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績效教練》,39頁
? ? 提高覺察力和責任感最有效的問題應以尋求量化或收集事實的詞語開始,比如“什么”,“何時”,“誰”,“多少"。不建議使用“為什么”,因為它經常意味著批評和引起防御心態,而且使用“為什么”和“如何”時,如果客戶不合格,兩者會引發分析性思考,這可能會適得其反。分析(思考)和覺察力(觀察)是不同的心理模式,根本不能同時應用并同時達到最佳狀態。如果需要對事實準確地報告,對其出處和意義的分析最好暫時停止。如果我們需要以“為什么”開頭的問題,最好表達成“是什么原因......“;“如何”的問題表達成“做這件事情的步驟是......”這里能引發具體和真實的回答。
I
? ? ? 你過你想提高對方的覺察力、責任感,那么最好的問題一定不是“為什么……”。
? ? ? 第一:“為什么”往往會使得對方有種被質疑、被批評的感覺,這樣的問題也許會讓談話對象的情緒出現波動,不利于幫助對方覺察事實。
? ? ?第二:對方把精力放在“思考”為什么,“分析”為什么,分析意義、分析出處等上面,反而不一定是你想要的他“覺察”出的結果,而這種覺察出的結果才是你想要的。
? ? ?換一個可以使得提問更加溫和,更加聚焦的問題,比如“是什么原因……”(為什么),會使得答案來的更加高效些。
A1
? ?跟客戶對接培訓需求時,我常常會問到“為什么提出這個需求呢?““為什么覺得是上級的原因呢?”“為什么減少1天呢?”“為什么選擇別人家呢?”換位思考,如果我的供應商問我,“為什么又要把設計圖改回去”,”為什么改時間”,“為什么沒早點告訴我”的問題一定沒有“把設計圖改回去,是出于什么考慮呢?“時間更改是什么原因呢”“是什么原因導致現在才跟我說呢?”要好。
A2
今后,在與客戶溝通時候,把問題換成“是誰提出這個需求的呢”“是什么原因,他提出這個需求呢?”“是什么現象,讓您覺得主要原因出在上級身上呢?”“培訓時間減少一天,是出于什么考慮呢?”“是出于什么原因,選擇其他的供應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