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每次讀這么理論的書,都要專注的啃很久,然而訴諸筆端仍然流于形式的多,理解收獲的少,即便如此也“每有所得便欣然忘食”,所以斷斷續續的堅持著這份執著。這便是堅持的力量,在堅持中我發現痛苦越來越少,快樂越來越多!特別是昨晚看到一個簡書的好友說是看了我文章中引用張博士的話給了她很大的啟示,讓我更加堅定的寫下去,原來我們學習的伙伴們互為鏡子,同學、共進,在彼此的奮進中汲取營養,戰勝惰性。讀完寫完的快樂,以及時間碎片化不能集中注意力寫的糾結交織在我的寒假生活里,碎片化的時間就用來讀,整段的時間就靜下心來寫,相信:只要在路上總會遇見隆重的慶典。
? ? 這篇《班主任研究的知識創生與積淀狀態報告》是李家成教授和李艷博士寫的,文體是“報告”,是關于班主任研究的知識創生與積淀狀態的報告,通過注釋我了解到了本文為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教育學課題“學生在班級生活中是如何學習的”、上海市“曙光計劃”項目“中小學生領導力發展與學生組織建設研究”、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項目“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領導力培養與評價研究”的成果。本文以2009年至2015年為研究時限,2009年是《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發布年,這個規定的發布,使班主任的研究一度活躍,但仍然有很多的挑戰和問題,需要進一步加強研究。看到文章后面的100條參考文獻,我簡直震驚了,無以言表的敬佩! 也深知自己能做的還有很多,已做的卻很少。文章的內容涵蓋了6年的班主任本體性研究、工作研究、素質研究及發展研究,分析了班主任研究的知識創生和積淀狀態。本文就班級與班主任崗位的本體性研究談一些簡單的看法。
《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強調:“班主任是中小學的重要崗位,從事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學教師的重要職責。教師擔任班主任期間應將班主任工作作為主業。”由此可見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以及班主任研究的重要性。
一、國際比較背景下的不同結論
在國際比較背景下,研究者對中國班主任有三種觀點:“取消論”、“回歸論”和“特色論”。作為一名一線的班主任我更傾向于“特色論”,“當班主任作為主體自覺開展對學生成長和發展的研究時,這種研究就是一種不是學科教學研究但高于一切學科教學研究的研究”,力求“致力于持續地將班主任的研究和對班主任的研究融會貫通,匯就具有濃厚中國特色的人格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智慧之湖”。[1]具有鮮明特色的中國班級、班主任制需要有班主任的特色貢獻,需要發揮班級與班主任工作的育人價值,需要班主任理論的積淀,需要班主任自身研究意識的覺醒。[2]正是中國班級的特殊性以及很多普通班主任的不懈努力,才使我看到了班主任“特色論”的希望,并努力想成為一個普通的對“特色論”有貢獻的班主任,以微薄之力回應班主任“取消論”。
二、中國教育改革的當代需要
? ? ? 班主任研究需要具體到情境之中,形成有機、立體的認識方式。有學者從當前學校教育實際問題與發展需要出發,認為在現代社會,中小學科學文化知識傳承的任務越加繁重,對教師專業知識技能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從而使教師的工作重心逐漸向“經師”的方面偏移,而唯有班主任才要對學生全面負責。[3]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很多學校都是這樣,不是所有的教師都參與德育,班主任才是德育的核心力量,才承擔對學生的全面負責,所以現實的情境是大部分人不愿意當班主任,我們學校每學期宣布任職時也都能聽到誰誰因為什么原因辭去班主任的職務。雖然自己喜歡做班主任,樂于做班主任,但也不敢大聲說出,因為怕被當成異類,這樣的邏輯是不是很荒唐?在我的班主任生涯中,我覺得孩子們能在活動中真實的成長,不僅不會耽誤學習,而且學習成績也會大幅提高。真的很期待有一天,每個教師都把自己當成德育的主力軍,每個教師都樂于做班主任,做幸福的班主任,在成就學生的同時成長自己,為學生的真實發展貢獻力量。
三、班主任制的意蘊
? ? ? 有學者從組織運作的視角出發,認為班主任制的內容有四條:班級是固定的;從班級任課教師中選擇一名當班主任;班主任應在班級層面建立學生組織,班委會是班主任助手;班級作為學校中一個簡化的管理層級運行。這一研究闡明了班主任制的具體內容。[4]這四條總結了目前班主任的基本情況,我們都有固定的班級,也都是從認課教師中選擇一名當班主任的,如果任課教師中沒有能夠勝任班主任工作的,就會換一個能勝任班主任的學科教師。目前的班主任也會在班級層面建立學生組織,建立班委會,但是據我的觀察,大部分的老師并沒有讓學生設置適合自己的崗位,沒有這個意識更不知道該如何做起,只是制定了幾個自己認為比較“靠譜”的學生擔任相關角色。但是孩子的天性都是調皮的,加上很多隔代教育,最大的特點就是寵愛過多,難免在履行崗位職責時略有偷懶,班級出現無序的情況較多,班主任只能事無巨細的管理著班級的大大小小事物,惡性循環,班主任越管的細學生越不會管理自己,班主任要管的事物就會越多,到學期結束,便會疲于應付。
? ? ? 有學者從學生日常生活的視角出發,認為班級的核心是為學生提供生活世界的形態,而具體的學生班級日常生活,則充滿著育人資源,包括交往資源、實踐資源和促成學生生命自覺地資源。[5]所以在學生的班級日常生活中班主任應該有促成學生生命發展的自覺,為學生提供生活世界的形態,為學生成為社會合格公民奠定基礎,改變社會中“遇到一個好班主任靠運氣”的觀點。
? ? ? 面對不同的認識視角和觀點,我覺得班主任自身要想發展,在外部提供制度和培訓支持的同時更要有班主任專業發展的生命自覺,從學生發展的視角看待班級和班主任工作。
四、班主任是誰
? ? ? ? 就班主任與學生的關系而言,有學者提出:中國中小學班主任是班集體的建設者,是引領學生發展、創造班級文化、營造學生有效發展環境的第一責任人。[6]班主任并不是一個學校工作布置的簡單執行者,他面對的是發展中的人,是對學生生命成長負有重要責任的人。回顧自己的學習生涯,無論是小學、中學還是高中,對班主任的印象都是最深刻的,對班主任的一言一行記憶的也最深刻,同學聚會討論最多的也是以前的班主任,看望最多的也是班主任。 無論是對教育改革走向的領悟,還是對當代學生發展的診斷,都需要有大視野、大愛心、大境界、大自覺。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教育性就在班主任的全部豐富性之中,就在其全部的工作中。[7]所以在平時的班級日常建設中,我們班主任應該抓住教育的每一個契機,認真對待每一個孩子,用大愛浸潤每個孩子的心靈,用慧心傾聽生命每一次拔節的生長。
[1]本刊編輯部.班主任研究與研究班主任[J].班主任,2015,(1).
[2]楊小微,李家成.中國班主任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
[3]趙敏霞.好班主任大家談——如何成為一名好班主任研討會觀點述要[J].班主任,2015(3).
[4]楊小微,李家成.中國班主任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
[5] 李家成.班級日常生活重建中的學生發展[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
[6]趙敏霞.好班主任大家談——如何成為一名好班主任研討會觀點述要[J].班主任,2015(3).
[7] 李家成.論班主任工作的專業性——基于對班主任工作復雜性的認識[J].基礎教育,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