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開學季,又輪到“能上班會帶娃善持家”的全能型老媽們開始集體吐槽了。
這不,孩子們下午剛剛返校回來,晚飯后樓下的草坪上,七八個辣媽就圍在一起開起了現場會,先是你家的娃,我家的娃,后來,漸漸演變成了聲討各自老公,在帶娃這事上,是如何的懶惰不作為。
俗話說兩個女人五百只鴨子,這七八個女人,猶如數千只鴨子嘰嘰喳喳。咦?“鴨子”堆里,唯有站在一邊的琪琪媽不怎么說話,只是呵呵笑!
喳喳喳的鴨子們一下子轉向了這個“另類”:嗨,說說唄,你家男人咋那好呢,孩子又優秀,說說,咋調教的,我們取取經。
要說琪琪真是個優秀的孩子:學霸,體育好,還特別有禮貌,關鍵是和他爸關系賊鐵,爺倆經常勾肩搭背一起去打籃球,簡直是親子關系的楷模呀!
幾千只鴨子,你一言我一語,現場成了答記者問,挖出了琪琪家的故事,鑒于人多口雜,作為“鴨子”之一的我,發揮特長,稍作整理如下:
-02-
好的夫妻關系,是良性親子關系的前提和基礎
要說這琪琪媽,書肯定是沒少看,要不人家咋知道結婚后就開始調教老公呢。
他們二人是大學生戀人,脾氣秉性知根知底,結婚前,琪琪媽就和老公約法三章:家務活分工做,大事商量著來,在外人和朋友面前給足男人面子。
他們倆結婚早,生娃晚。剛結婚那會子,琪琪爸的那幫哥們還是單身的光棍兒,沒少在他家蹭飯,琪琪媽每次都是好酒好菜,熱情招待。賺足了面子的老公,背地里幫老婆干干家務,也就理所當然。
小兩口都是農村出身,遇上哪家有了急事用錢,有個原則,那就是救急不救窮,小兩口口徑一致配合默契,省去了很多麻煩。
婚后經濟不寬裕,也就不著急要孩子。小兩口都是干技術的,琪琪媽愛看書,鉆研業務,帶動老公也學習上進。在琪琪媽的經營下,兩口子齊頭并進,恩恩愛愛,小日子過的甜甜蜜蜜。
很多女孩總希望,能嫁一個婚后照顧心疼自己的男人,可是從生理學的角度看,同齡的男人一般都比女人成熟晚,所以,婚后男人對家庭的責任感,還需要女人的引導和培養。
-03-
家庭里有話好好說,媽媽不要做抱怨女人
琪琪出生后,琪琪爸逐漸成了單位的技術骨干,工作繁忙起來,有時候幾天幾夜不回家,出差也是家常便飯。
琪琪媽一個人帶孩子,又苦又累,有時候也埋怨老公不體貼自己,可是看到老公累得回家倒頭就睡,也挺心疼的。
尤其是后來,琪琪媽發現每每自己抱怨老公,不但老公的臉色不好看,連琪琪的情緒也受影響,孩子覺得是自己惹了爸爸媽媽不高興,老盯著大人的臉色看,孩子變得敏感脆弱起來。
琪琪媽是個明白人,漸漸意識到抱怨也沒用,還影響孩子成長。索性,有事說事,倆人背著孩子私下溝通,說開了,說完了,就過去了,不倒后賬。
這樣一來,兩個人心里反倒沒有隔閡了,家里和睦起來,孩子也不老盯著大人臉色看了。
女人的抱怨是影響家庭和親子關系的一大障礙,丈夫不喜歡喋喋不休的老婆,孩子不喜歡嘮嘮叨叨的媽媽,就事論事,及時溝通,是家庭和諧的一個重要渠道。
-04-
引導孩子欣賞父親的優點,樹立父親的權威
琪琪媽最高明的地方,是善于鼓勵老公,挖掘放大老公身上的優點,在琪琪面前樹立起父親的權威。
隨著孩子一點點長大,父親的地位更加神圣。琪琪爸爸事業心強,愛學習,愛運動,鉆研技術,經常為了單位的事情犧牲個人時間。
哪個男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崇拜自己?琪琪媽經常鼓勵琪琪像爸爸學習,學習父親的勤奮努力,強烈的事業心、責任心,把學習當成自己的事情,為了自己的理想努力。琪琪沒有辜負母親的期望,他善良擔當,成績優異,主動幫助后進同學,年年都是三好學生。
這樣的琪琪更成了爸爸的驕傲,無論在單位里,還是朋友聚會,琪琪都是爸爸驕傲的談資,這樣的兒子,爸爸怎么能不關心呵護呢?
在我們東方文化里,很多男人都有大男子主義的心理,希望家里的女人和孩子尊重自己,甚至崇拜自己。既然有這種心理需求,做妻子的就應挖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為孩子樹立家庭榜樣,促進父子、夫妻關系的和諧。
-05-
尊重父親的權利,讓父親陪伴孩子成長各個階段
在養育琪琪的這些年里,琪琪媽讀了很多育兒書,為琪琪充分享受父愛,營造了良好環境。
幼兒期:完成與母親的依戀,開始接納爸爸和他人。
母愛的溫柔使人陶醉,心理產生安全感,但過于依賴母親,會讓孩子的性格柔弱,經不起風雨。孩子還應該感受到父愛的堅強,才能賦予成長中戰勝困難的力量。
琪琪一歲多以后,媽媽就借口家務忙,經常讓爸爸帶他出去。爸爸當然沒有媽媽那么細心周到,琪琪跌倒了,爸爸會讓他自己爬起來,說男子漢不怕疼!琪琪和小伙伴打架,爸爸會樂得觀戰,只要沒威脅就不管;琪琪在公園爬上高高的欄桿,爸爸在下面鼓掌,說他真棒!
琪琪覺得和爸爸在一起,更好玩,更刺激,所以爸爸不加班的時候,他就喜歡纏著爸爸,在家里玩槍戰游戲,在床上滾來滾去。漸漸的,琪琪口中的媽媽成了做飯的,爸爸成了陪他玩的,幼小的琪琪在父愛的滋養中汲取了力量。
兒童期:父愛讓孩子明確規則,培養孩子的自控力。
上學后,琪琪變得越來越淘氣,由于男孩天生的大腦結構和體內睪丸素的影響,琪琪常常不計后果搞破壞。
比如琪琪經常把家里的開關摳壞,把家里的音響拆了個七零八落。有一段時間,在學校里,琪琪向前桌女生的鉛筆盒里放毛毛蟲,上課還揪人家小辮子,被家長找上門來。
媽媽的說教,對調皮搗蛋的琪琪來說就像耳旁風。媽媽就交給爸爸處理。琪琪爸帶他出去玩游戲,讓琪琪建立規則意識,知道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女同學是應該保護的,不是欺負的。
青春期,父愛對孩子有了道德約束的力量。
琪琪上初中了,進入了青春期,開始叛逆,挑戰母親的管教,父親堅決和母親站在一起,支持母親。
琪琪媽還創造父子單獨交流的機會。特別是一些男人之間的話題,都主動躲開,讓爺倆討論。琪琪爸將自己青春的經歷講給兒子,同兒子一起探討青春期感興趣的話題,讓情感迷茫的琪琪找到適合自己的路。
琪琪成長的故事講完了,琪琪媽還謙虛地說,自己也是摸著石頭過河,走了不少彎路,還好有琪琪爸可以商量依靠,孩子得以健康成長。
媽媽們紛紛開始感嘆:讓老爸們參與到孩子的撫養教育中來,關鍵還是家庭環境如何營造的問題。
看來,媽媽們還要多多學習生活中的智慧,更關鍵的是,如何提升自己駕馭生活的能力!
歡迎瀏覽往期育兒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