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筆卻不知從哪里開始寫。紅樓夢的內容太宏大了,此時我腦子里好像站滿了書里的人,正叫囂著向我傾訴他們的故事。
我讀紅樓夢好像是在大學,那時無憂無慮,倒是自命不凡,覺得空有一身抱負無處施展。初中時懵懵懂懂,高中時又悶頭高考,到了大學原以為就終于獲得自由進入新世界了,沒想到卻進入了另一種壓抑迷茫。
當時覺得所謂青春就是一個大圈套,因為好像全世界都在贊美青春,羨慕年輕人可以揮霍時光,可只有真的身處青春的人才知道它是多么蒼白,多么索然無味。
紅樓夢對于我,也是一個華美的夢啊。賈府的榮華富貴,大觀園的秀麗雋美,少男少女的情竇初開,還有黛玉的孤芳自賞。那時的一首葬花吟,我也不知跟著陪了多少眼淚。
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葬花吟是對于易逝年華的絕唱,是一首青春的挽歌。你看那些花肆意又爛漫地開著,也不知為誰而開。即使下一秒就會飄落到泥土里,也依然無所顧忌,好像要在一瞬間把所有的熱情,所有的生命都釋放出來,絲毫不留余地。
這不就是我們的青春么,剛剛結束了混沌無知的年紀,開始了解世間的華美和誘惑,也漸漸懂了人生的幻滅。
因為沒有真實地接觸生活的艱難,所以無論快樂或是悲傷都是帶著些幻想的,是不切實際的。也正是這樣的年紀,承載了生命中的感性,脆弱和不計后果。
誰來告訴他們這樣的時光不會長久呢,誰來告訴他們,早晚有一天,他們也會變成顫顫巍巍的老人?然而他們不聞不見,他們只知道天大地大,他們只知道把花瓣盡情地揮灑滿天。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黛玉才一個十多歲的孩子,為什么看見花的飛舞就會聯想到自己呢?
后來,華美的夢碎了,書里的許多人物卻越發清晰起來。
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夢歸。
元春應是古代女子能想象到的最好歸宿了吧。生于官宦人家,從小錦衣玉食,嫁給當朝皇帝,被封為貴妃。可是她在省親那天頭一件事卻是與母親抱頭痛哭。
榮華富貴又怎樣?錦衣玉食又如何?皇宮,那是個最見不得人的地方。雖受人艷羨,卻是每一天都過得提心吊膽。
其實那些削尖了腦袋往皇宮里鉆的人也都心知肚明,這是一個九死一生的去處,可能是平步青云,也可能進了無底深淵。求而不得的自然是苦,求而得的也未嘗就快樂了。
有一回王熙鳳夢見秦可卿,急著問她如何經營能讓賈府永保無虞,秦可卿說她太糊涂,自古都是物極必反。皇朝極盛之后必然走向衰落,家族再興盛也總有勢頭過了的時候。得空時在祖墳邊置一些房產留個退路,在富貴時要盡早為以后貧窮做打算。
那時王熙鳳大概十七八歲年紀,一手打理賈府的財政,管理著兩百多號人。這是多么驚人的才干,諾大的寧國府,由一個小姑娘打理。
當時可能只有王熙鳳心里清楚,賈府已經開始入不敷出了,她需要變賣一些家當做補貼,也不時放一些高利貸,表面還要維護家族的風光。
賈府從里面開始潰爛,哪是她一個人可以力挽狂瀾的?歷史上那么多王朝更迭,所有人都叫喊著千秋萬代,又有誰真的能永保無虞了?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賈府一昔崩塌,王熙鳳也未能幸免于難。她的女兒巧姐卻與板兒成親,保全了小命。這板兒正是劉姥姥的孫子,那時劉姥姥去賈府打秋風,王熙鳳曾接濟過她一些銀子。如今反過來板兒倒救了巧姐一命。
應當確是有因緣果報在冥冥中安排人的命運吧。
諸行無常,有漏皆苦。佛教講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熾盛。
我們活在世間的一切行為,種種情緒,以及色,受,想,行,識的所有感官和意識的活動,只能帶來短暫的快樂,而這快樂都不是恒常不變的,若我們執著于追求這樣的快樂,最終只會讓自己更痛苦。
太虛幻境里時常會出現一個警幻仙姑,警告你一切都是夢幻。權利,財富,情愛,到頭來都是一場空。可是知道歸知道,執著歸執著。
青埂峰的那塊石頭既已動了凡心,是一定要親自去經歷一番的,而靈河邊的絳珠草也注定要為寶玉流一世眼淚來了卻這段緣分了。
這就是人世間的修行吧,無論是什么樣的道理,總要自己去親身經歷過,頓悟出來才行的。前世結了什么緣分,也總要親自去了結掉。
紅樓一夢,是對人生的觀照。蕓蕓眾生,有誰能逃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好,我是桃源野鶴。
我是一個喜歡中國文化的素食者,沒事兒發發書評隨筆,也會發幾篇小說。
歡迎來到我的桃花源。
文章導航:
一、【書評】沒事兒讀本書
6、柏拉圖哲學
二、【素食小說】清逸錄
三、雜文
3、【小故事】莫璃
四、詩詞
2、莫欺英雄命短
3、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