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上周二放學回家的路上,兒子忽然說了一句:“媽媽,我覺得心理學和非暴力溝通不一樣。”? “哦,是嗎?那說說你的想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兒子說:“心理學就只是了解一個人的心里它不能真正體會到別人的感受和需要。心理學分好多種,比方說有師生關系心理學,家庭關系心理學,還有什么刑事犯罪心理學等等好多種,師生關系心理學就是教育學心理學。我們老師雖然學過心理學,但是他們就只知道怎樣教學生學習,如何講課,表面上說了解學生,其實心里根本不了解學生。舉個例子吧,學生真的忘帶作業了,可是老師說沒帶,就是沒寫,如果寫了就不可能忘帶,還罰抄重新寫一遍。英語課上一個人單詞默寫錯,罰全班把整個單元單詞抄寫20遍,然后再布置很多作業,根本不考慮學生的感受,一下課,班里面充滿了怨恨聲,大家都去指責那個學生,然后還大呼老師不講道理,老師搞株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說“你需要公平,是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兒子說:“是的,憑什么呀?他單詞寫錯,干嗎連累我們呀,老師真不公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說:“那你能說出老師的需要什么嗎?”
? 兒子想想說:“老師需要我們把單詞掌握牢固,不再犯同樣的錯誤,我也能理解老師了,但是我認為使用株連這種方法不大好。”
? 我說: “是的,老師也挺辛苦的,老師也希望你們把知識學好,理解老師!那你說說非暴力溝通吧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兒子說:“我感覺非暴力溝通,它不僅包含了心理學的部分,而且它高于心理學,它是連接人與人心靈的橋梁,是愛的語言。如果我們老師學習了非暴力溝通,他就不會因為一個同學出錯,而罰全班同學寫作業,而且罰那么多遍。他也會考慮到我們的感受和需要,我們也需要放松,需要休息,而且一下課老師也不會再拖堂了。所以我覺得非暴力溝通好。再比如媽媽你吧,你現在學習非暴力溝通之后,你也不再評判我了,也不指責我了,也不輕易對我發脾氣了,如果有時候發脾氣,你還能主動給我道歉,說出我的感受,我的需要,你的感受,你的需要,我覺得挺好。我喜歡非暴力溝通。”
當我聽到兒子說非暴力溝通是愛的語言,忽然感到一股暖流涌遍了全身,我好感動,我明白了,其實孩子也需要被理解,被認可。孩子們也渴望愛的流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