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名師工作室小語聯(lián)盟第六次活動——洛陽行”學習筆記(四)

武瓊老師評課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一、課堂教學要關注“三本”

生本:研究學生,學生要什么。

標準:研究課標,把學生領到哪里,發(fā)展方向

課本:介乎于學生與課標之間,幫助學生,看學生離課本有多遠,借助課本幫助學生達到要求。

二、怎么讀懂教材?

只有讀懂教材,才能把握兩頭:課標和學生

1.讀懂課文。

2.研究助學系統(tǒng)——課后習題。

我們用教材干什么?《春雨的色彩》研究的重點是什么?課后的問題是“鳥兒為什么說春雨有顏色,從文中找出相關句子說一說。"鳥兒眼中認為春雨是什么顏色,再研究為什么是綠的紅的黃的,找到原因后再研究爭論是什么,這樣才能讀出爭論。鳥兒看到的不是雨,是雨帶來的變化,是春雨。教學只停留在了表面。基于孩子認知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3.寫字。要抓的重點“左窄右寬”在一年級還顧不上,一年級要顧的是筆畫和筆順。三點水旁是有弧度的,絞絲旁的兩筆撇折是不一樣的。間架結構是二年級的重點。

三、《奇異的琥珀》

板塊教學很好,一是解決滿堂問,二是每個板塊有一個教學重點。

兩個板塊教學的關系不是孤立的,不能用故事當成主要的研究點,而應抓“推測”,“推測”是重點。老師指導小朋友做批注。學生讀“已知”的沒有讀全,一是透明,二是好好的躺著,三是每一根毫毛,四是好幾圈黑色的圓環(huán)。要抓這幾個關鍵詞,透明——老松樹,好好的躺著——不是打斗中,不是別的原因,兩個動物的位置推測,每一根毫毛——推測那時候就有,變化不大,好幾圈黑色的圓環(huán)——掙扎,已知項要落到詞。有依據(jù)的推測,才是合理的,要從第十八段的關鍵詞去推測,是思維的推理,唯一一篇逆向思維的推理。有沒有不合理的推測?引導學生大膽探索,有,“前俯后仰”就不合適,如果換作“極力掙扎”就更合理更嚴謹。文章一定是帶著孩子做這樣的思維活動的,還有想象的思維。讓想象、語言得到發(fā)展。

四、《少年閏土》

抓重點。長文怎么短教,怎么短學?定位是一課一得,定位很清楚。讀得很充分。

建議:處理得有點碎。牽的問的還是有點兒多。開課很好。先管這件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讓學生自主閱讀,自主交流,然后老師相機引導,放開了讓學生去讀,勇敢機智是能讀出來的。畫面出來了,再回到插圖,圖文對照:閏土是什么樣的人?在畫面中在回憶中在文字中體會。兩個學生對三句話的印象一個是從寫作的角度(景人事),一個是從內(nèi)容,為什么要否一個?我們要不斷問自己:課堂生成什么?達成什么?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