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爸爸

我的爸爸出生于1927年,河北省青龍滿族自治縣。兄弟四個,爸爸排行老二。聽爸爸說,還有個姑姑排行最大。在她十三歲的時候不幸得了重病,因沒錢醫(yī)治去世了。家里唯一的女孩永遠地離開了親人,聽父輩人說姑姑的孤女墳?zāi)芙o后人帶來福氣,每年清明,過年家人都要去祭拜她,幾十年從沒忘記過。

解放前爸爸和兄弟各自奔波,補貼家用

聽爸爸說,他十二歲才開始上學(xué),只上兩年半。學(xué)習(xí)非常用功,每次考試都名列前茅,老師還常讓他幫忙批改作業(yè)。

爺爺、奶奶因為家中貧困,無力負擔爸爸上學(xué)。老師說不用爸爸交學(xué)費,那家里也不讓念,因為多一個孩子上學(xué),家里就少一個人干活兒。

爸爸聰明好學(xué),老師特別喜歡他。爸爸很小的時候,三字經(jīng)、百家姓就能倒背如流。14歲,爸爸被迫輟學(xué),在家放豬,還經(jīng)常跑到教室門口聽老師講課。爸爸對上學(xué)有太多的不舍,家里窮也沒辦法,能讓識幾個字也就燒高香了。

1942年,爸爸16歲,到偽滿洲國當勞工。聽爸爸說,去秦皇島住的是炕席搭的窩棚,下雨漏水,就在里面挖排水溝,在兩邊土坡上住,吃的是稀稀的高粱米兌涼水的粥,窩窩頭。

為了能吃得飽些,爸爸說,每次吃飯就要多長心眼,先盛半碗,吃完再盛一碗,這樣就能吃點稠點的高粱米粥了。

爸爸還說,他和大爺是兄弟幾個最默契的哥倆。大爺人特別老實,話也很少,但卻是個任勞任怨的好大哥,孝敬老人,照顧弟弟,是家里的頂粱柱。

記得17歲那年,爸爸和大爺一起去熱河當勞工。因條件不好,大爺不慎得了疾病,連拉再吐,工頭根本不管勞工的死活。大爺好幾天吃不下飯,爸爸決定帶大爺逃跑。白天看好地形,后半夜背著大爺,偷偷地逃走。

帶著鐵鍬把鐵絲網(wǎng)壓倒,扶著大爺,踏著漆黑的夜光,走出了工棚。一路上要點飯給大爺吃,自己吃點野菜,路過菜地,吃個蘿卜或茄子,再喝點河水充饑。走了一天,等到了鞍子嶺,離家還有幾十里路,看到莊里有人來趕集,托人給爺爺捎個口信,才牽著毛驢把大爺接回家。

爸爸18、19歲時,已經(jīng)是家里的勞動主力了。農(nóng)忙時在家種地,閑時去綏中、興城、秦皇島等地當勞工。不管外邊條件多么艱苦,老爸仍然堅持干下去,掙點糧食回家。

20歲那年,爸爸再次踏上去沈陽的列車,去一家私人皮革廠當學(xué)徒。第一年春節(jié)沒有回家,工棚住的是上下鋪,吃的是橡子面窩窩頭,稀高粱米粥,每天天剛朦朦亮就起來上工。中午、晚飯也吃不飽,常常干到深夜才下班。

爸爸把省節(jié)下來的錢郵給爺爺添補家用 。自己攢點零碎皮子,賣錢買雙翻毛皮鞋。在沈陽干了二年后國民黨來抓兵,爸爸怕被抓,準備回河北家鄉(xiāng)。

爸爸說:當國民黨兵還不如當八路軍呢?!惫ゎ^不讓走,爸爸說:如果我讓國民黨抓走了,早晚也找你算賬,決不會饒恕你?!惫ゎ^害怕了,給了爸爸路費錢,爸爸返回了家鄉(xiāng)。

1947年,體弱患有嚴重氣管炎的三叔被應(yīng)征入伍了,參加了八路軍。在南方打仗,雖然條件很艱苦,但氣候溫和再加上部隊的醫(yī)療條件還是比家強得多,三叔的氣管炎在當兵期間慢慢好轉(zhuǎn)。三叔參加過遼沈戰(zhàn)役,抗美援朝,雖然沒進過一天學(xué)堂,全靠在部隊掃盲識字,最高當過排長。聽爸爸說,如果三叔沒去參軍,真不知在家受多少罪呢。

三叔很孝順,經(jīng)常給家里寄錢。那時鎮(zhèn)上根本沒有郵局,每次都是爸爸當天走路往返去青龍縣郵局取錢,從村里去縣城單程有60公里,往返就是120公里。爸爸天不亮就出發(fā),要連續(xù)走上7-8個小時才到縣城,取了錢,再走7-8個小時回來。老叔最小,也是哥幾個念書最多的一個。

1949年爸爸23歲了,媽媽17歲,他們經(jīng)媒婆介紹,相互沒見過面,正月初八爸爸和媽媽結(jié)婚了,和太爺、爺爺、奶奶、大爺、大媽一起生活。那年媽媽生下第一個孩子,一個女孩,不幸夭折了。打那以后幾年的時間,老媽沒再懷孕,大爺家已經(jīng)有三個孩子了。


五十年代爸爸命運轉(zhuǎn)折

1951年爸爸25歲了,不甘心一輩子守在家里,再次踏上去沈陽的列車,在沈陽第四建筑公司工作。那年,老叔考上了熱河省平泉縣師范學(xué)校。每一次寒暑假都是大爺背著行李,步行送老叔去青龍縣座汽車,然后再步行六十多公里走回家。爸爸也常常給老叔往學(xué)校寄錢,供他念書。1953年,老叔畢業(yè)分配到老家當了小學(xué)教師,同年,老叔在家鄉(xiāng)結(jié)婚。

1955年,媽媽生下我。雖然是個女孩,但爺爺、奶奶特別喜歡。我常常逗他們開心,給貧困平靜的家庭帶來許多快樂。

媽媽和爺爺、奶奶、大爺大媽、朝夕相處九年,妯娌之間從沒紅過臉。爺爺奶奶過日子精打細算,細水長流,計劃用糧,基本可以保障一日三餐。男勞力吃點稠飯,地瓜,家里女人吃點稀米飯,雖然生活很苦,但一家十幾口人過的非常有勁。

爸爸常說,在這個家,你大爺是最不容易的人了?!澳愦髬?6歲童養(yǎng)媳到咱們家,從三間茅草屋,到五間大瓦房,那是辛勤汗水換來的?!泵慨斚肫鹉嵌尾黄匠5幕貞?,爸爸都眼淚含眼圈,情不自禁勾起不少的回憶。

大爺就是這樣一個普通的農(nóng)民,默默地為這個家操勞。聽爸爸說,咱家蓋的老房,主要石材都是大爺在山上起早貪黑找的石頭,再用驢馱回家。因為搬運石頭,大爺雙手常常磨出了血泡。

爸爸和三叔在外地工作,雖然寄錢給家里補貼家用,但家園的一磚一瓦都是留守在家鄉(xiāng)的大爺親手建造的。看到新房建成,全家人都甜在心里,而這喜悅里卻飽含著大爺?shù)挠眯暮托量唷?br>

1957年,媽媽得了嚴重的痔瘡,在農(nóng)村無法醫(yī)治,所以爺爺給爸爸捎信,告訴爸爸家中的情況。那時,爸爸已經(jīng)去大連分公司工作,我還沒到二周歲。爺爺要送我和媽媽去大連和爸爸匯合。聽媽媽說,臨行前奶奶抱著我大哭一場,說再也見不到我了。

爺爺送我和媽媽去大連。媽媽去治病,爺爺照看著我,逛公園。原本老爸看到工友都有手表,也想買一塊,爺爺來后,爸爸得知奶奶病重,就打消了買表的念頭,把攢下來的200元讓爺爺帶回了家。

媽媽的病漸漸好轉(zhuǎn),還找到一份工作,雇人帶我。聽爸媽說,有一次我從床上掉到地上摔昏了,爸媽抱著我就往大連婦嬰醫(yī)院跑,等到了醫(yī)院門口,才蘇醒。蒼白的小臉慢慢變紅了,可把爸媽嚇壞了,他們高興地把我抱回家。

爸爸是非常愛學(xué)習(xí)的人,只要有機會他決不放棄,在大連讀了夜校,后來,如果不是趕上全國干部下放,爸爸都能讀初中課程了。

我們一家三口在大連相聚時間不長,媽媽的病還沒痊愈。那年秋天,黨中央號召全國干部下放勞動,爸爸被分配到丹東鳳城農(nóng)村。

媽媽當時不想去,她說,去鳳城農(nóng)村還不如回老家呢?還是老爸眼光看得遠,苦口婆心地和媽媽說:“還是和我去吧!給我縫縫補補,做點飯,還有個伴?!?/p>

媽媽也不忍心讓爸爸自己去那么遠的地方,無人照顧。爸爸答應(yīng)媽媽,如果二年抽調(diào)不回來,我們?nèi)乙黄鸹乩霞?。在老爸心里,干部下放是全國性的,帶工資走,一定有機會抽調(diào)。我隨著爸媽去了丹東鳳城,爸爸在農(nóng)村擔任大隊副書記,媽媽在家里照顧著我。

那年春節(jié),老爸心里掂記奶奶的病是否好轉(zhuǎn),帶著媽媽給奶奶做的棉鞋和單鞋,回河北老家了。每次回家,奶奶都要出門迎接爸爸,那天卻沒見到,也沒聽到奶奶說話的聲音。走進屋才聽爺爺說,奶奶去年秋天就過世了。因為爸爸剛?cè)サ|鳳城,所以沒把這個不幸的消息告訴爸爸、媽媽。爸爸傷心地哭了,覺得非常遺憾!媽媽給奶奶做的鞋送給了姨奶。

1958年,媽媽生下了大弟弟。聽媽媽說,那個年代大躍進農(nóng)村也吃食堂,老弱病殘,孕婦可以不出工。沒病,好吃懶做的就要被掛懶漢牌子,爸爸是大隊干部,堅持正義是他的光榮傳統(tǒng),特殊情況可以照顧,如果違法亂紀的人,爸爸堅決不留情面。

記得爸爸說過有個大隊隊長,違反國家政策。他為了報復(fù)爸爸,不讓媽媽去食堂打飯,媽媽領(lǐng)著我,抱著大弟餓了一天,爸爸知道后非常氣憤,立即開會把隊長給撤職了。爸爸就是這樣倔得出名,正義感非常強的人。


六七十年代爸爸奮斗在遼西

1959年秋天,爸爸被省公安廳抽調(diào)支援三線建設(shè)來到了遼寧西部朝陽十年九旱的山區(qū)LY勞改分局 。那年我們家已經(jīng)四口人了,當時房子還沒有蓋好,暫住小城子大朱科農(nóng)村。幾個月后,搬到分局西窯礦山平房家屬院,那年我五歲,大弟二歲。

聽爸爸說,剛搬進新房墻還沒有干透。為了更快,就在屋內(nèi)用鐵銅燒木頭烘干墻壁。

1960年到1963年,自然災(zāi)害,那時我們都還小,幸好有農(nóng)村帶來的糧食,沒太挨餓。但是,老家爺爺,舅舅常來小住,所以家里也不寬裕。媽媽常常爬樹采榆樹葉,扒榆樹皮加工成粉狀,揀大食堂扔的白菜幫,吃糧用秤量,吃的都是菜粥,咸菜 ,熬過了最艱苦的三年。

1961年,媽媽雖然知道自己身懷有孕,但為了家人能吃的比較飽,不得已經(jīng)常背著爸爸爬樹摘樹葉。二妹出生先天缺陷,不能正常飲食,經(jīng)常生病住院。

1963年,老媽生了小弟,家又多了一張嘴。小弟從小體質(zhì)就弱,每一次都是媽媽喂完小弟,再喂身邊的二妹,他和二妹生病互相傳染,就像雙胞胎姐弟。爸爸抱小弟,媽媽抱妹妹,她倆成了醫(yī)院的???。二妹因患嚴重病毒性肺炎,醫(yī)生曾對媽媽說,你們這輩子想吃這個女兒的點心可不容易!

二妹只活二周歲就夭折了,爸爸含淚把二妹用炕席頭送到北山。媽媽在家大哭一場,覺得女兒真苦,生命如此短暫。

二妹走后,小弟的病也慢慢好轉(zhuǎn)。醫(yī)生懷疑小弟患有病毒性腦膜炎,做過穿刺,死里逃生。是分局醫(yī)院的幺大夫,姚大夫,還有中醫(yī)院的蘇大夫給小弟第二次生命,一直到三歲小弟才漸漸強壯起來。

1966年,爸爸的工作單位分局留守處,被凌源鋼廠接管了。那年,轟轟烈烈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開始了。爸爸生性倔強,比較較真,文革期間還被掛牌所謂‘‘反軍黑干將‘’。聽爸爸說,供銷科的某某同志是帶著一個團起義過來參加八路軍的,是有功之臣。就因為爸爸說了真話,所以才被專政的。爸爸在廠區(qū)被游街示眾,回到家,看到爸爸人生最難忘最痛苦的表情,全家人都哭了。

晚上爸爸飯也沒吃,就躺在熱炕上。第二天早晨起來,爸爸的雙腿都變黑紫色,都尿血了,腰也被打壞了。聽爸爸說是被壞人用三角帶打的,特別殘酷。就從那時起,爸爸心里就憋著滿肚子氣,患了嚴重的胃潰瘍,一年住好幾次醫(yī)院。

1970年,媽媽又生了小妹。媽媽說她自己有二哥三弟,沒姐沒妹太孤單了。真的很可心,媽媽送給我最好的禮物,小我14歲的妹妹,別提爸媽有多高興了。

爸爸每天下班都要抱抱小妹,出門給小妹買好吃的回來,小妹也很乖,全家哥姐也都很疼愛唯一的小妹。

爸爸每天很早就起來,在自己家的園子種很多菜。豆角、黃瓜、白菜、茄子、土豆、韭菜、小蔥、還有我們至今想起來都反胃的甜菜旮瘩,那時候家里經(jīng)常用甜菜旮瘩做菜窩窩頭,甜菜葉子做菜吃。

爸爸精通二十四節(jié)氣,到什么季節(jié)種什么菜,他都心里裝著,清楚得很。爸爸是家屬院出了名的勤快人,不浪費一塊地,除了種菜,地里的草除的可干凈了,幾乎看不見石頭停留。看到爸爸綠油油的小菜園,心情真的很舒暢。

爸爸的身體還是時好時壞,記得1974年我下鄉(xiāng)那年,爸爸的胃病還沒好。我永遠都不會忘記,爸爸和媽媽騎自行車去農(nóng)村看我,往返六七十公里路。

媽媽騎車不熟練,是為了女兒現(xiàn)學(xué)的,中途將自行車寄存。爸爸帶著妹妹,還有媽媽,大弟自己騎車。到達我那里時,爸爸沒吃飯,就喝點水。返程時媽媽是另一位搭伴看妹妹哥哥帶媽媽一程。爸爸因患胃病,沒吃一口飯,回來就累住院了。四十多年了,每當回想起來,爸爸因為遠路看我而受累住院,我就感到深深的心痛和內(nèi)疚。

1976年底,我被抽調(diào)到LY鋼鐵公司上班,從事汽車駕駛工作。爸爸給我?guī)е埡?,廠內(nèi)干活中午吃現(xiàn)成的菜飯。高粱米飯,白菜燉豆腐。如果去廠外拉塊石就在采石廠吃煎餅、咯豆子。

爸爸是表情嚴肅的人,對我們姐弟管教也比較嚴格。記得二個弟弟小時候在外淘氣,打架,回家還要挨爸爸揍。我們小時候很少看爸爸有笑臉,爸爸在園子里干活,媽媽讓喊他吃飯,我們誰也不愿去,都讓小妹去。媽媽常常開玩笑地說:你們好像是后爸。

時光流逝,我上班,大弟下鄉(xiāng),小弟讀初中,小妹也該上學(xué)了。爸爸掙了很多年59元工資,家里雖然貧困,但每年給爺爺、姥爺寄錢卻雷打不動。逢年過節(jié)由五元,十元,二十元,而且每年還要負擔爺爺規(guī)定的三十元撫養(yǎng)費,直到1978年爺爺去世。

爺爺去世后,爸媽一直寄錢給大爺,大媽,每年從五十增到一百元。爸爸常說,“你大爺,大媽這輩子不容易。你太爺,還有爺爺奶奶都是他們養(yǎng)老送終的。沒有他們在家守候,我們在外不可能安心工作。”

八九十年代兒女成家立業(yè)

1979年,文革十年無辜受害的 人終于平反昭雪了,爸爸也被平反了,但身體和心靈卻受到嚴重的摧殘,常常腰痛,但爸爸從沒因此影響工作,泡病號。

1980年我結(jié)婚了,1981年生下女兒,有了姥姥家唯一的外孫女。

1982年大弟結(jié)婚, 1987年家里有了大孫子。

1989年小弟結(jié)婚,1990年二孫子出生。

1991年小妹結(jié)婚,1992年又有了外孫子。

家里已經(jīng)是十四口人的家族了。我和兄弟姐妹每天都忙著工作,照顧自己的小家,媽媽也在廠子工作,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再也不是粗茶淡飯,每人每月三兩豆油的日子了。雖然沒什么存款,但再也不是節(jié)衣省食的年代了。

我們眼看孩子慢慢長大,我們也不知不覺進入中青年。爸媽再也不是來凌源的二三十歲風華正茂的年代了。

時間真像流水一樣,不知不覺地流過。90年代末,女兒在市里讀初中高中。高中上晚自習(xí),無論春夏秋冬,每天都是爸爸拿著手電筒在路口去等著接外孫女。在女兒的心中,姥姥、姥爺付出了太多的疼愛,終身難以報答。


少年夫妻老來伴

1999年端午節(jié),媽媽得了輕微腦血栓,從此爸爸心甘情愿擔起照顧媽媽的責任。家里做飯,陪媽媽散步、拿座墊、端水遞藥。雖然爸爸是有名的老倔頭,但對媽媽那是無微不至。媽媽有時發(fā)點小脾氣,爸爸從不和媽媽計較,一笑而過。多少人投來羨慕的眼光,都說媽媽有福。老話說的好,年輕是夫妻,老來是伴。

故土兄弟姐妹情

轉(zhuǎn)眼2000年女兒高中畢業(yè)了,去沈陽讀大學(xué),年底我內(nèi)退了,四十五周歲就家里蹲了,真有種說不出來的失落感。

2001年,爸媽帶著我們姐弟幾個回河北老家祭祖。從那天起,幾乎每年都能回河北老家看看,真是故土難離呀!我永遠都不會忘記那一次是家族人員最全的一次相聚。

我們和三叔家人是第一次見面,老媽和三嬸也是40來年第一次見面,雖然是初次卻那么親切。

爸爸和叔叔,媽媽和嬸嬸一聊就是小半夜。幾個兄弟,姐妹也是拉著手,搭著肩,縱有千言萬語,卻一下子不知從何說起。

停留幾日后,當我們要離開久別的家鄉(xiāng),望著親人我們都流淚了。家人圍著車、握著手、車遲遲不愿離去,我們懷著對故鄉(xiāng)的眷戀,走出了那條熟悉、彎彎曲曲的小路,那一座座山和那條青龍河。



爸爸八十大壽相聚百姓村

2006年,爸爸八十大壽,正月初八,老家來了很多人,來為爸爸祝壽。記得老弟還給爸爸唱了一首《父親》,飽經(jīng)風霜,歷盡苦難的父親情不自禁地流下了幸福的淚水。

天有不測風云,2006年夏天,我們這個大家族失去了第一位親人老嬸。2008年,三嬸也因病去世,2009年三叔也走了……葬在老家。

望著靈車,本來就有病的大爺再也忍受不住失去親人的悲痛,相隔十天,大爺也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大媽說你爸爸沒了哥哥,再也不能回家了。我說沒哥哥,但還有嫂子??!爸媽還是照樣每年春節(jié)給大媽寄錢,由原來的200元,增到300元。 大媽逢人就說,她有個好弟弟更有好弟媳。


媽媽八十大壽,和爸爸相伴63年

2012年,老媽也八十了。媽媽說,做夢也沒想到自己也能活到80歲。聽媽媽說,我姥姥51歲就沒了。

正月初八正好是爸媽結(jié)婚63周年紀念日,老家來了四臺車,辦了十桌酒席,爸爸還講了話,在場的人都很羨慕這對牽手走過63年的老壽星,更為他們喝彩!

主持人為媽媽高歌《祝您長壽》,老弟為媽媽唱了一首《母親》,外孫子為姥姥、姥爺男女聲對唱《知心愛人》。做為他們的兒女,更覺得我都快六十的人,還有爸爸媽媽陪伴,真幸福!

那年開始,爸媽從春節(jié)給大媽的三百元增到四百 元,真是姐妹情深??!我們從內(nèi)心感到爸媽是懂得感恩的人。他們常說,滴水之恩將涌泉相報,是他們教會了我們怎么做人。我們做兒女的也用心孝順父母,讓爸媽在有生之年,更幸福更快樂!

回想起老爸生活的點點滴滴,就像電影回放一樣,歷歷在目。隨著老爸年齡增大,記憶中的往事很多已經(jīng)淡忘,唯有爸爸生前說起他年輕時候的往事,爸爸神采奕奕,滔滔不絕。

2011年,女兒結(jié)婚,2014年小外孫降生。打那以后,我每年在家陪爸媽、照顧外孫兩地來回跑。半年輪回,每一次回來和返程,媽媽都流著淚。有高興激動、還有戀戀不舍,不能更多時間陪伴爸媽,深感遺憾。


深切懷念我們的爸爸、媽媽

2015年臘月十三,媽媽突發(fā)心梗去世,走得那么匆忙……

再也看不到媽媽慈祥的面容,窗前遙望的身影,您頭也不回地走了……

留給親人的是撕心裂肺的思念,感覺天都要塌了!對于相伴67年的爸爸,比兒女更思念媽媽。沒有了老伴的依靠,爸爸精神面貌越來越差,常年臥床不起,頭腦也越來越糊涂了。

那年,我沒去女兒家照顧外孫,而是留在家,全力照顧孤獨的爸爸。每當看到爸爸把思念媽媽的情感默默藏在心里,他常常一個人安靜地躺在那里,什么也不說,我們真的好心痛。

媽媽離開后,爸爸陪伴兒女760多天的日日夜夜,是我們最幸福,也是爸爸最艱難的歲月。

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刻骨銘心的日子,爸爸去世二周年了,真的好想與爸媽在一起的幸福時光。爸媽牽手走過金婚,鉆石婚,相伴67載,是令人羨慕的老夫老妻。

親愛的爸爸:

我們真的好想你!在我們心里,你和媽媽從來就沒離開過我們,就好像到天國去旅行……

愿天堂的爸媽喜樂安康!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xiàn)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923評論 6 535
  • 序言:濱河連續(xù)發(fā)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xiàn)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fā)現(xiàn)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740評論 3 420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856評論 0 380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jīng)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175評論 1 315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jié)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931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fā)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321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nèi)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383評論 3 443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cè)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533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shù)厝嗽跇淞掷锇l(fā)現(xiàn)了一具尸體,經(jīng)...
    沈念sama閱讀 49,082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nèi)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891評論 3 35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被綠了。 大學(xué)時的朋友給我發(fā)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067評論 1 371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nèi)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618評論 5 36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zhì)發(fā)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huán)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319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732評論 0 27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jiān)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987評論 1 289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794評論 3 394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076評論 2 375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