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標題取自一本書的名字。《30年后,你拿什么養活自己?》是一本風靡亞洲的暢銷書,作者是三位韓國人。
我用兩天時間通讀了這本書,它的中心思想是提醒人們趁早為自己的晚年生活做財富上的準備,未雨綢繆,積累充足的養老費用,并養成投資理財的習慣。
接下來,我為大家簡要梳理一下書中故事的相關情節:
主人公名叫錢小俊,是一位工薪階層,有房有車,生活也算富足。不過,一場夢境、一個夢中的財富精靈徹底改變了他。
在某一天晚上,錢小俊,在自家的浴室里洗澡,因為太過疲憊,躺在浴池里睡著了,進入了夢里。他發現自己已經是35年后的模樣,白發蒼蒼,和妻子住在一所普通的養老院,吃在食堂,沒有孩子陪伴,為了生計還在工作。
對于夢境中出現的這一切,他充滿了惶恐的情緒。
他遇到了以前的老朋友,大家都已處在自己的老年狀態。其中的一位高中同學叫宋思凡,年輕時是銀行的理財顧問,現在過著老有所養、老有所依的幸福生活。相比之下,他自己變得這么落魄,心里非常不解。
聽朋友說,在他們住著的隔壁,有一座叫“老人一家”的高檔養老院,于是有一天,他好奇地尋找去了,在途中他意外地邂逅了財富精靈,一開始還很害怕,得知財富精靈能知道過去和未來,他就迫不及待地訴說了自己的困惑,特別想知道過去到底發生了什么。
財富精靈很厲害,為他展現了他35歲后的人生全景畫面。原來錢小俊雖然年輕時職場成就顯著,收入不菲,但卻因盲目開支和過度消費,40歲時就出現了嚴重的家庭經濟危機。
財富精靈說,你在42歲時就賣掉了家里的住房。還清債務后,余下的錢就消耗在了過高的房租、高檔汽車以及一大筆子女的教育開支上。
錢小俊非常吃驚,悔不當初。
后面,財富精靈又給他講述了朋友宋思凡是如何進行投資理財的。
他每天做開支預算,從未中斷儲蓄,并堅持投資理財,在40歲時不僅擁有房產,而且還準備了120萬的本金,并且借助復利,實現家庭財富的巨大增值,所以他晚年的生活狀態非常好。
接著財富精靈呈現了錢小俊50多歲的狀態。他成為被裁員對象,收入中斷,愛人被迫重回職場,孩子出去打工,賣掉了心愛的高級轎車,這一切又是難以接受的現實。
他無言以對,財富精靈告訴他,年輕時你沒能夠充分的開發出自身的潛能,浪費了太多機會。
接著,他又走進了60多歲時的階段,此時正進行一場高中同學的同窗聚會,李健國,他的一位要好朋友,跟他打招呼,并寒暄了起來。聊天得知李健國的日子也不好過,和老伴住在女兒家,整日看女婿家臉色,沒有積蓄,每月只能從兒子拿1000元的零花錢。過得也很落魄。
這時宋思凡走過來,雖然年過六旬,卻容光煥發,很高興地與他們倆打招呼,并感嘆晚年生活之美好。他還興奮地說道:65歲不過才是開始,如果把之前的60歲當成熱身,現在才是游戲的開始。
錢小俊羨慕著宋思凡,然而他卻覺得自己正面臨著人生最嚴寒的冬天,重拾勇氣并不容易。
錢小俊正在想著,突然,身后的光線熄滅了,周圍漆黑一片,財富精靈和兩位朋友都消失不見了。
“老公,快出來吧!怎么今天洗澡花了兩個多小時,怎么回事啊?”,錢小俊被老婆的叫喊聲驚醒。
原來這是一場夢。他如釋重負,但也唏噓不已,慶幸這不是現實。
于是,他整理了思緒,打起十二分的精神,開啟電腦,在網上搜尋如何規劃退休生活的方法。
忙了好久,漸漸地梳理了一些頭緒。他覺得自己必須要在工作的25年內準備好未來30年的退休生活資金。
他結合當前情況預估了今后25年的總收入和總支出,讓他大跌眼鏡的是,支出反而大于收入金額。他認為以后的生活一定要精打細算,但對于如何開始準備,又茫然了。
在一個周末的早晨,錢小俊與朋友一起去登山。
其中有一位是銀行私人理財中心的經理,此人姓王,專為VIP客戶提供綜合資產管理服務。錢小俊跟他就聊了起來,并說了近期的一些困惑。這位王經理針對他的實際情況給出了一些分析。
錢小俊聽了之后很受觸動,因為他從來未對資產與負債做過分析,何為凈資產他也沒概概念,也沒有減少不必要的支出,更沒有審視家庭財務狀況并進行結構調整。
王經理告訴他,除了掌握目前的凈資產,搞清每月收支狀況以外,還要想辦法增加收入。
首選方式是提高年薪,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要花更多精力專注于自我潛能開發。比如訓練自己的英語水平,領導能力,人際關系能力等等。
同時,持續為退休生活進行投資,保證較高的收益率。比如獲取股票、基金等金融收入或者租賃收入。
回去之后,錢小俊迫不及待地核算自家的凈資產,仔細一算,結婚7年,每月僅增加5300元的凈收入,自己確實沒存下什么錢。
他開始為過度消費而后悔。
他決定賣掉屬于奢侈品的高級轎車,并遵循量入為出的理念,開始使用家庭賬簿,從中找出支出中存在的問題,并制定每個月的預算。
在這個過程中他也明白了,原先的投入太多費費用在子女教育上,倒不如讓自己的退休生活不成為子女的負擔,并在教育上培養孩子的自立能力,獨立精神,讓他們不依賴父母,這樣會更有利于其自身的成長。
不過,其實他還沒真正考慮好退休生活的應對方案……
又過了一個周末,年輕的宋思凡和他的朋友王偉約錢小俊出來聚聚。
幾杯酒下肚之后,錢小俊說出了自己的困惑,感嘆看不到退休生活的希望,也找不到有效具體的解決方法。
宋思凡接過他的話,安慰地說道:不用擔心,現在為時不晚,你把這杯酒干了,哥哥我給你提供免費的咨詢服務。
錢小俊痛快地喝了一杯。
宋思凡說,先解決第一個問題,即儲蓄資金。
增加收入或減少支出都是一種方式。
但隨著年齡增長,工作時間越來越短,單純地增加儲蓄并不能解決問題,但如果能運用好收益率,問題就能得到徹底解決。
然后他特別提到一個詞——復利。
所謂復利,指的是從本金中產生的利息又計入到本金中,然后再用加起來的金額繼續滾利。
這時王偉給他畫了一張表,打了個比方,幫他算出通過復利效應可以產生難以想象的財富金額。
錢小俊看過之后十分激動,說到:那只要我存入5萬元,按照20%的年利率,25年后可以拿到475萬元,那豈不是把退休的生活問題給解決了?
王偉說,這只是開始,還有個問題沒有解決呢!
“你能保證你的投資在25年以內始終保持每年20%的增長嗎?”
錢小俊無言以對,沒緩過神來。
宋思凡說復利的力量來自兩處,收益率和時間。
他結合圖表給錢小俊做了展示。
隨著收益率變高,復利效果呈現幾何級數增長;要想充分享受復利帶來的好處,必須有足夠的時間,越長越好,如果將退休資金儲蓄20或30年,能完美發揮復利效果。
“理財規劃,越早越好”,王偉說,他結合表格,說明在不同收益率條件下,1萬元本金會因投資時間的不同而發生變化,越早收益越高,特別在復利情況下。
如果你有了一萬元或者更多的資金,就不要往后拖延,早做投資是明智之舉。因為越往后投資,若要實現最后同等收益的結果,那就要多付出幾倍甚至更多的儲蓄才行。
宋思凡后面接著說到,財富增長的最大敵人是物價上漲,它會讓財富縮水。若投資收益率過低,一旦將物價因素考慮在內,儲蓄就根本達不到資產增長的效果。
所以,這是投資的時代,更好地通過資金運作讓資金增值是人們追求的目標,也是應對財富貶值風險的必然要求。
宋思凡在后面又跟錢小俊提到了“風險溢價”的概念。投資承擔的風險越高,得到的回報就越高。在低利率的經濟環境背景下,勇敢面對風險,及早承擔風險是聰明的做法。
緊接著宋思凡引出了基金產品。
基金,簡單來說,是一些專門發機構把客戶的錢匯集在一起,通過自己的運作,將扣除手續費后剩下的收益全部返還給客戶的一種投資產品。
購買基金雖然有一定風險,但它省時省力,有專業的人幫忙打理,既不耽誤本職工作,還可獲得較高的收益回報。
宋思凡給錢小俊梳理了投資基金的原則,簡單來說就是結合自己的風險偏好選擇讓自己有安全感的基金,并聽取專家的意見,尋求他們的幫助。同時需要分散投資,降低風險。
如果選擇了不錯的基金產品,就要堅信它的成長性和上漲空間,絕不低價拋出。
后面宋思凡還特別加上了保險的概念。提醒錢小俊在投資實現財富增長的同時要加強家庭人身安全的保障,防范意外和疾病的風險。
錢小俊聽了之后,特別認同。他此時的內心蠢蠢欲動,暗暗下定決心:好,那從現在開始吧!
于是,他的財富人生由此啟動。
故事到這里就告一段落了,從中我們懂得規劃退休生活的重要性,也了解了如何規劃退休生活。
錢小俊可以說是我們大眾中的一個代表,我們不防從他的故事走出來,進入我們自己的人生。
晚年問題基本是每一位必須面臨的問題,倘若自己忽視了它或者在此有迷茫和困惑,不防如錢小俊一樣,發現問題,提前規劃,找到方法,努力走出困境,請相信,這會帶來精彩的晚年退休生活,完成美好的人生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