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醒來前,做了個夢,平生第一次夢見了貓。
這是兩只神奇的貓,什么顏色已經記不清楚了,只是明明白白的知道他們會說話,依依呀呀的用人類的語言和我溝通。這兩只貓是從窗簾外跳進來的,不是我家的貓,但顯然,家人都很喜歡這兩只討喜的乖乖,似乎已經認識它們很久了。當貓對我開口說話的時候,很正常的,我愣住了,然后找尋聲音的來源,最后發現是從貓嗓子里發出來的模擬人的聲音,就像是鸚鵡學舌的感覺,我笑了,驚喜。記得童話里那只會說話的貓是穿著靴子配著劍的。我家這兩只聰明的自來貓可真實多了。小貓們第一次見到我,就跳上身和我表示親昵,夢中的貓貓讓人真的很愉快。
實際上,我沒養過貓,只知道貓是有脾氣的動物,很難伺候。不知從何時,喜歡上了貓,經常上豆瓣的愛貓小組,看到各種各樣的貓趣事,也給生活增添了很多樂趣。比如說,不按時回家,貓貓就在家里制造各種亂;比如說,半夜起床尿尿,驚見兩腿間蹲著一只貓貓;比如說早上得罪了貓貓沒和它玩耍,晚上回家發現牙刷被丟在下水道口;再比如說,貓貓和你賭氣,讓狗狗把自己腦袋叼著走來走去.......呵呵,貓貓愛你的時候,會讓你受寵若驚;而它們不愛你的時候,也會讓你懊惱不已。
文人愛貓似乎總是多過愛狗。季老就提到過他養的幾只貓。一只小黑,總是默默的和季老一起,午后時光,慢爬小山坡,不離不棄。而且季老有張照片,就是和貓貓一起合影的。照片中,那只毫無拘束的毛球,站在季老肩膀上,看著季老寫作,季老似乎也很享受這樣和貓貓的親昵時光。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貓》更是從貓貓的視角,來觀察文人的世界。看到那本小說能如此貼切的理解貓世界里的一切,我想,夏目漱石前輩肯定也是很愛貓,認真研究過貓的生活的吧?
我沒有養過家貓,卻曾經好心救濟過小區里的流浪貓。和家貓的生活比起來,流浪貓們要現實多了。它們和人類保持著若即若離的距離。有需要的時候會找你,沒有需要的時候,也不會靠你太近。在小食盆里分發食物的時候,流浪貓們會發生爭搶,有力氣的大貓們往往排擠了小貓,等大貓吃飽了,小貓們才能吃到食盆里剩下的貓糧。顯然,外面自己捕食是困難的,而且遠遠不如貓糧好吃。流浪貓們沒有人的細心打理,通常都有些臟兮兮的,而且,有些因為爭搶地盤的沖突,身體都有些殘缺。盡管沒有家貓那么干凈,流浪貓還是保有了貓貓們生來的習慣,愛洗臉。曾經試圖和那些流浪貓說話。有次給完貓糧,看它們吃食爭搶,我蹲在一旁,對著一只老貓就喋喋不休了。我告訴那只老貓說,已經吃了很多了,就該讓讓小貓,不能太貪心了呢,結果老貓倒是停下了吃食,用那雙狡黠的眼睛看著我,臉上掛著似笑非笑的貓笑。表情很滑稽。貓貓們能聽懂人的語言嗎?我不知道,或許不能吧,但是它們知道你在和他們溝通,你沒有惡意。養流浪貓的那段時間,每天下班的時候,都能在小區院子里,看到貓貓們三兩只的坐在那里,等我回來,遙遙的看著我,于是,我也就越發覺得,給他們喂貓糧是一種義務了。
就是在那樣一段常和貓貓頻繁接觸的時間里,也不曾夢見過會說話的貓。因此,今朝得夢,不免心中感慨難釋。不記得貓兒對我說了什么了,只記得,那是兩只可愛的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