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 》讀書筆記 - 草稿

一 ?表達的邏輯


如果不能做到思維上的改變,那就可以嘗試先去套用思維,多想多做多寫,總會有一天,你會站在金字塔上。你之所以站在頂端,因——付出全部的只有你,他人只是范范在做。

1章——為什么要用金字塔結構

? 具體方面:可界定問題,有條理分析問題,將有共性的思想融合貫通,有效的表達出來。

? ?廣泛來說:可用來指導組織和管理整個寫作過程,使讀者能夠更加簡單清楚主題思想。

1 .1 歸類分組,找出思維邏輯關系,組織成金字塔有效的表達出來。

—— ? 自上而下的表達,結論先行

?在表達總結性思想前,需理清被總結的具體思想,要表達的思想順序,層次組合,階段性不同內容意義。

例如:目前平臺滿足不了教師需求,根本無法達到預期效果。

教師的工作壓力十分大,一個老師帶多個班級,需備課,上課,通知家長,校方會議,教育思想方針的實施,

所以教師需要能直接下載使用教案,課本同步圖片,PPT,課件,課后習題等可下載資源,在班級注冊時注冊流程盡可能縮短。

——自下而上的思考,總結概括

?將用戶需求作為基本的思維出發點,按照某種關系順序組織成段落,段落組織成章節,章節匯集成一個具有核心觀點文章,既金字塔最頂端。

例如:

——文章中任何一個思想,都是對下個思想的總結概括,

——每組的中心思想屬于同一邏輯范疇

——每組中的思想按邏輯順序來組織


2章——金字塔內部結構

金字塔結構的兩種關系:縱向關系,橫向關系。

這兩種關系的存在,貫穿了整個文章;

2.1縱向關系:可以引導一種疑問/回答式的對話方式,迫使讀者按照你的思路產生符合邏輯的反應,從而,吸引讀者的注意力,確保某一層次上的思想組必須表達上一層次所提出的問題。

2.2 橫向關系:表述時必須要有歸納推理和演繹關系,且不會同時出現,這僅代表兩種邏輯關系,能夠組織在一起的橫向關系必是其中一個。

? ? ? 演繹法:三段論式的回答,第二個思想包括第一個的主語或謂語,第三個思想來源于前兩個的總結。

? ? ? 歸納法:邏輯具有共同點上,可用同一個詞表示。

2.3:講故事式的序言呈現——背景、沖突、疑問、回答,開頭要說明“背景”的時間和地點,在此背景中發生了某個“沖突”,使讀者提出你在文章 中已設定“回答”的“疑問”,如此確保和讀者“站在同一個位置上”。

3章——如何構建金字塔

自上而下 ? ? 自下而上

3.1 自上而下:

1.設定討論主題

2.設定受眾的主要疑問

3.寫序言:解答疑問背景—沖突—疑問—解答

4.根據主題設定背景與受眾進行疑問/回答式對話

5.對受眾的新疑問,重復進行疑問/回答式對話,

指出“沖突”,縱向關系溝通

6.檢查疑問和答案

(注:沖突,推動故事情節發展,并引發讀者發起疑問的因素)

3.2 自下而上

1.列出所有你想表達的所有思想要點。

2.找出個要點之間的邏輯關系(因果關系)

3.得出結論。

初學者注意事項:

1.先搭結構,先嘗試自上而下法。

2.序言先從“背景”構思,將背景作為序言起點,準確的找到“沖突”和“序言”。

3.多花時間在思考序言上,不可省略,先整理出序言的信息,這樣才能在復雜、混亂的論證中完全集中在金字塔結構中較低層次的思想上,從根源上出發。

4.將歷史背景放在序言中,因為過去式需要 讓讀者提前了解,或者已經知道。

5.序言僅涉及讀者不會對其真實性提出質疑得問題,既是已知可控的。

6.在關鍵句層次上,更適合用歸納推理法,可以將演繹法發展的整體思想用歸納法的形式表達出來。


4章——序言具體寫法

4.1 序言的講故事結構

? ? ?基本結構:

背景(A):多元化研究服務數據表明...........

沖突(C):無法證我的工作對用戶有明顯益處

疑問(Q):如何確保多元化研究對用戶有明顯益處?

回答(A):實施“XX項目”以研究該問題

4種序言順序例子:

? ? (1)標準式:背景——沖突——答案;近幾年因。。。但卻無法。。。因此現應該

? ? (2)開門見山式:答案——背景——沖突; 我們首要目標。。。。公(成就)。。但。

? ? (3)突出憂慮式:沖突——背景——答案:據了解目前。。因為具備(具有歷史)。。為此

? ? (4)突出信心式:疑問——背景——答案;如何確保。。。已具備。。。如果。。將。。。為此。

序言基本流程及結構:

?開場:必須要以講故事的形式開始,讓讀者拋開自己的思想,而專注于你的話題,激發讀者興趣,設置懸念,吸引注意力。

?目的:“提示”讀者信息內容,不能出現疑問,或者結論類內容,如圖表。

?要素:序言故事要包涵3個要素,“背景”“沖突”“答案”缺一不可。

?內容長度:序言的長度取決于讀者和主題的需求,序言需與讀者產生共鳴,告知關鍵句要點(概述)。

引入背景:當能夠表述文章主題獨立的、無爭議的時候就是引入“背景'"的時候(所有能引出”背景”的句子定是將你“鎖定”在特定時間和空間的特性)

沖突:是推動故事情節發展,引發讀者產生疑問的因素。故事情節不同。誘發原因不同。

圖片發自簡書App

4.2序言常見模式

1.發出指示式(我們應該怎么做,如何做等問題)

2.請求支持式(我們是否應該這樣做)

3.解釋做法式(我們應該如何做)

4.比較選擇式(我們應該做什么)

4.21——發出指示式:告訴讀者某個問題,或者引導某種細想方向。背景要如何,沖突必須要。。。疑問需要如何配合。

? ? ?——請求支持式:提出問題待批準,背景我們遇到問題,沖突需要得到解決,疑問該不該幫你解決。

? ? ——解釋做法式:向讀者解釋解決問題的方法,背景必須做什么,沖突需要準備某物料,疑問如何確保物料完整度。結構搭建前期需要分析,不能因解釋而解釋。

? ——比較選擇式:根據需求界定最為正確的解決方案,并闡述理由,背景要達到的目的,沖突子需求不同方案不同,疑問哪個能綜合滿足,所有方案和選擇均圍繞目標而出發。

4.3序言常見模式——以咨詢為例

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推動讀者采取某種措施,所以會回答讀者為什么參與,如何參與參入會獲得什么。

總:序言讓讀者清晰的知道“背景”,通過敘述性的“故事”讓讀者看到事實,且讓讀者一直在限定的思維框架內,從而減少正文內的“沖突”和之后的“疑問”。


5 章 ——演繹推理和歸納推理

演繹推理:一種線性的推理方式,最終是為到處某一個結論,論證過程中上一層次均是對下面邏輯的概括,所以每一個思想都是有上一層次思想引出。過程不要超過4個步驟,結論不要超過3個。一般使用在較低層次。

3個步驟:

1闡述以存在問題或某現象

2產生的原因或通過其他數據能展現挖掘根源原因。

3說明共同點,解決方案,和如何實施。

自身例子目前

1公司將資源整合打包上傳供下載。2注冊流程改變一下。3APP操作權限做出調整。

由于人員缺少,公司權限受限,管理失誤,任何一項均無法做到,

所以,公司需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產品框架做出調整。

歸納推理法:將具有共同點的思想組織在一起(至少兩個以上),形成一個單一名詞。

步驟:

1.整合所有表示一類的名詞

2.每組思想中要包涵兩個以上該類思想

3.整體呈現的是自上而下的一個推理過程,并要從中剔除掉該組思想中不對稱的思想。

區別:演繹推理,第二個點是對第一個主語或者謂語的論述總結。

歸納推理,同組的中心思想具有共同的主語或者謂語。

總結:無論采取什么推理形式,在選定主題后,需明確中心思想,自身就要明確自己所要闡述的內容,過程中出現的名詞統一性,以及最終的論證結果。而所有的論述過程將圍繞同一名詞開展,并最后得出結論。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