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閱讀原文片段】
牛人都是時間管理的高手。不過大部分人會犯一個錯誤,一說到時間管理就想到各種各樣的時間計劃,定各種雄心勃勃的目標。
訂計劃是時間管理的一部分,但不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如果直接通過訂計劃來改善時間管理,就好比去醫院不診斷直接開藥。你都不知道你過去的時間是如何浪費的,怎么能去確定未來的時間會用得更好呢?
因此,比起管理,時間記錄或許更有效。
用34枚金幣時間管理法,時間就能像賬單一樣被記得很清楚。
原理很簡單:早上7點起床,晚上12點睡覺,17個醒著的小時,按半小時劃分,將時間分為34份,就有了34枚金幣。
每天晚上,數一下金幣是怎么花的,就有了一個非常不錯的收獲,你會發現,一天的時間,干了什么,高效與否,一目了然。這也就是我一年能做那么多事的最重要的原因。
有人會問:為什么是7點起床,不能8點起床?可以,那就是32枚金幣。9點起床可不可以?那就是30枚金幣
以半小時為單位來記錄的原因是,半小時是我們大部分人完成一部分工作的時間,半小時足夠了。或者說,你要完成4小時的工作,半小時是你做好準備進入這個工作的時間。
【I】
如何做好時間管理
時間管理不單單是做好時間計劃,更重要的是記錄你的時間都花在了哪里,總結自己過去的時間安排,看看是否用的合理高效,然后再規劃自己未來的時間安排
用記錄時間的方法來管理時間,這里我們應用34枚金幣時間管理法
什么是34枚金幣時間管理法呢?很簡單,假如我們早上7點起床,晚上12點睡覺,17小時醒著的時間,按每半小時開劃分,就有34枚金幣,每天晚上睡前,數一下你今天金幣是怎么花的,哪些事情占用了你大部分時間,哪些事情是原本一個金幣就能完成的事,卻用了兩個甚至更多的金幣,今天干了什么,時間利的是否高效,一目了然
34枚金幣是可以變通的,比如我自己的作息習慣是,早上7點鐘起床,晚上11掉睡覺,那就是16個小時,32枚金幣
用半小時作為時間劃分的單位,是因為我們大多數人完成一項工作本小時就夠了。如果一定要長時間才能完成的一項工作,半小時準備時間也足夠了。
【A1】
我是一個善于定計劃,并且喜歡訂計的人,并且在聽過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那次拆書課之后,我明白了急事第一,要事先行的原則。但是我還是時常管理不好自己的時間,經常完不成事先訂立的計劃,仔細想想,我真的沒有做好時間管理,拖拉,經常不能專注的做完一件事,等待和走神,經常占據一些時間使我完不成計劃
【A2】
按照自己的作息時間規律,記錄工作日時,連續5天的金幣時間記錄,從周五6月16開始,到下周四6月22日,下周五6月23日回顧時間記錄表的內容,做一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