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生命當中,都有最艱難的一年,將人生變得美好而遼闊。
4月30日,我在朋友圈寫下這句話。
A.J失去了心愛的妻子,還有她胎中的兩個月的小孩。隨之而來的是生意慘淡,個人生活不能自理,過著糟糕的日子,還有失去值錢的《帖木兒》。正如他自己所說的“獨自生活的難處,在于不管弄出什么樣的爛攤子 ,都不得不自己清理。獨自生活的真正難處在于沒人在乎你是否心煩意亂”。因為失去了最愛的親人,生活失去了樂趣的支柱,失去了打理得妥妥當當的日子,伴隨著的是吃冰凍的食物和喝醉酒的難受的胃。書店慘淡,經濟能力也降低了。介紹給讀者的書籍并非是讀者所愛,還可能被投訴和嫌棄。他活得不自在,失去了意義。
而我也好不到哪兒去。從1月份放假到四月結束,我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不是沒有目標,不是沒有方向,不是迷茫。而是現實和夢想之間的差距太大,有些時候除了能力,機遇更加重要。公招能報名的專業對口寥寥無幾,還特意要求有2年以上的工作經驗,現實幾乎沒有可以選擇的余地。想要放棄卻發現堅持比放棄簡單多了。那么一個夢想突然被現實抨擊得一無是處,想起來真是心酸。有目標卻忘了也要給自己退路。不知道失去了夢想之后還能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和目標,不懂得在現實面前偶爾也要做一些的妥協,才能在柔軟的日子里前進,而不是一塌糊涂。接近五月,好幾次的希望都漸漸破滅,好幾次的辛苦應戰還是宣告失敗。想到了每天清晨的蟬叫聲提醒自己夏天要來了,想到了這兩年比同學多付出的代價,卻換來今天的這般狼狽。內心只有痛苦,只有對現實的不甘。卻還要裝作一幅輕松的摸樣,沒關系,還有時間,慢慢來。
生活中每一樁糟糕事,幾乎都是時機不當的結果,每件好事,都是時機恰到好處的結果。
亞當比斯警長對伊斯梅說了這句話。雖然A.J經歷那么多的打擊,陷入人生的僵局,內心也幾乎淪為孤島。”個人無法自成孤島,要么至少,一個人無法自成最理想的孤島.”看似不經意的改變,卻改變了幾個人物的人生。正如書中所說的:“有一天,你不知道是什么時候,你會遇到他(她)。你會被愛,因為你今生第一次真正不再孤單。你會選擇不再孤單下去。”瑪雅的到來讓A.J重拾生活的動力,阿米莉亞讓他感受到因為閱讀帶來的共同價值觀和新的家庭生活。即使面對折磨自己的病痛,也因為兩個深愛的女兒而勇敢和堅強。
伊斯梅看似富有,卻實際很窮。再次流產,擺脫了丹尼爾后,遇上了亞當比斯警長,而改變自己的生活。在書店老板去世之后,轉手了艾麗絲島上的這件唯一的書店。正是妹夫的書店,讓他們有了后來的故事,也正是因為閱讀,所以讓兩個人有更多的話題和后來的相依偎。
他們的人生,他們的故事,因為時機的剛剛好,所以湊成了最后的幸福。
?而我,在幾乎將近崩潰的時候,終于得到了一個想要的機會。路還長,還有很多的考驗,我也想要努力去爭取下,去看到更多的風景和美好。
我們讀書,因為我們孤單;我們讀書,然后就不孤單,我們并不孤單。
書中所有的故事都因為書籍,因為閱讀而產生。而正是因為書,正是因為閱讀,我們有了共同的話題,我們有了彼此心與心的交流。阿米莉亞放棄即將結婚的未婚夫,因為跟書店老板的交流讓她覺得找到一個可以心與心溝通的人很重要。瑪雅希望自己成為作家,寫書。警長也在書店老板的介紹下讀了不少的書籍,從犯罪小說到其他,而因為讀書最后選擇接手這間在島上的書店。
讀書是一件個人的事情,也許是因為孤單,也許是因為喜好。但無論什么,正是透過書里的內容,我們發覺自己的無知,也找到了與自己溝通的方式。我們不孤單,也不怕孤單。書就是最好的陪伴。
一旦一個人在乎一件事,就發現自己不得不開始在乎一切事。
因為在乎你的存在,所以在乎你過得好不好,在乎你的日子有什么變化。瑪雅的到來從最初的不知所措到最后成為自己的寶貝女兒,從在乎幾歲的孩子該吃什么如何指導到最后想要把值錢的書籍賣了給女兒當學費。因為在乎,所以操心。
正如父母對我們的愛,從出生到二十幾歲,從教會走路到如今的擔憂工作和未來,一步一個腳印,他們是始終在乎我們的人生,在乎我們的生活。因為疼愛,所以在乎。
我們不全是長篇小說,也不全是短篇小說,最后的最后,我們成為一部人生的作品集。
這是一部關于愛和閱讀的治愈性小說,讀到最后滿滿都是愛。我們有各自的故事,最后因為愛和閱讀,我們成為了彼此人生中的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