股,這要看大家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適合自己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產品才是適合你的投資產品。再有,不要看完以后立馬去買股票,這里面還有很多東西沒有講,大家還是要學習個三五年再考慮要不要炒股)
不要把未來想象得過于樂觀;
? ? ? 我們總習慣于用一種盲目樂觀的心態來看待自己的現在和未來,但世事難料,誰能保證我們的一生永遠一帆風順,不會遭遇突然變故?比如,哪天丟掉了工作,家里人突然得病需要巨額醫療費。所以說我們不能老是覺得自己退休后的收入還能和現在一樣,不可能的!不要把未來想象得過于樂觀,未來不光沒有這么多收入,還有空前高的支出,子女的教育經費,子女的結婚費用,還有我們養老的費用等等。
退休生活應對最大的敵人是延誤時機;
? ? ? ?籌集退休生活資金的過程中,最大的障礙是什么?——延誤時機!
? ? ? ?不知多少人了解“復利”這個詞?了解的人,應該知道復利效果像魔法一樣神奇。復利,是一種計算利息的方法。按照這種方法,利息除了會根據本金計算外,新得到的利息同樣可以生息,俗稱“利滾利”、“驢打滾”。只要計算利息的周期越密,財富增長越快,而隨著年期越長,復利效率也會越來越明顯。如下面兩張復利表,可以看一下復利的魔力。
? ? ? 因此,退休生活應對中最大的敵人就是時間,越早為退休生活做準備,自己的負擔就越少,要是從20多歲就開始準備,會幾乎感覺不到負擔的存在,但是要在40多歲才開始,就要承受相當大的負擔。
安全的投資產品不等于有保障的未來;
? ? ? 有些人會說積攢資金,要必須選準投資產品,那么在選擇投資產品時,安全性是不是應該首要考慮的因素呢?
? ? ? 在準備退休生活資金時,需要注意一點,就是不要盲目相信安全的投資產品。我們意識中會存在一個誤區,誤認為選擇了安全的投資產品就能保證擁有一個安全穩定的未來,可還不能忽視一點,那就是必須保證收益率超過物價上漲率。假設,我們將投資收益率定為10%,但如果投資的是銀行定期儲蓄這種本金可獲保障的安全產品,是不可能達到這個收益率的,大約估計為4.5%,如果再算上稅金,稅后的試劑收益率大概為3.8%,勉強跑過通貨膨脹。除此之外,收益率變小,如果還想儲蓄之前計劃的書目,每個月所要儲蓄的錢就不只翻了一倍兩倍了。
必須拋棄對房地產和子女教育的執著;
? ? ?摒棄房價上漲的執迷。一個人一輩子大部分的收入全投資在房子上,不僅時間被搭進去,還因為要償還房貸,很難再進行其他方面的投資,從而喪失掉很多重要的投資機會,從機會成本方面看,損失相當巨大。當然并不是說不讓買房,如果你買的房只是用來自己住,請不要算在投資里面。另外,還是建議減少房地產的比重,將主要精力放在籌集金融資產上,通過金融投資為退休生活做準備。
? ? ?再有教育子女問題。可以說是所有父母會犧牲自己的一切來讓子女受到最好的教育,認為讓子女接受教育也是一種投資,日后等結出果實后自然會得到回報。但是,在當今這個社會,教育熱和競爭心理的驅使下,課外教育費已經飆升至普通家庭難以承受的地步。平均一個家庭的子女教育時間長達20年,這就意味著在這20年的時間根本不必幻想還能進行其他的投資。為了子女的教育甚至不惜犧牲包括退休生活應對在內的自己所有一切,這么做真的是為子女好么?如果把退休生活應對放在子女教育后面,傾全力支持子女教育,那么日后就會讓子女背負起贍養的重擔;反之,如果犧牲一些對子女的教育投入,那么子女則無須背負這個重擔。
? ? ? 這個問題很難做出抉擇。不過,作為父母的,可以此時問問自己的孩子,愿意接受哪一個。作為孩子的,自己想想你會接受哪一個。
準備好三大資產;
? ? ? 三大資產:保障資產、退休資產、投資資產。這三大資產是承載未來的資產。
? ? ? 保障資產,努力工作換來的是固定收入,但是如果有不幸降臨到自己頭上,比方說自己或家人突然身患重病,或是遭遇事故,隨之而來的必然是大額的支出,如果不湊巧,這些變故還正好發生在入不敷出的四五十歲時,顯而易見,財務必然遭受重創。為了應對這種情況,就必須準備保障資金,也就是常說的保險。很多人對保險存在著偏見,我沒有學習理財之前也是這樣,甚至對賣保險的人都不懷好感。但當你正確的認識保險后,就知道保險的重要性了。保險是幫助我們分散風險的。當負面事件致使我們經濟出現困難時,保險就是一種提供救援的安全裝置,幫助我們克服困難,走出逆境。所以它必不可少,不要認為這部分錢白花了。建議拿出收入的5-8%購置保險,并且要保證保額充足。
? ? ? 退休資金,就是養老保險和自己積攢的退休金。養老保險只能滿足我們的基本生活,即溫飽。如果想晚年過得好一些,養老保險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我們自己還要積攢一些退休金。建議拿出收入的15%作為退休資產。
? ? ? 投資資產,包括提供給一家人居住場所的住房、子女的教育費和子女結婚費用、剩余資金等,是沒有債務股關系的可動用資產。
無論是人生還是投資,最終還是烏龜超過了兔子;
? ? ? 理財不是一時的事,所以不能心急,想要一夜發家致富。如果你是抱著這樣的心態,對不起,你不適合理財。
? ? ? 理財要一步步走,堅持走到最后,最終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