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研讀》245:? ? ? ? ? ? 漢紀(四十一)
漢紀四十一(從106年開始,到115年結束,共計10年時間。)
106年春正月辛卯日,鄧太后封太尉張禹為太傅,封司徒徐防為太尉,參錄尚書事。鄧太后因為漢殤帝劉隆還在襁褓之中,想要詔令重臣在皇宮中居住。鄧太后詔令張禹在皇宮中居住,五天一次返回府中;每次朝見,專門為張禹贊名,和三公離席就座。
鄧太后封劉隆的哥哥劉勝為平原王。
癸卯日,鄧太后任命光祿勛梁鮪為司徒。
三月甲申日,安葬漢和帝于慎陵,尊奉其廟號為穆宗。
丙戌日,清河王劉慶、濟北王劉壽、河間王劉開、常山王劉章開始前往封國。鄧太后對劉慶加以特殊禮儀。劉慶的兒子劉祜這年十三歲,鄧太后因為劉隆年幼體弱,考慮到萬一發(fā)生不測,就留下劉祜和他的嫡母耿姬居住在清河王的府第中。耿姬是耿況的曾孫女,劉祜的母親是犍為人左姬。
夏四月,鮮卑侵犯漁陽,漁陽太守張顯出兵追擊。他的兵馬掾嚴授勸阻說:“前面道路險阻,賊寇數(shù)量無法估計,應當暫且扎住營寨,先派出輕騎偵察情況。”
張顯意氣風發(fā),大怒想要斬殺嚴授。張顯隨后進軍,遇到鮮卑人伏擊,士卒全都逃走,只有嚴授全力爭戰(zhàn),身受十處重傷,親手殺掉幾人去世。張顯被流箭射中,主簿衛(wèi)福、功曹徐咸都前往張顯處護衛(wèi),結果都戰(zhàn)死在陣前。
丙寅日,鄧太后封虎賁中郎將鄧騭為車騎將軍,其禮儀等同于三司;封鄧騭的弟弟、黃門侍郎鄧悝為虎賁中郎將,封鄧弘、鄧閶兩人都為侍中。
司空陳寵去世。
五月辛卯日,鄧太后宣布大赦天下。
壬辰日,河東郡垣山崩塌。
六月丁未日,鄧太后封太常尹勤為司空。
三十七個郡國降下大雨。
己未日,鄧太后詔令減少太官、導官、尚方、內署各種服飾以及珍饈華麗難以做成的物品。除非供奉陵園廟宇,對稻梁米不得進行篩選,每天早晚只吃一頓肉菜。原來太官、湯官經(jīng)每年花費接近兩億,從這時裁減幾千萬。加上各郡國的貢奉,全部減少過半;把上林苑中的鷹犬全部賣掉;各離宮、別館儲備的糧米、干糧、薪炭,也全部減少。
丁卯日,鄧太后下詔令,遣返掖庭中的宮人以及罰沒充入皇宮為奴婢的各宗室人員,全部恢復身份為普通百姓。
秋七月庚寅日,鄧太后敕令司隸校尉、部刺史說:“前者有的郡國發(fā)生了水災,傷害秋天的莊稼,朝廷思考過失,惶恐不安。各郡國想要獲得豐收的虛偽聲譽,于是就掩飾自然災害,多報墾田數(shù)量,不估計流亡人口,競相增報戶口,掩匿盜賊,讓奸惡得不到應有的懲罰。使用官吏不是按照政績次序,推舉不合適人選。他們貪婪惡毒,傷害到平民。刺史低頭堵耳,上下勾結,不畏懼上天,不有愧于人。小恩小惠是不能維持長久的,從今以后,要大力糾正并進行責罰,兩千石長吏要核實莊稼損失的確切數(shù)量,為他們免除應交納的田租和草料。”
八月辛卯日,劉隆去世。癸丑日,在崇德前殿出殯。
鄧太后和哥哥、車騎將軍鄧騭、虎賁中郎將鄧悝在皇宮中商定繼承人大計。當夜,鄧太后派鄧騭持節(jié),用皇子的青蓋車迎接劉祜,然后在皇宮大殿中齋戒。隨后,鄧太后親臨崇德殿,文武百官都身穿吉服出席相迎,一起冊封劉祜為長安侯。
鄧太后下詔書,立劉祜為漢和帝的繼嗣,又寫成策命。有關部門讀完策書,太尉奉上璽綬,劉祜繼皇帝位,他就是漢安帝,這年他十三歲,鄧太后仍然臨朝聽政。
鄧太后詔告司隸校尉、河南尹和南陽太守說:“每次看到前代外戚賓客假借威權,輕薄浮華,以至于弄亂天下奉公的局面,成為百姓禍害,其根本出在執(zhí)法懈怠,卻未馬上施行刑罰。現(xiàn)在車騎將軍鄧騭等人雖然心懷敬順之志,但鄧氏宗室太過廣大,親婚姻親戚不少,蓄養(yǎng)的賓客十分奸猾,大多干預法律禁令。特詔令要明加敕令檢查,不要讓他們官官相護。”
此后外戚犯罪從沒有赦免。
九月,六個州發(fā)生大水。
丙寅日,安葬漢殤帝于庚陵。因為國家接連遭受國喪,百姓苦于勞役,所以陵墓中的隨葬物品以及各項工程,全都予以裁減,只保留原來的十分之一。
乙亥日,有顆隕石墜落在陳留郡。
鄧太后下詔令,封北地人梁慬為西域副校尉。梁慬來到河西時,正碰到西域各國反叛,在疏勒進攻都護任尚。任尚上書向朝廷求救,漢和帝詔令梁慬率領河西四郡的羌胡軍兵五千騎飛馳趕往。梁慬還沒有到達,任尚的圍困已經(jīng)解除。
鄧太后征召任尚返回,任命騎都尉段禧為都護,封西域長史趙博為騎都尉。段禧和趙博守衛(wèi)它乾城。它乾城池很小,梁慬認為不能固守,就欺騙勸說龜茲王白霸,說服同意讓他們進入保衛(wèi)龜茲,白霸答應下來。白霸的官吏堅決勸阻,白霸不聽。
梁慬進入龜茲后,急忙派遣將領迎接段禧和趙博,漢軍合計有八九千人。龜茲的官吏百姓一起反叛其國王,和溫宿、姑墨幾萬軍兵反攻,包圍住龜茲都城。梁慬等人出戰(zhàn),將聯(lián)軍打得大敗。雙方接連作戰(zhàn)幾個月,聯(lián)軍敗走,梁慬乘勝追擊,共斬首一萬多級,俘虜幾千人,繳獲駱駝牲畜幾萬頭,龜茲從此平定下來。
冬十月,四個州發(fā)生大水,降下冰雹。
清河孝王劉慶病重,上書請求葬在母親樊濯宋貴人的墳墓旁邊。十二月甲子日,劉慶去世。
乙酉日,鄧太后裁撤掉魚龍曼延百戲。
尚書郎、南陽人樊準因儒學受到抑制,他上書說:“臣聽說過:‘人君不可以不學。’光武皇帝受命于中興,群雄崩潰,旌旗亂野,東西誅戰(zhàn),沒有一點閑暇,仍然一放下兵器就講學經(jīng)藝,停住戰(zhàn)馬就談論大道。到了孝明皇帝時期,他兼?zhèn)涮斓刂耍萌赵轮鳎绽砣f機,無不用心,卻仍然垂情于古典,游意于經(jīng)藝,每次在祭祀射禮完畢后,馬上端坐自講,各位儒生一起傾聽,四方歡欣。他還多方征召名儒,以充任禮官,每次宴會都要論及儒術,討論大政教化。那些期門羽林甲胄的軍士,也全都通曉《孝經(jīng)》。教化從圣主帶頭實行,波及蠻荒之地,匈奴派遣伊秩訾王大車且渠入朝學習,一時間八方肅清,上下無事。所以議論者都說那是國家盛時,都稱贊說是永平。現(xiàn)在的學者太少,遠方尤其是這樣。博士倚席不講述經(jīng)學,儒者竟相談論浮華,忘掉了耿直忠言,習慣了奉承之辭。愚臣認為應當下達明詔,博求那些幽隱居士,尋找?guī)r穴中的賢良,選進寵幸儒雅之士,以等侯圣上講習之用。”
鄧太后深入聽取采納了樊準的建議,下詔書說:“公、卿、中兩千石要各自舉薦隱士、大儒,務求必須具備高尚的言行,以便勸勉晚生后進,從中選取博士,肯定能得到賢才。”
黃其軍
? ? ? ? 作于2025年5月13日(古歷乙巳年四月十六)
? ? ? 文中照片來源于網(wǎng)絡,對作者的辛勤勞動表示衷心的感謝!
近期同類文章鏈接: