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只是敏感而不穩(wěn)定,會受傷。心平氣和,這也是養(yǎng)生之道。我今早看到了自己的某些限制性信念:同事胖,我的批判性信念出來了,怎么不減肥?女人怎么能這么胖?就像弟弟說賈玲不知道怎么想的,那么胖還不減肥?因為我個人的觀點:女人要瘦要美,違背了就丑,自律性不好。于是我的情緒上來了。
了解下這一串自動思維,又牽扯到了中間信念:女人應該,一定,必須之類的語言觀念。今天來了位老太太辦理離婚,說自己丟臉,被伴侶氣得一身病。聽她的潛臺詞:女人應該被男人守護,讓著才行。現(xiàn)場都已經(jīng)開始用語言對峙了。想想,讓我們受苦的往往是我們那些限制性信念:人生必須、一定要怎樣,男人就該怎樣、女人就該怎樣,如果違背了你的這一串想法,你的情緒就上來了,長此以往,你的心肝肺等各器官都受到影響。如果在你的信念之間加上:允許、彈性,讓彼此的觀點都能好好呼吸,關系就會改善。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你的信念是你自己的,你的期待也是你自己的,和對方?jīng)]什么關系。你無法強迫對方,要有允許彈性的空間。
我們在生活中可以保持敏感性,心也要足夠靜。但不要為你的負面敏感付出代價,比如心思恍惚,自我懲罰之類的。你不但敏感也要穩(wěn)定,這樣不至于那么快受傷,同時給自己一個自我觀察的空間,以便更好的了解自己,也能夠變得有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